为什么要运用新的战术呢?这其中有着深层次的原因。抗联高层经过长期观察和分析后发现,无论每场战争的胜负如何,战损比都居高不下。
这意味着每一场战斗都会给抗联带来巨大的人员损失。
就连团长萧家辰这样的高级指挥官也未能幸免,他不仅切掉了半页肺,还毁掉了一张脸。
这样的伤势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极其严重的,更何况是在战争环境下。
如果继续以这种方式战斗下去,抗联恐怕很难再找到完整的战士了。
萧家辰自己也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虽然他采用的这种建军方式能够迅速形成战斗力,但同时也导致了更高的死亡率。
目前,抗联的正规军人数己经达到了一万多人,然而从建军至今,己经有两万多人牺牲,战损比高达3:2。
这种情况让萧家辰开始反思自己的建军方略。
他发现,这种方式就如同后世的保险公司采用大树法则一样,不停地招人,却又不停地有人离职。
但与保险公司不同的是,抗联的战士一旦牺牲,就再也无法复活,他们所遭受的伤痛也无法恢复如初。
萧家辰虽然是一名勇敢的战士,但他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被视为一个好战分子。
他对自己和战友的生命似乎缺乏足够的责任感,这种态度在战争中无疑是非常危险的。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抗联决定改用“狼群战术”。
这种战术的核心是通过团队协作和灵活机动来减少士兵的伤亡率。
赵一雷带领着侦察连的战士们,不紧不慢地跟随着大部队,他们将成为狼群战术中的关键一环,负责侦察敌情、传递信息,为整个战斗提供有力的支持。
遇到落单的鬼子,就如同饿狼扑食一般,毫不犹豫地冲上去狠狠地咬上一口,绝不留情。
而遇到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时,则巧妙地设下埋伏,给敌人来个出其不意的打击。
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周旋,终于成功地将鬼子赶出了燕山地区。
此时的鬼子,就像那惊弓之鸟一般,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恐惧和警觉,稍有风吹草动便草木皆兵。
然而,他们刚刚逃出燕山不过几公里,厄运便再次降临。突然间,一阵猛烈的炮击如雨点般袭来,打得鬼子们措手不及,狼狈不堪。
炮击刚刚结束,还没等鬼子们缓过神来,一群挎兜摩托车如闪电般疾驰而来,车上的轻机枪不断喷吐着火舌,子弹像雨点一样倾泻在鬼子身上。打完一轮后,摩托车迅速调头,毫不恋战,如幽灵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
鬼子们惊魂未定,以为暂时安全了,可谁知,这仅仅只是个开始。紧接着,一群骑兵如旋风般杀到,他们身轻如燕,身手矫健,胯下的战马风驰电掣。骑兵们手持弯刀,斜贴在马背上,人与马融为一体,速度与力量完美结合。
只见他们呈雁形阵冲锋而来,手中的弯刀并非左右劈砍,而是将刀刃首首地朝向敌人。借助着马儿冲锋的巨大惯性,顺势一带,那锋利的刀刃所过之处,敌人无一幸免,瞬间被斩杀于马下。
原本就己经惊恐万分的日军,在这突如其来的骑兵冲击下,更是吓得魂飞魄散。他们扔下沉重的辎重,像无头苍蝇一样西散奔逃。
猎杀的时刻终于来临,摩托车大队如饿狼一般,紧紧地咬住敌人,毫不放松,一路穷追猛打,不给敌人丝毫喘息的机会,最终将敌人逼入了一处山谷之中。
就在抗联战士们刚刚将山谷的出口封锁住时,山谷里突然传来一阵惊天动地的爆炸声,这声音震耳欲聋,仿佛整个世界都要被这巨大的力量撕裂开来。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中村大佐竟然没有像其他士兵那样,被抗联战士们像赶羊一样驱赶。
原来,中村大佐果然是天照大神的亲儿子,他有着与众不同的逃脱技巧。
虽然日军并没有设立专门的警卫连,但贵族们都会为自己的孩子挑选许多武艺高强的武士,作为他们的卫士。
中村大佐自然也不例外,他带领着自己的亲信卫士,精心挑选了一处抗联防御较为薄弱的环节,然后毅然决然地选择正面突围。
中村大佐的这一举动,看似鲁莽,实则暗藏玄机。
他之所以选择正面突围,并不是因为他性格刚硬,恰恰相反,这正体现了他的狡猾和机智。
他深知一个优秀的猎人绝对不会将自己的后背暴露给凶猛的野兽,因为那无异于自寻死路。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只有果断地选择正面突围,才有可能在绝境中觅得一线生机。
经过深思熟虑,他最终将突围点定在了摩托兵和骑兵的交接处。这个位置看似危险,实则暗藏玄机。
由于挎兜摩托车上装备了轻型机枪,这就为骑兵们留出了一段相对安全的距离。
中村紧紧抓住这个机会,毫不犹豫地朝着突围点疾驰而去。他巧妙地利用了摩托兵和骑兵之间的空隙,成功地穿越了敌人的防线,如飞鸟出笼一般,逃离了这片死亡之地。
中村大佐一路狂奔,终于抵达了运输大队所在的地方。
他喘息未定,便立刻下令建立临时防御阵地,以抵御可能接踵而至的追兵。待一切布置妥当后,他开始仔细检查起运输大队的情况。
然而,这一检查却让中村大佐怒不可遏。
他发现运输大队的防御存在诸多漏洞,士兵们的警惕性也明显不足。
愤怒之下,他狠狠地给了运输大队长两个耳光,以泄心头之愤。
“八嘎、八嘎牙路,你把防御工事修在山脚,晚上敌人一阵炮轰,在骑兵一个冲锋,我们还有活路嘛?”
中村大佐可是亲身经历过抗联的炮兵和骑兵的厉害,自然明白这样的举动无异于自寻死路。
而那位运输大队长显然己经被打懵了,完全失去了往日的冷静和机智。
要知道,日军以前所经历的战斗几乎都是顺风顺水,他们更注重的是进攻,对于防御工事的修筑,他们并不上心。所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他能够修成这样的防御工事,其实己经相当了不起了。
不过,中村大佐毕竟是帝国的精英,他并没有被眼前的困境所吓倒。
他冷静地观察了一下周围的地形,很快就发现了一个关键的位置——侧面的一块山坡。
这块山坡虽然不算特别陡峭,但上面却零零星星地分布着一些梯田。中村大佐立刻意识到,这里将会是一个绝佳的炮兵阵地。
他毫不犹豫地指着那片山坡,对运输大队长命令道:“立刻带人去把炮兵阵地修在那片山坡上,与我们现在的位置形成火力交叉,这样一来,我们就能相互呼应,给敌人造成更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