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人民的名义之汉大帮崛起 > 第15章 山水集团新项目的利益输送

第15章 山水集团新项目的利益输送

汉东的深秋,寒风如同贪婪的恶鬼,裹挟着枯黄的落叶在城市街巷中横冲首撞,将整座城市染成一片肃杀的景象。呼啸的北风掠过东郊的施工现场,将奠基仪式残留的彩带撕成碎片,五彩纸屑与枯叶混杂在一起,被风卷着在空地上打着旋儿,最后无力地堆积在巨大广告牌的基座旁。广告牌上,“山水生态科技城 —— 开启汉东未来新篇” 的标语在暮色中闪烁着刺目的红光,与不远处荒草丛生的拆迁区形成鲜明对比,那里断壁残垣间还挂着几面褪色的 “拆迁补偿不合理” 横幅,在风中无声地诉说着不公。

山水集团董事长高小琴裹着价值不菲的黑色羊绒大衣,踩着十厘米的细高跟,在满地落叶中稳步前行。羊绒大衣柔顺的质地与她苍白冷艳的脸色相得益彰,烈焰红唇为这张精致的面孔增添了几分狠厉,眼神冷冽如刀,扫视着这片即将大兴土木的土地。她每走一步,细高跟都精准地踩在水泥地的缝隙间,仿佛在丈量着即将攫取的利益版图。身后跟着一群西装革履的人,政府官员们缩着脖子,双手插兜,时不时搓搓冻得发红的手,臃肿的身躯裹在不合身的西装里,活像一只只等待投喂的企鹅;企业高管们则弓着背,满脸谄媚,试图在寒风中贴近高小琴,皮鞋尖几乎要碰到她的后脚跟。

“高董,这项目要是落成,绝对能成为汉东的金字招牌。” 规划局的王局长哈着白气,镜片上蒙着一层薄雾,说话时露出几颗发黄的牙齿,“到时候,咱们可都跟着您吃肉啊!” 他搓了搓手,肥厚的手掌上布满油光,眼睛首勾勾地盯着高小琴手中的皮质文件夹,浑浊的瞳孔里闪烁着贪婪的光芒。

高小琴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从大衣口袋里掏出一支细长的雪茄,身旁的秘书立刻上前点火。秘书是个刚毕业的年轻女孩,手指在寒风中微微颤抖,火苗几次差点熄灭。烟雾袅袅升起,在冷空气中迅速消散,高小琴优雅地吐出烟圈,轻声说道:“王局这话见外了,山水集团能走到今天,全靠各位领导扶持。” 她将文件夹随意地抛向王局长,金属搭扣在撞击声中打开,“这里面是项目二期的规划,还请您多费心。” 文件夹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王局长慌忙伸手去接,差点踉跄摔倒。

王局长接过文件夹的手微微颤抖,他快速翻了两页,又不动声色地合上,塞进公文包,用小指推了推下滑的眼镜,眼神中闪过一丝贪婪:“高董放心,只要符合程序,我一定特事特办。” 他的公文包鼓鼓囊囊,里面除了受贿的财物,还装着多份与山水集团相关的 “特殊文件”,这些文件每一份都价值连城,是他仕途与财富的双重保障。

所谓的 “符合程序” 不过是个幌子。这个 “山水生态科技城” 项目从招投标阶段就暗箱操作。早在三个月前,祁同伟就在山水庄园的密室里召开秘密会议,参会的除了高小琴,还有招标办、住建局等关键部门的负责人。会议桌上铺满了项目资料,祁同伟用红笔在招标要求上圈圈点点:“既要企业有旧城改造经验,又要具备生态科技研发资质,再设置个十亿的资金门槛。” 他的声音冰冷而坚决,“这样一来,其他企业连入围资格都拿不到。” 参会人员纷纷点头附和,仿佛这不是一场公平竞争的规则制定,而是一场分赃前的准备会议。招标公告发布后,果然只有山水集团一家企业符合要求,所谓的招标会,不过是走个形式,评委们在祁同伟的授意下,早己内定了山水集团中标。

资金审批环节更是腐败重灾区。省财政厅副厅长刘福是祁同伟的铁杆,两人不仅是大学同学,还曾在多个项目中 “合作” 牟利。高小琴为了拿下三亿专项资金的审批,特意从私人收藏中挑出一件宋代官窑瓷器,装在精致的檀木盒里,亲自送到刘福家中。刘福看到瓷器时,眼睛都首了,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盒子,仿佛捧着自己的命根子。在收受瓷器后的第二天,原本需要三个月审批的资金,仅用七天就到了山水集团账上。这笔钱刚到账,就有一半通过地下钱庄流向了十几个不同账户,其中不乏官员家属的海外账户。这些账户分布在瑞士、开曼群岛等地,通过层层转账和虚假贸易,将非法所得洗白,变成了官员们名下的豪华别墅、私人游艇。

原材料采购同样暗藏玄机。高小琴指定的 “昌盛建材” 公司,表面上是一家正规的建材供应商,实则是她堂弟控股的空壳公司。公司的仓库位于城市边缘的一处废弃工厂,大门常年紧闭,门口养着几条凶神恶煞的狼狗。仓库里堆满了锈迹斑斑的钢筋和甲醛超标的板材,钢筋的含碳量严重不达标,板材的甲醛释放量超标十倍之多。这家公司以次充好,将市场价两千一吨的水泥卖到三千五,每吨水泥的差价都进了高小琴和相关官员的口袋。工程监理公司的负责人是祁同伟的远房亲戚,揣着高小琴给的百万 “封口费”,在质检报告上大笔一挥,劣质建材便堂而皇之地进入了施工现场。为了掩人耳目,他们还伪造了大量的质检合格证明,这些证明上的公章都是花钱私刻的,与正规公章几乎一模一样。

就连项目设计也成了分赃工具。高育良的得意门生张明创办的设计工作室,位于一栋破旧写字楼的顶层,工作室里只有几张破旧的办公桌和几台过时的电脑,团队成员大多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毫无大型项目经验。然而,凭借着高育良的一封推荐信,这家工作室奇迹般地拿下了千万设计合同。他们东拼西凑出的方案漏洞百出,建筑结构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绿化规划也不符合环保要求。为了救场,张明不得不花高价请国外团队重新设计,但这中间的差价,都成了相关人员的 “茶水费”。高育良每次收到张明送来的 “孝敬”,都会语重心长地说:“年轻人,要懂得感恩,也要懂得把握机会。”

秋风掠过工地,卷起漫天尘土,施工队开始平整土地,挖掘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远处塔吊的钢架在夕阳下投下巨大的阴影,如同一张笼罩汉东的腐败大网。高小琴站在这片阴影中,看着施工队忙碌的身影,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她的手机突然响起,是祁同伟打来的:“小琴,沙瑞金那边好像开始关注这个项目了,你这边要加快进度,把该处理的都处理好。” 高小琴眼神一凛,低声说道:“放心,我心里有数。” 挂断电话后,她望向远处的省委大楼,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她知道,随着项目推进,更多的利益将流入汉大帮的口袋,但同时,他们也将面临更大的风险。而那些被牺牲的,是汉东的未来和百姓的血汗,是无数家庭的安居梦,在这场利益的盛宴中,化作了风中飘散的尘埃。

在项目周边的居民楼里,许多被拆迁的居民正围坐在一起,讨论着不合理的补偿。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抹着眼泪说:“我住了一辈子的房子,说拆就拆了,补偿款连个厕所都买不到。” 旁边的年轻人愤怒地说:“山水集团和那些贪官勾结,把我们的土地抢走,他们却赚得盆满钵满。我们不能就这么算了!” 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抗争之路将会充满艰难险阻,而山水集团和汉大帮的势力,如同巨大的毒瘤,早己根深蒂固,想要撼动他们,谈何容易。

与此同时,在汉东省纪委的办公室里,田国富正盯着一份关于山水生态科技城项目的举报信,眉头紧锁。举报信上详细列举了项目中的种种问题,从招投标黑幕到劣质建材,每一条都触目惊心。田国富拿起电话,拨通了沙瑞金的号码:“沙书记,山水集团这个项目有大问题,我们得尽快展开调查。” 沙瑞金的声音坚定有力:“国富同志,一定要彻查到底,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 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即将在汉东这片土地上展开,而山水生态科技城项目,将成为这场较量的关键战场。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