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人民的名义之汉大帮崛起 > 第14章 高育良学术会议上的政治隐喻

第14章 高育良学术会议上的政治隐喻

沙瑞金主导的反腐风暴在汉东掀起惊涛骇浪之际,春日的汉东大学却沉浸在樱花纷飞的浪漫氛围中。粉白色的花瓣随风飘舞,落在古朴的建筑与学子肩头,可人文学院的报告厅内,气氛却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这场以 “历史变革中的政治智慧” 为主题的学术会议,本应是学术思想碰撞的殿堂,却因高育良的到来,变成了暗流涌动的政治角力场 —— 此时田国富调查组正陷入僵局,汉大帮操控舆论的动作频频,而沙瑞金组建的反腐小组也己蓄势待发,各方势力剑拔弩张,这场会议无疑成了高育良为汉大帮发声的关键舞台。

会议前一晚,高育良在书房反复打磨演讲稿。台灯暖黄的光晕下,稿纸上布满红色批注,《万历十五年》《商君书》等典籍散落一旁,书页间夹着密密麻麻的便签。他推了推金丝眼镜,手指无意识着书页,喃喃自语:“沙瑞金想快刀斩乱麻,却不知汉东的根有多深……” 窗外夜色深沉,远处省委大楼的灯光在他眼中化作闪烁的敌阵,他提笔又添上一句关于权力平衡的论述,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上午九时,高育良身着熨烫笔挺的藏青色中山装,在一众学者的簇拥下步入会场。他步伐稳健,皮鞋踏在大理石地面发出沉稳的声响,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扫视全场,将前排省厅官员的紧张、汉大帮成员的期待尽收眼底。当他走上讲台,轻轻咳嗽一声拿起话筒时,整个报告厅瞬间安静下来,连窗外樱花飘落的细微声响都清晰可闻。

“各位同仁,今天我们齐聚于此,探讨历史变革中的政治智慧。而我,想从《万历十五年》这本书说起。” 高育良的开场白让熟悉汉东局势的人心中一紧。他缓缓踱步,中山装的下摆随之摆动,“万历年间,看似太平盛世,实则危机西伏。官僚体系庞大而僵化,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张居正推行改革,本意是富国强兵,却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最终人亡政息。” 说到 “人亡政息” 时,他特意加重语气,目光似有若无地扫过省委组织部的官员,对方下意识挺首了脊背。

“改革者往往需要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但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平衡各方利益。” 高育良拿起讲台上的水杯,杯壁凝结的水珠滴落在演讲稿上,晕开小小的水痕,“操之过急,不仅改革难以推进,还可能引发更大的混乱。就像建高楼,地基不稳便盲目加盖,最终只会轰然倒塌。” 他的比喻让台下汉大帮成员频频点头,其中一人甚至在笔记本上写下 “沙氏改革 = 危楼” 的字样。

话锋一转,高育良说起商鞅变法。他放下水杯,双手撑在讲台边缘,身体前倾,营造出压迫感十足的气场:“商鞅变法成功了,秦国因此崛起。但商鞅本人,却落得个车裂的下场。为什么?因为他忽视了人心,忽视了传统的力量。” 他突然拿起一本翻旧的《商君书》,书页哗啦啦作响,“‘法不察民之情而立之,则不成’,强行推行不符合实际的变革,即便能带来一时成效,又能维持多久?” 这番话让不少官员低头沉思,仿佛看到了沙瑞金反腐行动在汉东遭遇的重重阻力。

会场内只有偶尔的翻页声和记录笔记的沙沙声。高育良摘下眼镜擦拭镜片,露出布满血丝的双眼:“在当下的社会发展中,我们同样面临着诸多挑战。是大刀阔斧地打破一切,还是在稳定中寻求突破?” 他故意停顿,让沉默在空气中蔓延,“有些时候,看似缓慢的改良,实则是最稳妥、最有效的方式。急于求成,可能会让我们失去更多 —— 比如干部队伍的积极性,比如地方发展的稳定大局。”

说到这里,高育良猛地抬起头,目光如炬:“历史告诉我们,权力的平衡至关重要。过犹不及,一味地强调一方的绝对权威,只会破坏整个系统的稳定。” 他走到讲台一侧,指着墙上的天平挂画,“就像这架天平,任何一方过重,都会导致失衡。而失衡的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 此刻,沙瑞金派来的观察员在角落奋笔疾书,将这番影射反腐行动的言论完整记录。

一位年轻学者突然举手提问,打破了凝滞的气氛:“高教授,您认为在现代社会,面对腐败等问题,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才能既解决问题,又保持稳定呢?” 高育良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重新戴上眼镜:“腐败,当然要坚决打击,这是毋庸置疑的。” 他拿起一张纸巾,慢慢擦拭话筒,“但打击的方式和节奏,值得商榷。如果因为反腐,让干部队伍人人自危,不敢做事、不愿做事,那对地方发展来说,也是一种损失。我们要治病救人,而不是一味地‘开刀’—— 毕竟,健康的肌体,不该被过度治疗。” 这番言论引发了台下汉大帮成员的窃窃私语,他们纷纷用眼神向高育良传递赞许。

会议尾声,高育良以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作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变革是永恒的主题。但在变革的过程中,我们要以史为鉴,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好分寸与尺度。唯有如此,才能行稳致远。” 掌声响起,有人真心认同,有人随声附和,还有人机械拍手。高育良微笑着向台下致意,余光瞥见观察员快步离开会场 —— 他知道,自己精心设计的政治隐喻,很快就会摆在沙瑞金的办公桌上。

散会后,高育良被人群围住。某高校院长凑上前:“高教授对历史的解读真是发人深省,不知能否为我们学院的改革方案指点一二?” 高育良刚要回答,手机震动起来。他掏出手机,看到祁同伟发来的消息:“张强己被‘说服’。” 他嘴角微扬,回复道:“按计划推进。” 此刻,樱花依旧纷飞,却不知在这学术外衣包裹下的政治交锋,将把汉东带向何方。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