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烽火东北1931 > 第33章 :冰焰余烬

第33章 :冰焰余烬

松花江的冰层发出垂死般的呻吟,周卫国搀扶着赵尚志,脚下的积雪混合着冻土碎块,每一步都像踩在锈蚀的铁轨上。林秋白戴着滤毒罐破损的93式防毒面具,脸上被汞毒侵蚀的黑斑如同泼洒的墨汁,却仍死死攥着用油布包裹的玻璃底片——那上面记录着731部队用活人做低温实验的罪证。三公里外,日军寒锋特别搜索队的犬吠声混着雪地摩托的轰鸣撕裂夜空,照明弹每隔三分钟便将雪原照得惨白如昼。

“把虎子的刀给我。”赵尚志突然扯住周卫国的衣袖,染血的手指还缠着半截引信——那是用浸煤油的麻绳制成的土炸药导火索。黑风寨大当家的鬼头刀插入冰面,刀刃瞬间结满霜花,刀柄上浸透硝烟的红绸在风中猎猎作响。老抗联用刺刀撬开随身带着的铁皮罐头,将里面的黑火药倒在刀刃两侧:“在这设个连环雷,得让小鬼子知道,冰面下埋的不是雪,是骨头。”

顺子突然压低身子,缴获的九七式望远镜在月光下泛着幽蓝:“队长!西北方六辆关东军卡车,车斗焊着铁笼,车顶架的九二式重机枪包着防冻布!”话音未落,一发照明弹升空,惨白的光柱扫过众人藏身的雪丘。周卫国瞥见卡车上“731部队”的猩红徽标,以及车厢缝隙间隐约露出的“冰晶母核输送专用”日文木牌——那是用满洲中央银行特制水印的木材制成,和在实验室发现的日志材质如出一辙。

“三面包抄,先打油箱!”周卫国将破障钩缠上浸油的布条,锯齿处还残留着上次战斗的冰晶。他转头看向林秋白,后者正在用搪瓷缸子收集自己咳出的黑血——里面混着细小的汞珠:“带着底片去老教堂,找那个敲钟人换苏联通行证。”“我能...”林秋白话未说完,剧烈的咳嗽让他跪倒在地,指缝间渗出的血滴在雪地上,竟腾起缕缕白烟。

当第一辆卡车碾过埋雷区时,周卫国点燃破障钩。燃烧的金属如流星划过夜空,精准勾住卡车油箱。“轰!”火光中,他看见车厢里跳出几个戴着防毒面具改装防寒帽的士兵,背上“武运长久”的白色布条在火焰中卷曲。那些人抱着的铁箱表面结着诡异的金色冰霜,正是用伪满“大同元年”铸造的铁轨熔铸而成。

“是实验核心!”林秋白突然从怀中掏出用赛璐珞盒装着的汞剂安瓿瓶——那是从实验室抢救出的唯一样本。他将瓶子砸向最近的铁箱,泛着金光的液体接触寒气的刹那,爆发出刺目的白光。日军士兵的惨叫中,一颗核桃大小的晶体滚落在地,所过之处,冰层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皲裂,露出底下伪满时期埋设的铁道枕木。

“别碰那东西!”赵尚志的吼声被九二式重机枪的轰鸣淹没。黑风寨最后的老伙计们从雪坑跃起,他们腰间捆着的炸药包由黑火药、碎瓷片和沥青混合而成,导火索连接着从日军尸体上扒下的怀表——那些表盘刻着“昭和十二年特殊作业用”,此刻正滴滴答答地倒计时。

周卫国拽着林秋白翻滚躲避弹雨,却见顺子突然冲向正在解冻的冰面。少年战士手中的掷弹筒经过铁丝加固,发射口焊接着半截酒瓶,里面灌满了从日军卡车上偷来的汽油。“队长!接着!”他的呐喊混着爆炸的气浪传来,掷弹筒的尾焰照亮他胸前别着的抗联铜制徽章。周卫国在火光中接住飞旋而来的物件——是从日军少佐尸体上扯下的“军神钥匙”,钥匙柄刻着的联队番号,与实验室密码锁上的痕迹完全吻合。

黎明的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时,周卫国跪在满目疮痍的冰面上。赵尚志的军大衣结满血冰,怀里还抱着半截被炸断的鬼头刀;林秋白蜷缩在雪堆里,手中紧紧攥着被烧得焦黑的玻璃底片。远处,哈尔滨城的轮廓在雾气中若隐若现,而他们知道,那把刻着寺院名字的钥匙,将打开中央寺院地下那个比永冻层更冰冷的地狱。

周卫国将破障钩深深插入冰层,金属表面的寒雾在掌心化作血水。当又一轮照明弹照亮天际时,他看见冰层下漂浮着无数泛着金光的冰晶——那些都是731部队尚未完成的罪恶。“走。”他拉起林秋白,“中央寺院的钟楼下面,埋着整个东北的冬天。”而此刻的哈尔滨,正有一辆挂着“满洲佛教协会”标识的马车,载着新一批“马鲁太”,驶向那个刻满俄日双语实验数据的地下深渊。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