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兵工厂现在规模还不大,主要是在试制一些历史上的著名枪支,隧发枪,前装线膛枪等等。
高级的枪现在暂时做不了,不少材料没法解决,
即便是前装线膛枪,工艺和材料都没问题,却在小小的火帽上遭遇了困难。
制作火帽需要雷汞,雷汞只有通过汞的化学反应来得到。
辽东半岛只有很少的汞存在,资料库显示,中国汞的出产,主要在西南地区,尤其是贵州。
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搞到了几公斤汞,解决了火帽的问题,前装线膛枪终于走上了台面。
刘平的指示是尽量制造一些成熟但和现役武器有很大代差的火器,
保证对冷兵器的压倒性优势,又不怕流出后对自己造成致命威胁。
前装线膛枪在这种前提下,经综合考虑,最终战胜了所有对手,成了兵工厂的首选。
制作一点也不难,子弹就用米尼弹,也是历史上验证过的前装线膛枪标配。
试射非常成功,射击距离在300米之内可以做到精准,即便是500米,也能打出不错的成绩。
等军事委员会的定型确认书下来,就可以大批量制作了。
暂时一天能产几十支,只是试制,并没有上量,
产量的主要阻碍是准头的调校要靠人工,现在有经验的老师傅还不多,
这一切其实都不是问题,大订单过来,量马上就能起来。
在王刚的指导下,朴烨上前试射,
这种新式武器明显和火铳有很大区别,100米的距离,朴烨第一枪就打了个8环,
后坐力不小,打完肩膀隐隐作痛,同样的距离,王刚打了个9环,打完冲朴烨得意的一笑。
这就是百步外取人性命的妖术,
震惊于火枪的厉害,朴承宗和李廷龟都婉拒了试枪的机会,
反正他们是文官,打枪是武将的事,不过三人也终于明白了战场上的那些奇怪传闻是怎么来的。
接着是一些试制好的铸炮,主要是十二磅炮和十六磅炮,
装在特制的炮架上,行军的时候可以用马拉。
别看这些炮听上去不大,其实都是些几百公斤的大家伙,
不像现在用的迫击炮,拆开来几个战士背着随便跑。
众人远远看着,试炮员在试射场里各种炮都放了一次,让大家感觉下威力,
从现代来的人对这些小家伙没什么感觉,三人组可不一样,
这种可以拉着满世界跑的炮,威力居然比红夷大炮还大,不由得一阵骇然。
朴烨再次确认这些武器是非卖品后,深深叹了口气,夹杂着不甘心和一丝庆幸。
朴国仁己经在进修了,想来两年后他组建的外籍军团应该都能装备上这些武器吧。
最后又简单的看了下木柄手榴弹的生产线,这种游击战神器己经大规模量产,
硝酸的量产使得火药不再成为难点,炸药包,爆破筒,都有试产,
目前用处不大,木柄手榴弹可以批量武装到步兵,在应对冷兵器敌人时,还是大有可为的。
这次的来访,朴承宗,朴烨和李廷龟的收获都非常大,
三人最先达成一致意见的,自然是绝不可与秦人为敌。
很明显,能轻松把城门炸出几十米宽窟窿的武器,他们连边也没摸着,
那些空中飞的大铁鸟,也只是远远的看了几眼外观,里面的门道是一无所知。
更要命的是,这些并不是全部,舰上的那门1130近防炮的威力,谁也不知道到底能大到什么程度。
回程就不走旅顺了,王刚亲自陪着他们坐驳船到了本溪,
随后安排马车和一个班的战士,武装护送他们经安东渡江到义州。
义州有朴国昌在,自然会一切安排的妥妥当当。
陈小云这几天一首在审问那几个明朝的斥候。
临时政府最大的问题就是辽东这边,哪怕是加上高丽和整个东北,人口严重不足。
在第一季粮食收上来后,围绕粮食的种种瓶颈己经全部解除,
原时空中的辽宁地区在范文程的努力下 ,除了明朝控制地区,其他满族和汉族控制区都己经被纳入临时政府麾下。
遇到的反抗极少,对于反抗者,临时政府就是一个字,灭。
强烈对比之下,除了极其少数的死硬分子,谁会和好的生活过不去呢。
审问也是门学问,明朝的这几个斥候,一看就知道,都是老兵油子,
也是,不是老兵油子,怎么出来做斥候。真真假假的回答,说的快的时候,自己都圆不上。
陈小云看着这几个人都不老实,就查了查数据库,决定采用分开疲劳审问加囚徒困境的策略,轻松敲开了几个人的嘴。
拿着审讯报告,陈小云第一时间联系了刘平,两个人现在见面机会也不多,正好趁这个机会坐在一起好好聊聊。
军事委员会和民事委员会的众人,难得的全员集合,好久不见的大家,欢快的聊着各自部门的进展和不足。
刘平看完审讯报告,拍了拍纸,随手递给张振,嘴里忿忿不平:
“打不过后金,却想着来我们这里讨便宜,这帮人脑子怎么想的?
如果A大于B,B大于C,那么显然A大于C,
这么简单的数学道理都不懂吗?”
陈小云笑了,略带无奈的口吻,摊摊手:
“八股他们熟,数学还真不一定懂。
孙承宗是个厉害人物,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好在目前为止,只是朝中有人提议择机进攻我们,
孙承宗实在的很,他应该会落实他的关锦防线,而不是选择和我们起冲突,静观其变。”
审讯报告里提到,明朝己任命孙承宗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出镇山海关,督师蓟辽。
“历史上孙承宗要1622年才来,看来是我们出现带来的蝴蝶效应。”
张振也在看那份审讯报告,顺便插了一嘴:
“本来现在应该是熊廷弼才对,或者是王在晋。
这俩都是保守派,尤其是熊廷弼,出了名的到处招安,
我没记错的话,稍后他到福建任职,把郑芝龙给招安了,就是国姓爷郑成功的父亲,当时还是个海盗。”
刘平顿时生气了:
“他怎么不来招安我们啊?难不成我们还不如那个海盗?”
说的众人都乐了,张振眼珠子一转,看向刘平
“我倒是有个主意,成功的话,能缓解我们的人口不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