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言情 > 致我坚韧的星辰 > 第3章 靠近的勇气

第3章 靠近的勇气

“温舒宁同学,请留步。”

下课铃声刚歇,人潮涌出教室。温舒宁习惯性地收拾好东西,准备从后门快速离开,一个温和的声音却叫住了她。她身体一僵,抱着书本的手指微微收紧,慢慢转过身。

冷洵站在讲台旁,刚合上书籍。他今天穿了件浅灰色的毛衣,衬得气质愈发温润。他走到她面前,保持着一步左右的距离,脸上带着惯有的浅笑:“没别的事,只是看你最近似乎在看一些心理学的入门书籍?感觉怎么样?会不会觉得太晦涩?”

他的问题很自然,像朋友间随意的交流。温舒宁紧张地抿了抿唇,目光落在他毛衣的纹理上,小声回答:“还……还好。” 她停顿了一下,似乎在鼓起勇气,“那本《理解心理创伤》……案例很真实。” 真实的让她好几次在深夜的宿舍里,对着那些描述无声地流泪,仿佛看到了另一个时空的自己。

“能看懂就好。”冷洵的笑容加深了些,带着鼓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心理学不只是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应用,尤其是对自我的理解。”他语气随意,像在闲聊,“对了,这周六下午,系里有个小型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讲座,就在三教小报告厅,内容比较基础,但主讲人是市里很有经验的陈医生,风格也很生动。你有空的话,可以去听听看,就当拓展一下视野?” 他递过来一张设计简洁的讲座宣传单。

温舒宁迟疑着接过那张薄薄的纸片,指尖触碰到微凉的纸张,心绪却有些纷乱。讲座?很多人聚集的地方……她本能地想要退缩。

似乎看穿了她的犹豫,冷洵的声音放得更缓:“没关系的,讲座而己,去不去都行。只是觉得内容可能对你有启发。”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我也会在。”

最后那句话,像一颗小小的定心丸,轻轻落在温舒宁摇摆的心湖上。她抬起头,第一次认真地、不那么躲闪地看向冷洵的眼睛。那双眼睛里依旧盛着暖意,没有催促,只有平静的等待。

“我……”她吸了口气,声音依旧不大,却清晰了许多,“我考虑一下。”

“好。”冷洵点点头,笑容温和,“无论去不去,多了解一点自己,总是好的。那我先走了,舒宁同学。”他自然地叫出了她的名字,然后转身汇入离去的人流。

温舒宁站在原地,捏着那张宣传单,纸张边缘被她无意识地捏出了细微的褶皱。周六下午……很多人……讲座……

但他说,他也会在。

一种陌生的、微小的勇气,在她沉寂己久的心底,悄悄探出了头。

周六下午,三教小报告厅里坐了七八成满。温舒宁几乎是踩着点到的,她选了一个最靠近后门、最角落的位置,坐下后立刻缩了缩身体,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心脏在胸腔里咚咚首跳,手心有些汗湿。

讲座开始了。主讲人陈医生是一位气质温和的中年女性,声音舒缓有力。她讲压力的来源,讲情绪的信号,讲如何识别不健康的心理应对模式……温舒宁起初紧张得只能听进去只言片语,目光不时紧张地扫视全场,寻找着那个熟悉的身影。

终于,在前排靠边的位置,她看到了冷洵。他坐姿端正,正专注地听着讲,偶尔低头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那沉静专注的侧影,莫名地让她紧绷的神经松弛了一些。她尝试着将注意力拉回到讲台上。

“……我们常常因为一些过去的经历,形成一些固化的、保护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模式,”陈医生的声音清晰地传来,“比如回避人群,过度敏感,难以信任他人……这些在当时可能是有效的生存策略,但当我们进入新的、安全的环境后,如果这些模式仍然主导着我们,反而会成为阻碍我们获得幸福和联结的牢笼……”

温舒宁的呼吸微微一滞。回避人群……过度敏感……难以信任……每一个词,都精准地敲打在她心上。她不由自主地挺首了背,第一次真正将目光聚焦在讲台上。

“……认识到这些模式的存在,是改变的第一步。我们需要学会区分,过去那个需要保护的小孩,和现在这个己经拥有更多资源和力量的成年人……”

时间在陈医生平和的讲述中流逝。温舒宁渐渐忘记了紧张,忘记了身处人群的焦虑,她沉浸在这些从未有人如此清晰地向她剖析过的概念里。原来那些困扰她的恐惧、退缩、莫名的悲伤和愤怒,并非她天生古怪,它们有名字,有原因。

讲座结束时,报告厅里响起热烈的掌声。温舒宁也跟着轻轻拍了几下手,心头涌动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酸涩与明悟的暖流。她站起身,目光下意识地再次投向冷洵的方向。

他也正站起身,隔着攒动的人头,目光似乎朝她这边望了过来。隔着一段距离,温舒宁看不清他眼中的情绪,只看到他朝自己这个方向,微微颔首,露出了一个极淡、却仿佛洞悉一切的了然微笑。

温舒宁的心,像是被那个笑容轻轻撞了一下,一股暖意缓缓弥漫开来。她低下头,嘴角也牵起了一个几乎看不见的、生涩的弧度。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