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白杆烈风:大明巾帼秦良玉传 > 第十一章 巫山月落旌旗寒

第十一章 巫山月落旌旗寒

巫峡的夜枭掠过焦黑的战旗时,秦良玉的白杆兵正在鹰嘴岩上布设连环雷火索。阿蛮的银针蘸着断肠草汁,在每根铁索榫卯处刺入苗疆蛊虫卵,江风掠过铁索的呜咽声里混着细微的虫鸣。下游漂来的浮尸突然翻涌,腐烂的手掌拍击着杨应龙的帅船残骸——这些被水银浸泡的尸傀浑身泛着诡异的银光,指甲缝里嵌着辽东火绒,撞上礁石便炸开朵朵磷火。

马千乘的白杆枪劈开第七具尸傀的胸腔,枪尖挑出的铜哨吹出两短三长的凄厉调子。对岸峭壁上的藤甲兵应声拉动机括,十二架蒙着犀牛皮的木鸢突然俯冲而下,翼展掀起的腥风里裹着苗疆特制的迷魂散。秦良玉的软剑刺入水中,剑锋搅起的漩涡里浮出半幅《九边军镇图》——缺失的大同关隘处用朱砂标着“石砫白杆”的篆印,这是要坐实秦家私通建奴的绝命铁证!

“放火牛!”秦良玉挥动令旗,二十头角缚利刃的牯牛突然从断龙碑后冲出。牛尾绑着的火药筒遇风即燃,将杨应龙的藤甲兵阵冲得七零八落。阿蛮的骨笛吹出《引魂调》,潜伏在尸堆里的獴子群发疯般撕咬蛮兵脚筋,这些小家伙爪牙间藏的辰砂粉遇血即爆,将战场染成赤色炼狱。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从神女峰传来,李化龙的川军终于凿穿最后一道暗河闸门。总兵官靴踩碎的岩层里,赫然露出万历帝亲封的镇山金匮——玉匣中躺着的不是丹书铁券,而是曹皋与努尔哈赤往来的血盟誓书!秦良玉的嫁衣被江风撕成片片战旗,她踩着燃烧的帅船残骸跃上中军楼船,软剑劈开“杨应龙”的金甲,露出的锁子甲里衬竟绣着司礼监的蟒纹!

“金蝉脱壳!”马千乘的白杆枪突然刺入船板裂缝,枪杆尾端铜环与暗格机关绞作死结。十二个白杆兵叠罗汉压住枪杆,竟从江底拽起口青铜棺椁。棺盖弹开的刹那,二十年前矿税案的真卷宗喷涌而出,马斗斛的绝命血书裹着建奴镶黄旗令箭——甲叶缝隙里藏的密信字迹,竟与秦葵书房里的《平蛮策》如出一辙!

阿蛮的银针暴雨般钉入假杨应龙的七窍,苗药熏出的黑烟里显出真正的逆贼——被铁链锁在底舱的水师提督!这闽浙水师将领胸口插着司礼监的蟠龙匕,喉头蠕动的蛊虫正啃食着最后的证词。秦良玉的软剑抵住蛊虫,剑锋映出巫峡两岸新燃的烽火——那是石砫土司的狼烟,混着建奴正蓝旗的鹰笛!

子夜的惊雷劈断焦黑龙脊碑时,秦良玉的白杆兵己杀到暗河闸口。马千乘的新面具浇铸着洪武铜,枪尖挑开的闸门铁锁里滑出半块虎符——另半块正在曹皋手中!阿蛮突然撕开苗装襟口,背上的九黎图腾在电光中化作《巫山矿脉图》,每条矿道走向都对应辽东的铁矿分布!

“击鼓!传檄!”秦良玉的白杆枪插进船桅,震落的鸦群在天空排成“诛阉”二字。三千白杆兵的怒吼盖过江涛,钩镰枪勾住孔明灯拽向江心,将伪诏烧成灰烬。对岸山巅突然亮起九盏紫色孔明灯,锦衣卫缇骑的弩箭雨点般落下——箭杆上绑着的圣旨盖着天启帝新玺,朱批“秦氏谋逆”西字正滴着孔雀胆毒液!

寅时的巫峡泛起鱼肚白,秦良玉却在缴获的佛郎机炮上发现更骇人的秘密。炮膛里刻着的“登州卫”字样,竟与她父亲私铸的虎蹲炮印记完全相同!阿蛮用辰砂涂抹炮身,显出的辽东舆图标注着九处龙脉缺口,每处都插着建奴的狼头旗。当第一缕阳光刺破毒雾时,秦良玉的白杆枪己指向京师方向——那里,曹皋的八抬大轿正沿着运河缓缓北上,轿帘缝隙里漏出的,是半幅染血的《九州堪舆图》!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