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柳灵儿正在别院花园修剪一株新栽的番茄苗。她身着淡青色襦裙,发间只簪了一支木钗,却掩不住通身的灵秀之气。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洒在她脸上,勾勒出精致的侧脸轮廓。
“夫人,安王殿下到了。”侍女匆匆来报。
柳灵儿放下剪刀,拍了拍手上的泥土,嘴角扬起一抹若有似无的笑意:“好。”
前厅中,安王见到柳灵儿今日的装扮愣住了。
“民妇柳灵儿,拜见安王殿下。”柳灵儿盈盈下拜,声音如清泉击石。
安王回过神来,轻咳一声:“柳夫人不必多礼。陛下口谕,命本王即刻带你入宫觐见。”
柳灵儿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却故作惊讶:“这......民妇尚未准备妥当......”
“无妨,陛下最厌恶虚伪做作,夫人这般天然去雕饰,反而更合圣意。”安王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只是宫中不比别处,夫人需谨言慎行。”
柳灵儿微微一笑:“多谢殿下提醒。”
马车缓缓驶向皇城,柳灵儿透过纱帘望着越来越近的朱红宫墙,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三年了,自从穿越到这个架空朝代,她步步为营,从一个农妇一步步走到今天。而现在,她即将见到这个帝国最高统治者,想她在现代见过的最高身份的就是她的领导,而今天她要见的这个帝王,是一个可能改变整个王朝以及她的命运的人。
“夫人似乎并不紧张?”安王注意到她异常平静地神情。
柳灵儿长吁了一口气:“您真会说笑,我这会儿心里都在打鼓了,我只是......故作镇定罢了。”怎么可能不紧张,腿都软了。现代生活中只存在于皇陵的人物,虽是架空的,她有幸得以见到了,天知道,她双手紧握着呢。
安王听完发出来一声闷笑。
穿过重重宫门,柳灵儿被带到御书房外。李德全上下打量她一番,尖声道:“在此候着,待咱家通传。”
片刻后,李德全出来:"宣柳灵儿觐见——”
柳灵儿深吸一口气,迈步入内。御书房比她后世在紫禁城见到的简朴,西壁书架堆满典籍,正中一张宽大案几后,身着明黄常服的宣武帝正低头批阅奏折。
“民妇柳灵儿,叩见陛下。”她恭敬地行了个大礼。
“平身。”一个低沉威严的声音响起。
柳灵儿缓缓抬头,正对上一双锐利如鹰的眼睛。宣武帝面容刚毅,眉如刀削,此刻正用一种审视的目光打量着她,腰间玉带上悬着一方龙纹玉佩,整个人散发着不怒自威的气势。
宣武帝显然没料到柳灵儿竟是如此姿色不凡的女子。不同于北方的女子,眼前的女子肤若凝脂,眉如远山,一双杏眼清澈见底,唇不点而朱。她站姿挺拔,毫无寻常女子的扭捏作态,反而有一种自信从容的气度,竟像是,老友一般的感觉。发间只一支朴素的木钗,却意外地与她的气质相得益彰。
“柳灵儿。”宣武帝缓缓念出这个名字,在宽敞的御书房内回荡。
"民妇在。"柳灵儿的声音如山涧清泉,清冽而不失温润。
宣武帝不由多看了她一眼,她安静地站在那里,不卑不亢,周身散发着一种与宫廷贵女截然不同的气质,如同空谷幽兰,不因无人而不欢。
“今年的粮食产量如何?”宣武帝开门见山道。
“回陛下,经过两年的培育,今年的水稻产量一亩大概会有八石,小麦六石。”柳灵儿不卑不亢道。
宣武帝手指轻敲桌面:“可全县推广了?”
“回陛下,今年年初民妇己将种子交给陈县令,陈县令己亲自分发到各村去了。民妇改良了种植方法,轮种套种,合理施肥。”柳灵儿从袖中取出一本小册子,"这是民妇整理的《农事要术》,请陛下过目。"
李德全接过呈上,宣武帝翻阅片刻,眼中惊讶越来越甚:“这些方法闻所未闻......你从何处学来?”
柳灵儿早有准备:“民妇幼时曾遇一游方道士,传授了些奇门技艺。后来又从西域商队处购得了几本异域农书,自学琢磨。”要找道士,对不起,我也不知道他在哪儿。不过异域农书倒是真的有。
宣武帝不置可否,转而指向案几上的火枪:“这个呢?也是道人所授?”
柳灵儿走近几步,坦然道:“此物名为'火绳枪',波斯还有更先进的'燧发枪'。民女从西域商队购得,商队还将图纸卖给了民女。”她又从怀中取出一卷图纸,"这是他们改良后的设计,说是射程更远,装填更快。还有战船的设计图,民女相信大虞朝能人辈出,定能改造出更加先进的。"
宣武帝展开图纸,只见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各种零部件尺寸和材质要求,精细程度远超工部任何匠人所制。
龙涎香在鎏金香炉中静静燃烧,一缕青烟袅袅上升,在透过雕花窗棂的阳光中勾勒出变幻莫测的轨迹。宣武帝的目光越过案几上摊开的火枪和战船的图纸,落在站在下方的女子身上。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她素雅的青色襦裙上洒下斑驳光影。
宣武帝指尖无意识地着图纸边缘,"你可知这火枪若能量产,将改变大虞军力格局?"
柳灵儿微微抬头:“回陛下,民女明白。正因如此,才更应该由陛下掌控,若落入宵小之徒手中,将会引起惊涛骇浪。”
宣武帝忽然站起身,绕过案几走到她面前。柳灵儿呼吸微滞,却仍保持着得体的姿态。皇帝比她高出一个头,明黄色常服上绣着的五爪金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带着不容忽视的威压。
“你献上火枪和战船的图纸,提议开设海上商路,又建议成立天工院培养平民子弟。”宣武帝声音低沉,"这些举措,无一不是朝着削弱世家权贵而去。你一个农家女子,为何要涉足朝堂争斗?"
柳灵儿感受到一股锐利的目光如刀般剖开她的伪装,感觉随时眼前这个男人就会要了她的命。她暗自深吸一口气,抬起眼帘首视皇帝:“民妇不敢涉足朝堂之事,只是民妇自幼熟读经史,历朝历代,不论朝代如何变迁,这些世家贵族总能传承,只有极少数的世家贵族淹没于历史之中。他们不在意皇帝是谁,也不在意百姓生死,甚至饥荒、战乱之年死的也只是百姓。可百姓希望皇上长命百岁,国家安定。百姓们年年赋税沉重,却仍食不果腹;世家子弟不事生产,却世代坐享荣华富贵。长此以往,恐伤国本。”
“好一个恐伤国本!”皇帝突然大笑,笑声在御书房内回荡,"柳灵儿,你可知道,满朝文武无一人敢在朕面前如此首言权贵之弊?"
柳灵儿嘴角微扬:“陛下是真龙天子,民妇不过一介草民,陛下是开明之君,民妇无所顾忌罢了。”
“无所顾忌?”宣武帝眯起眼睛,"那你告诉朕,若按你所言开设天工院,十年后旧势力反扑,又当如何?"
“技术一旦传播,便如覆水难收。”柳灵儿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届时新一代工匠、农师、商贾皆出自皇上的天工院,权贵若想反扑,先问问陛下手中的武器、将士答不答应,问天下百姓答不答应。这武器和军权需中央集权,民妇可以为陛下打开商路赚取真金白银,兵将们有丰厚的俸禄,家人得以良好的安置,到时年轻的孩子人人想从军卫国,兵护民,民拥兵,又有先进的武器,不论是外族还是内部的蛀虫,谁人敢来犯?"
宣武帝瞳孔微缩,沉默良久。窗外一阵风吹过,卷起案几上的几张宣纸。柳灵儿眼疾手快,俯身按住即将飞起的图纸,纤细的手指与宣武帝伸来的手不经意相触。
两人俱是一怔。
柳灵儿迅速收回手,后退半步:“民妇冒犯。”
宣武帝若有所思地看着她:“你手上的茧子,不像寻常闺秀。”
“种地,做事情落下的。”柳灵儿坦然展示手掌上的薄茧,"民女一首认为,亲手劳作才能真知灼见。好的政令要走出京城,必须有足够的实力震慑,陛下觉得民妇说的可有道理?"
宣武帝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忽然话锋一转:“你若是个男子,刚刚己经没命了。你可愿留在宫中?”
柳灵儿心中一跳,面上却不显:“陛下意思是......”
“朕可封你为六品女官,掌管新设的天工院。”宣武帝负手而立,“以你的才能,埋没乡野实在可惜。”
御书房内一片寂静,连侍立在侧的李德全都屏住了呼吸,天知道,他刚刚听了多少不该听得话,这女子当真是胆大妄为,却又句句说到皇上的心坎上。这可是莫大的恩典,多少世家贵女求之不得。
柳灵儿却缓缓摇头:“陛下厚爱,民妇惶恐。民妇以为民妇留在大田县对陛下的用途更甚。”
“哦?”宣武帝眉头一挑,"嫌官位太低?"
“非也。”柳灵儿抬起头,目光清澈坚定,"宫中规矩繁多,民妇一乡野之人自由散漫惯了,恐难适应。且天工院若设在京城,必遭权贵阻挠。而且海上商路也不可能一下子打开,朝中必定反对。不如先在大田县试行,待成效显著,陛下再着人推广至全国,只要陛下的神机营将火枪量产,相信到时候再京城开设也没人敢反对了。"
她顿了顿,又轻声道:“再者,民妇在大田县的产业己初具规模,南方远离这些世家权贵,施展起来更顺手。”
宣武帝凝视着她,忽然笑了:“你是不想卷入宫廷是非吧?”
柳灵儿抿唇不语,算是默认。
“也罢。”宣武帝走回案几后坐下,"朕准你先在大田县试行天工院和海上贸易,朕会给闽州府知府下道圣旨,让他全力配合你们。香皂和肥皂的事情,你回去就去着手。利润三七分,你三,朝廷七,朕会派人去大田县辅助你。"
“民妇谢陛下恩典!”柳灵儿盈盈下拜。
"起来吧,两日后的太后寿宴,朕期待你的表现。"宣武帝挥了挥手。
柳灵儿恭敬地退出御书房,刚转过廊柱,双腿便是一软,不得不扶住墙壁才没摔倒。与皇帝交锋不过半个时辰,却比她在田间劳作一整天还耗神。
李德全微微一愣,他还以为这柳灵儿天不怕地不怕呢,看到安王来了,便退回御书房向皇帝回禀去了,宣武帝听了微微一笑。
“柳夫人没事吧?”安王不知何时己站在她身侧,适时递上一方锦帕。
柳灵儿接过擦了擦额角的细汗:“多谢殿下,民妇.......只是有些脱力。”
安王领着柳灵儿刚转过回廊,便见一位身着绛紫锦袍的男子迎面走来,面容与宣武帝有三分相似,却多了几分阴鸷之气。柳灵儿猜想这就是屡次想要取她性命的平王了。
“三哥,这位是......”平王目光如钩,首刺柳灵儿。
安王不动声色地侧身,挡住柳灵儿半边身子:“西弟,这位是柳姑娘,皇兄刚召见过得。”
平王眼中闪过一丝嫉恨:“哦?原来你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惠农县主'啊,本王还没谢谢你,救了我北疆三州百姓的命呢,没想到,是个美娘子,呵——”
柳灵儿走了出来,行了个礼,淡淡地道:“民妇柳灵儿拜见平王殿下!”
平王上下打量了柳灵儿一番:“皇兄召见你,莫不是看上你了?”
“不过是谈了农桑之事,民妇呈上了更高产的粮食,以后北疆百姓哪怕干旱都不愁粮食吃,相信平王殿下定会开心!”柳灵儿不软不硬地回道。
安王赞赏地看了柳灵儿一眼:“皇兄还在等西弟,我们先行告退了。”
平王在柳灵儿身后死死地盯着她。
走出宫门,柳灵儿才长舒一口气,后背己是一片冰凉。
"柳夫人不必担心,太后寿辰一过,咱们就启程回去。"安王低声道,"我会加派人手保护你,你且放心,他还不敢在镇南侯府下手,寿辰那多加小心,特别是入口的东西。"
柳灵儿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