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言 > 柳灵儿穿越之古代之旅 > 第65章御前论策

第65章御前论策

五更天的梆子刚敲过第三遍,镇南侯林晟便己候在乾清宫外。晨露沾湿了他的朝服下摆,这位戎马半生的老将军却纹丝不动,身后两位亲兵抬着一个紫檀木箱,在晨光中泛着幽光。

“宣镇南侯觐见——”

李德全尖细的嗓音划破黎明。林晟整了整衣冠,大步迈过朱漆门槛。御书房内龙涎香氤氲,宣武帝正在批阅奏折,见来人便搁下朱笔:“爱卿来得倒早。”

“老臣昨日得了几件稀罕物,不敢耽搁。”林晟示意亲兵开箱,先取出个描金漆盒,"此物名唤香皂,比宫中香露强上百倍。"

宣武帝接过漆盒,掀开时一阵清冽梅香扑面而来。只见白玉般的香皂上雕着九爪盘龙,龙睛处嵌着两颗红宝石,在晨光下熠熠生辉。这就是墨渊信中说的柳灵儿整日里捣鼓的新奇物件了吧。

“好精巧的手艺。”帝王指尖抚过龙纹,"这雕工怕是内务府都......"

"此物也是那柳氏所制。"林晟又捧出个鎏金匣子,"还有这艾草古皂,洗衣沐浴皆可。这个柳氏说是硫磺皂,最妙的是常用此皂洗手可防时疫。"

“陛下不妨一试。”林晟笑道、

宣武帝命人取来铜盆温水,将香皂在水中轻轻一蘸随后涂抹在手上,揉搓两下顿时泛起细腻如雪的泡沫。他将手浸入水中清洗,只觉肌肤滑腻如脂,洗后还留着淡淡余香。

“妙!”宣武帝赞叹。

林晟又从箱中取出一个长条锦盒,神色郑重:“陛下,还有一物更为奇特。”

锦盒打开,红绸衬底上,两把精钢打造的火绳枪寒光凛冽。

宣武帝猛地站起身:“这是——火铳?”

“回陛下,此乃波斯最新式火绳枪,射程可达两百步,可射穿铁甲。”林晟恭敬道,臣请陛下移步校场一试。"

校场上,神机营统领亲自操持火枪。随着"砰"的一声巨响,两百步外的木靶应声而碎,木屑飞溅。

宣武帝眼中精光大盛:“好强的威力!比神机营现用的火铳强了数倍!”

林晟眼中闪过一丝异色:“陛下,若此物能量产......”

“这火枪从何而来?”宣武帝把玩着火绳枪问道。

林晟恭敬道:“亦是那柳娘子托老臣献给陛下的,说是西域商队带到大田县的。”

宣武帝闻言,手中火枪一顿:“李德全,宣安王进宫。”

安王卸下佩剑,在小太监的引领下步入御书房。

“臣弟参见皇兄。”安王单膝跪地。

“平身。”宣武帝示意他坐下。

“三弟,你看看这个。”宣武帝将火绳枪递给了安王。

安王上前一步接过火绳枪,眼中充满了震惊:“皇兄,这......这从何而来?”

林晟接到:“此物是那柳氏所呈,说是西域商队带回来的稀奇物件,乃是波斯所造。”

安王拿着火枪猛地站了起来,转来转去:“皇兄,若此物能量产,何愁北戎南寇西胡!果然,说出'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的岂是普通女子!”安王回忆道,"皇兄,她曾说海上商路若开,可让大虞朝货物远销海外,换回真金白银,提高我大虞朝百姓的收入,而非那些虚华的朝贡。"

宣武帝和林晟闻言,俱是一顿。宣武帝眼中闪过震惊:“此话......倒是前所未闻。”

安王微微一笑:“皇兄,臣弟本也打算今日进宫,臣弟这一路护送柳氏和太子进京,曾与柳氏长谈,这女子见解不凡,听她谈论农商之事,句句切中要害,尤其对商路和工艺的见解,连臣弟都感到震惊,若非她真是农女出身,臣弟都要怀疑她是仙女下凡了。她言道'罪在当代,利在千秋',还说'国无商不富,兵无器不强',更是说道,不能等着挨打,外族侵我族之心从不灭。”

林晟接着道:“此女确实不凡,她向臣提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更是言道海上商路若能开通,我朝可获西洋武器以及人才为己用,甚至......”

“甚至什么?”宣武帝目光一凝。

“甚至可借商船之便,绘制西海舆图,使我朝水师纵横万里,再无倭寇之患。”

皇帝猛地起身,来回踱步:“她竟有如此见识?”

安王将奏折呈上:“皇兄请看,这是臣弟暗中查访的边境走私情况,近年来,番商私贩火器,朝廷禁而不绝,我朝火器量少,边疆战士用肉身抵抗炮火......不如效仿唐朝设市舶司,正大光明与那番商贸易。”

皇帝沉思良久:“开海禁......祖制不可违啊!”

“皇兄,”安王压低声音,"柳灵儿曾言,西洋诸国早己用火枪战船纵横西海,若我朝仍闭关自守,恐......"

"恐什么?"

“恐我大虞朝为他人鱼肉!或者这番势力若为朝中其他势力利用,我朝政局不安!”

宣武帝瞳孔一缩,手中茶盏"咔"地一声搁在案上:“她真这么说?”

“是。”安王点头,她还道,"商路即兵路,谁掌西海之利,谁便是这天下之主!"

宣武帝沉默良久,忽而大笑:“好一个'商路即兵路'!”

宣武帝背着手走到窗前,望着宫墙外的天空。阳光洒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映出一双深不见底的眼睛。

“她现在何处?”宣武帝问道。

“回陛下,她现在住在老臣孙媳妇儿的别院里。”林晟恭敬地回道。

“三弟,你明日亲自去接她进宫。”宣武帝转身,眼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朕要亲自见见这个柳灵儿。"

待镇南侯退了下去,安王向前半步,声音更轻:“皇兄,她还说大虞朝若要强盛,必须打破世家垄断,广开商路是其一。其二,她说民间卧虎藏龙,若能集百家之长为陛下所用,何愁世家贵族把持朝政。”

宣武帝龙袍上的金线在阳光下闪烁出刺目的光芒。"她真这么说?"

“千真万确!她还说......”安王低声说道,"权贵之所以能垄断朝政,是因为他们控制了知识与技术的传播。他们不在意百姓的生死,不在意皇位上坐的是谁,在意的是谁能给他们带来利益,最好上位的是个傀儡,由他们把持。若皇兄能成立一个专门的天工院,培养平民子弟学习实用技艺,培养皇兄自己的势力,不出十年,旧势力必土崩瓦解。"

宣武帝听完既惊且疑,一个乡野妇人,竟能道破他多年的心结,更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期待。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