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言 > 柳灵儿穿越之古代之旅 > 第14章 书院报名

第14章 书院报名

八月的天,骄阳似火,烤得大地都要冒烟了,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燥热。柳灵儿轻轻甩着缰绳,时不时给骡子喂点稀释的灵泉水。郑浩然和郑浩明坐在骡车里,兴奋地张望着沿途的风景,叽叽喳喳地讨论个不停。

“娘,松风书院里面是不是很大?”郑浩明仰着小脸,亮晶晶的眼睛里满是期待。

“嗯,松风书院是咱们县城最好、最大的书院,有很多学问很好的夫子呢!所以如果你们入学了就要好好努力了。”柳灵儿微笑着回答。

郑浩然握紧了小拳头:"娘,我和弟弟一定会努力,将来考个好功名,让您过上好日子。"

“嗯,娘,浩然会努力。”郑浩明拍了拍胸脯,郑重地说。

柳灵儿心中一暖,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头。一路上给孩子们讲了很多小故事。

骡车晃晃悠悠地进了大田县城,柳灵儿在松风书院前停下,安顿好骡车,牵着两个孩子走到了书院门口排队。此时,书院门前己经聚集了不少前来报名的孩子和家长,个个都衣着华丽。柳灵儿刚一下车,就感觉到周围投来的异样目光。在现代,如果一普通农民家送孩子去私立学校报名,也是这样的反应,几千年来的人性使然。

“哟,这是谁啊,驾着辆骡车来的,莫不是也是来报名的?”旁边有人小声议论着,两个孩子紧紧地握着柳灵儿的手。

“就是,也不看自己什么身份,农家孩子也来松风书院求学。”

“看她那身打扮,一身粗布麻衣,农妇能供得起两个孩子读书?”

柳灵儿听了这些话,只是微微皱了皱眉头,没有理会。看到郑浩然愤怒地红了眼,郑浩明也没了刚刚的希望和期待,低着头。柳灵儿低头跟两个孩子小声叮嘱着:“记得娘路上跟你们说的话。挺起胸膛,咱们不比这里的任何人差......”

轮到柳灵儿,正准备进门时,一个衣着华丽的妇人带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小男孩走了过来,上下打量了柳灵儿一番,不屑地说:“就你也来给孩子报名?也不看看松风书院是什么地方,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进去的,考核过不了也是白搭。”

柳灵儿不卑不亢地说:“我虽只是个农妇,但也自小跟着我父亲读书识字,我凭己之力让自己孩子读书,明事理,求个上进,有何错?先皇也是农户出身,当今圣上还有圣上的几个兄弟都是农户出身,你瞧不起我们农户莫不是瞧不起先皇,瞧不起当今圣上,瞧不起几位王爷?"柳灵儿激昂地说着,那妇人白了脸,血色全无,不敢回话。周边一片寂静,谁敢说呢?不要命了。

柳灵儿接着说道:“再者这松风书院素有名声,既开门招生,想必不会因身份区分学子。我既然敢来,就有足够的银两可以给我孩子报名。当今朝廷可是鼓励农家子识字科举,为朝廷效力的!”两孩子听完娘亲的话挺首了胸膛,平静地看着眼前的人群。

旁边一个身着青衫的年轻书生走了过来,他赞赏地看了看柳灵儿和两个孩子,他也是农家子,父母举全家之力让他来松风书院求学,日常经常被瞧不起,听到这妇人的一番话,心中甚是解气。又他看了看人群,微微皱眉,道:“松风书院广纳贤才,只要孩子有才华,不论出身贵贱,都有机会入学。”

那妇人冷汗连连,不好再说什么,带着孩子进了书院。

柳灵儿感激地看了一眼书生:"多谢公子解围,不知公子是?"

书生笑了笑:“在下李逸,是这松风书院的学生,今日正好在门口帮忙。我带你们去见夫子。”

在李逸的带领下,他们走进了书院。只见庭院宽敞,古木参天,绿树成荫,书声琅琅,一派宁静而又充满书香的氛围。

“娘,我好紧张。”郑浩明小声地说。郑浩然挺首身姿,握紧的双手也透露出了他内心的紧张。

“别紧张,想想娘在家里跟你们说的话,天下之大,唯有读书可以最快让你们见识到这天下的宏大。书院里的同窗也大多都是从你们这样的年纪开始学习,你们只要用心对待就行,娘相信你们。”柳灵儿温柔地安抚着两个孩子。

“别紧张,夫子们都很好的。”李逸笑着安抚两个孩子。

两孩子听完深呼吸了一下,"谢谢哥哥,娘,我不紧张了。"郑浩然有礼地说,郑浩明也说道:“谢谢哥哥,娘,我也不紧张了。”

他们跟着李逸穿过几条回廊,来到了一间书房前,李逸恭敬地敲门:“夫子,学童来报名。”“进来吧。”一个温和的声音传来。书生推开门,只见一位身穿长袍、面容和蔼的夫子正坐在书桌前,手里拿着一本书在看,李逸退了下去。

柳灵儿福了福身:“夫子,我们是桃花村人氏,这是农妇的两个儿子,想来书院求学。”

夫子放下手中的书,抬起头来,看了看柳灵儿和两个孩子。

“可是家中有丧?”夫子看柳灵儿身着麻衣,两个孩子也穿着素衣,便问道。

“家中夫君去世将近百日。”柳灵儿点了点头,说道。

“松风书院束脩不低,一旦求学,中途中断就很可惜了。”夫子知女子守寡日子不易。

“夫子放心,小妇人己立女户,前不久做了点小生意,可以维持两个孩子的求学路。”柳灵儿解释道。

夫子看着柳灵儿的言谈举止,淡然如菊的气质,问道:“夫人可是读过书?”立女户的女子少见,是个有见识的妇人,夫子心想。

“是的,小妇人的父亲是个童生,小妇人自幼跟着父亲识文断字,两个孩子也自幼便有些教导。在族中家塾亦求学了一段时间。”柳灵儿回道。

“你们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夫子看向两个孩子,温和地问。

“夫子,学生郑浩然,今年十岁了。”郑浩然上前一步行了个礼,恭敬地说。

“夫子,学生郑浩明,今年六岁。”郑浩明学着哥哥的样子,脆生生地说道。

夫子点了点头,说道:“你们可曾读过《论语》和《千字文》?”

郑浩然和郑浩明对视了一眼,郑浩然说道:“夫子,都读过。也会背了。”

“那好,你背一段《论语十二章》给我听听。”夫子指了指郑浩然。

郑浩然清了清嗓子,朗朗背诵了起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夫子微微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你可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何意?"

郑浩然想来想,回道:“夫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是告诉我们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学习不只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夫子赞许地点了点头:“《大学》可读过?”

郑浩然点了点头,说:“《大学》会背了。”

“背给我听听。”夫子站起身,说道。

“胡子曰:孔子实物而志于学,何学也?曰大学也,所以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也。孔子三十而立,何立也?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也,不退转也......” 郑浩然越背越流畅。

“好,!好!可懂其中含义?”夫子抚掌大笑。

“夫子,懂一些,还不完全读懂。”郑浩然恭敬地说。

“不急,待课上解析。你可会背《千字文》?”夫子又指了指郑浩明。

“夫子,会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郑浩明挺起胸膛,大声背诵起来。

“夫子,弟子规学生也会背了。”郑浩明闪着亮晶晶的眼睛望着夫子。

“好,你背背看。”夫子被这孩子可爱的样子逗笑了。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郑浩然大声背诵着。

“好!好!两个孩子都很好!”夫子听着郑浩明流利的背诵,脸上的笑容更盛了。"你们明日即到书院报名,所需物品你们出去找门口的书生咨询即可。报完名书院会进行初步的考核,根据考核情况进行分班。"

柳灵儿心中大喜,孩子们有了灵泉的加持,自是比寻常孩子的记性、领悟更好的,一件大事落定。柳灵儿带着两个孩子谢过夫子,离开了书院。

第二日,柳灵儿早早地起来,收拾好昨日买的六礼(芹菜,寓意着勤奋好学;莲子,寓意为苦心教育;红豆,寓意为鸿运高照;红枣,寓意为早早高中;桂圆,寓意为功德圆满;干瘦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又将新的文房西宝,几本李逸指定要买的书,被褥垫被,还有日常用品和新的衣服鞋子装到郑老头新打不久的箱子里锁好,箱子一人一个,东西也是一人一份,钥匙交给郑浩然保管。

来到书院,柳灵儿找到了昨日带他们去找夫子的书生李逸,交了六礼和束脩,领了书院的书生名牌和两套衣服头巾。李逸带着他们来到了寝室,寝室里己经有两个孩子的父母在帮着整理东西了。寝室一共六张小床,小床前面配了一套桌椅。柳灵儿找到两张相邻的床,让他们在寝室守着东西等着自己。出了书院,搬了两趟,将东西搬进了寝室。

柳灵儿帮着两个孩子整理好床铺和衣物,交代郑浩然将刚刚买的两包糕点放到箱子里,锁好。又带着两个孩子找到书生李逸,将刚刚买的一包桂花糕送给了李逸,感谢他的帮忙。李逸带着他们逛了逛书院的布局,膳堂的位置还有甲乙丙丁各个班级的位置也带他们熟悉了一下。柳灵儿又是一番感激,心里想着下次来接孩子带点好吃的给他,要不然初入书院,两个孩子又小,还真不放心。这就跟自己当初读大学,学长学姐们迎新差不多的操作了。

“浩然,浩明,在书院里要听夫子的话,跟寝室的同窗们好好相处,遇到不平的事找夫子或者教助,做事情不要冲动。我们虽是农家人,也不可弯了脊梁,你们不需要讨好任何人,也不要拉帮结派,更不能自己看不起自己。你们可以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你们的身份。父母给的身份地位远不如你自己争取得到的来的稳定。父母给你的是己定的,但是你们可以通过读书改变。娘在外面努力,努力改变我们的家境。你们在书院努力,努力用自己的学识改变家人的身份。我们的未来才会有更多的自由......”柳灵儿絮絮叨叨地说着,原来就是为人母的心。

"嗯......娘放心,我们会照顾好自己的,也会努力的,娘和妹妹们也要照顾好自己......"郑浩明己经哭红了眼,郑浩然努力控制着眼泪还是哽咽地说。自打爹去世,他看到了他娘太多的不容易,他心里暗暗发誓,自己一定要出人头地。

“浩然,你是哥哥,弟弟还小,你多照顾着点。在我们能力还小的时候,不要与人起冲突,记得娘跟你说的话,你们的平安健康在娘心里才是第一位的。这是五两银子,浩然你收着,浩明,你乖乖听哥哥话。你们......你们要记得与人为善,这里的学子家境都比咱们家好,不可与人攀比,也不要被人欺负了,郑氏族人是你们的后盾......”柳灵儿殷殷叮嘱着。

柳灵儿看着两个孩子,心中既欣慰又有些不舍,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放手才能让他们去看更远更大的世界,可心中始终是不舍得。

“娘先回去了,等你们休沐了娘来接你们。”柳灵儿说道。

“娘,路上小心。儿会照顾好弟弟。”郑浩然说道。

看着柳灵儿远去的身影,两个孩子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娘的期望。

在书院里,郑浩然和郑浩明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郑浩明在丙一班,郑浩然在乙二班,两孩子都很努力地学习。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