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言 > 闲着没事干,就去造个反 > 第46章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这一刻,她只觉得刺眼

第46章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这一刻,她只觉得刺眼

易知知看着怀里靠着的奄奄一息的姑娘,有些头疼。

这……

最近怎么总碰到被饿得瘦得不形的女孩儿呢?

明明这两年年景还不错,没有闹灾荒啊。

唉~

这要是就这么坐着驴车,赶回县城,这姑娘怕是撑不住。

想想,有点儿肉疼。

但好不容易将人救起,也不能就此不管。

易知知只能将人抱起,来到他们放置驴车的地方,从包袱里翻出一节炮制好的人身。

这根人参是目前院子里种的人参里,年份最低的。

但品质却半点儿不差。

他们就两个人,所以每次带的药材里,都只会有一株,或者干脆不带人参。

这一次救人,出血本了!

易知知一边心里哭唧唧,一边小心地取下一根人参须。

嘤嘤嘤!

少这一根须,就得少至少五十两银子了!

将人参须捏吧两下,递到那姑娘嘴边:

“张嘴。”

张慢慢浑身无力,但也看到了易知知的动作。

这两人的穿着,看着就不是富贵人家。

可这样的人,却愿意浪费一根上好的人参救她。

而她的亲人们,却将她关在房间里,活生生饿死。

若不是她太饿,晕了过去,父亲又想趁着知府大人在五沟县的时候表现,她只怕得彻底没气了,才会被扔出来。

这一刻,她突然有些感谢父亲的迫不及待了。

至少,这给了她活下去的希望。

张慢慢没有拒绝。

人只要活着,钱总能还的。

而且,这份救命的恩情,她也得活下去,才能还!

牙齿没力气,她便慢慢吮着。

沈二吭哧吭哧一个人将棺盖盖好,又将那个小坟包恢复原样,整个人累得恨不得倒地就睡。

他呼哧带喘地走过来。

将小铁锹随便找个地方一塞,整个人靠在车轱辘上,一屁股滑坐在地上:

“哎呦,不行了。老了老了,干不动了。”

易知知:……

“叔,你可别瞎说!你还年轻,正值壮年呢!哪里就老了?”

沈二立刻被哄得乐滋滋的:

“嘿!还是你这丫头会说话!”

他抹了一把头上的汗,

“也不知道你这丫头咋想的,以前不还说什么路边的人不能捡,今儿居然上赶着救人。”

最重要的是,受累的,只是他一个!

想到去年回村路上碰到那个血呼啦查的人,这丫头一副恨不得飞起来的架势。

再想想今天,为了救这丫头,连饭都顾不上吃,还巴巴地跟了一路……

啧啧!

这区别对待,不要太明显!

易知知:……

“叔,你要是累了,就好好休息,别说话!”

骂人不揭短,不知道吗?!

再说了,她说的明明是“路边的男人不能捡”!

这可都是无数穿越前辈的经验总结!

她哪里错了?

眼见着天色越来越黑,沈二歇了一会儿,也不得不赶紧爬起来:

“咱们还是赶紧先进城,找个地方吃点儿东西歇歇脚吧。这天都快黑透了,再晚,怕是不安全。”

他一边嘀咕着,一边爬上驴车,拿起他的小鞭子。

易知知应了一声,将怀里的姑娘抱稳了些,才说道:

“叔,走吧。”

“好嘞!”

晚上路不好走,月光这会儿还并不明亮,远处倒是有几点磷火幽绿幽绿的在一个个小土包上跳跃。

好在沈二急着赶车,并没有回头看,不然,看到这一幕,他怕不是又得吓得跳起来。

易知知是并不怕的。

她看过科普书籍,知道这并不是大家以为的“鬼火”,而仅仅只是白磷燃烧发出来的光。

说起来,在医院待了十几年,常常能看到各种死状的人被推入太平间。

她自已也曾无数次想象过自已死去的样子。

如果世间有鬼魂,她那个时候,是希望自已能一直陪着爸爸的。

白天走起来本就不平稳的路,晚上便更是显得颠簸。

道路两边的树林,幽暗中,带着点儿吓人。

尤其是风吹树叶,不时发出的沙沙声,像是有人在暗夜中低语。

沈二吓得头皮发麻,紧紧屏着呼吸,不敢说话,不敢回头,只硬着头皮拉着缰绳,甩着鞭子,赶车。

驴车越跑越快,越跑越快。

颠簸得易知知都快怀疑人生了。

她不得不出声:“叔,咱们不赶路,这颠得我都快吐出来了。”

突然听到有人说话,沈二只觉得自已的头皮都要炸了。

过了好一会儿,意识到说话的是易知知时,他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只是,却不敢回头,只是随口敷衍着:

“知姐儿,再忍忍,你看,前面有灯光,马上就进城了。”

他已经看到了高大的城门,还有举着火把的守城兵士。

进出城的人很少,寥寥无几。

易知知:……

行吧。

沈二叔胆子小,还是不吓他了。

张慢慢虽然被易知知抱着,但也还是感觉到很强烈的颠簸,但她始终紧抿着嘴唇,一言不发。

直到听到沈二这句话,她轻轻拉起自已的衣袖,将自已的脸盖住。

易知知没注意到她的动作。

直到进城门时,借着火把的光,才看到她脸上盖着衣袖。

守城的兵士也看见了,但并没有理会。

五沟县并非边境城市,不需要像边城那般警戒。

他们平日里也就是负责到点开关城门,以及如果有人闹事,处理矛盾。

五沟县城里。

这会儿虽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但各处店铺门前,都还点着挂灯。

大多数店铺都已经关了门。

但少数几个铺子,如酒铺、小饭馆、客栈,都还开着门。

沈二赶车,在最近的一家客栈停下:

“小二,打尖儿。”

“来嘞!客官,您里面请。”

沈二并没有下车,让小二指路,将驴车驾到后门,自已在驴车上凑合一晚。

毕竟,车上还有这么多药材没处理呢!

万一被偷了,他们叔侄俩哭都没地儿哭去!

易知知则半搀着张慢慢下了车,进店后,小二便领着他们去了院子里安顿。

客栈的房间并不大,布置也很简单,但两个人住,也还能凑合。

易知知给了小二一锭银子:

“劳烦小二哥帮我们准备三份饭菜,要一碗粥,其中一份帮我送去给我叔。再请个大夫来。”

小二伸手接过银子,一张年轻的面庞笑得花枝乱颤的,看起来有些搞笑,却很讨喜:

“好嘞!客官,您稍等。小的这就去给您安排!”

一出手就是二两银子,这是大主顾啊!

饭菜住店的钱全部刨开,他还能净挣一两半呢!

小二麻溜地出去安排了。

并不知道他的大主顾,这会儿肉疼得龇牙咧嘴的。

要不是人生地不熟,还得让人帮忙,她才舍不得多花这么多钱呢!

有钱在前面铺路,易知知他们的饭菜很快就送来了,其中还有一碗煮得烂乎乎的白米粥。

将粥碗推到张慢慢面前:

“先吃点儿东西,恢复一力。一会儿等大夫来了,给你看看。”

张慢慢刚才已经喝了水,这会儿虽然全身仍然有些无力,但并不影响说话:

“谢谢你。我叫张慢慢,今年十五岁。不知道姑娘你如何称呼?”

易知知有些惊讶:

“你是张员外的女儿?”

张慢慢也有些诧异:

“姑娘认识我?”

易知知笑了笑:

“算是神交已久吧。我叫易知知,是上泉村人。挽春姐姐如今住在我们村。”

张慢慢也忍不住露出一个笑容:

“原来如此。”

“好了,先不说了,赶紧吃饭吧。我要饿死了。你不知道,我今天就啃了两个干粮饼子!”

易知知一边说着,已经兀自端起饭碗,开始吃了起来。

热饭热菜下肚。

易知知忍不住直呼“舒坦”!

这才是人该过的日子啊!

俩人吃完饭,大夫也来了。

只是,还没等大夫进门,张慢慢又努力抬起衣袖,去遮自已的脸。

易知知看见她的动作,没急着去开门,四处看了看,转而扶着她:

“你先去床上躺着。”

等将她放到床上躺好,将床幔放下,她才去开门。

小二的笑脸出现在门边:

“姑娘,大夫来了。”

“好,谢谢小二哥了。”

小二侧身,请大夫进门。

易知知也侧过身:

“大夫,我朋友不好见人,还请您见谅。”

大夫摇头,捋了捋胡须:

“无妨。”

小二也跟着进来,很有眼力见儿地搬了个凳子,放在床边,请大夫坐。

易知知也站到床边。

大夫在凳子上坐下,从药箱里取出脉枕,又拿出一块帕子:

“请姑娘伸手。”

张慢慢将手从帐幔下伸出来。

大夫将脉枕放好,又在她手腕上放了帕子,这才屏神诊脉。

片刻后,大夫收起帕子:“姑娘可以收手了。”

将脉枕收起来,大夫起身,在药箱里拿了笔墨,写下药方:

“这位姑娘是饿出来的病,其实并没有其他大碍。好在时间不长,好生将养一月,也就能好了,平日饮食宜清淡,易克化,若是有条件,便每日吃一次药膳,这是药膳方子。”

易知知接过方子,连声道谢:

“多谢大夫。请问,诊金多少?”

“出诊一两,方子十两。共计十一两。”

“好。”

易知知去取了钱,递给大夫。

小二又帮着将大夫送出去,说了句“二位好生休息”,这才反手关了门。

易知知看了看那张药膳方子,有些感慨。

果然,不论什么时候,知识都是最值钱的!

瞧瞧人家这,不到半个时辰,十一两银子到手!

她什么时候赚钱才能这么轻松啊?

虽然她脑子里有无数知识,可她没实践经验,也不知道该怎么用啊!

唉~

聪明人,也不是谁都能当的。

张慢慢之前就见过易知知肉疼的样子,这下又去了十一两,知道这小姑娘肯定又得心疼。

她掀开帐幔,看向易知知:“知知,这些钱,我以后一定会还给你的。”

易知知也不扭捏,立刻顺竿爬:

“呐,说好了啊!我可都给你记着账呢!”

张慢慢就喜欢她这直截了当的样子,笑着点头:

“好~”

三人在客栈休整了一晚。

第二天一早起来,易知知让张慢慢在房间里休息,她则跑去后院找沈二:

“二叔,咱们要不再多在这里留一日?那姑娘再养一日,应该就用不上咱们了。咱们到时候再往前走。”

沈二自然没有意见。

“今晚我守车。”

这下,沈二不乐意了:“那不行!这出门在外的,怎么能让你一个姑娘家守车?这要是被你婶子知道了,你叔我这辈子别想进门了!不行!绝对不行!”

“那不让婶子知道,不就行了?你一直在车上睡,也休息不好啊。”

“没事儿,回头你赶会儿车,我在车上睡就行。”

易知知见他坚持,也只能点头:“行吧。明天我赶车。一会儿我得出去转转,你再休息休息。”

“诶!”

“等回头,咱们置办辆带车斗的车。”

沈二叔心里乐滋滋的,却直摇头:

“那玩意儿不实用。一年就用两三回,浪费!这板车平时在家还能拉粮食呢!别折腾,没必要。”

易知知没再跟他争执,但心里已经在考虑换车的事儿了。

沈二见她没再说,松了口气。

这年头,到处乱糟糟的,有钱还是得好好存着,以备不时之需!

可沈二没想到,他这口气松得还是太早了。

他对知姐儿的了解,还是不够全面。

易知知跟沈二告辞后,便兀自出了门,她想去打听打听宋家堡的事儿。

不知道在县城能不能打听到。

只是,还没开始打听,便见一群人热热闹闹的,往一个方向凑。

敲锣打鼓的声音,不绝于耳。

好奇心驱使着易知知迅速挤入人群,随着人流往前。

过了一会儿,才终于看见前面发生了什么事。

只见一群穿着官袍的人,迈着四方步走在前面。

中间是一群衙差,手里拿着一个牌匾。

牌匾用红布盖着,看不见写了什么字。

最后面是敲锣打鼓的乐队。

这行人在一座大宅院前停下。

易知知抬头看了看那宅院的门匾——张府。

这么巧?

“唉,真羡慕张员外,有这么个重情重义的女儿。死了也能给家里带来荣耀!”

耳边传来一声声艳羡的声音。

易知知眯了眯眸子,很好,破案了,这就是张慢慢家!

但人类的悲喜向来并不相通,此情此景,她只觉得刺眼!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