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商议定了,易知知便开始做准备了。
她家菜园子里一半种的菜,另一半种的全是药材。
如今正好收获一批,好好炮制一番,等过了春耕,正好出手。
还没过春耕,没几天,村里便办了一场喜事。
易知知也带着小宝去了。
一见到小宝,狗蛋就哭唧唧地跑了过来,跟小宝哭诉:
“呜呜,小宝,我不想长大了。我以为我只要养小姑姑就好了。可是,现在小姑姑娶了小姑父,我以后还要养小姑父,我好可怜~”
狗蛋是村里难得的与小宝一样白白胖胖的小娃娃。
其他人家不是没条件好的,只是没有像易知知和狗蛋家这么养孩子的。
尤其,狗蛋又是个小馋嘴。
这小家伙跟小宝一般大,同样出生在那个灾荒年。
比易知知他们晚了两个月流放来的。
不过这一家子性子都不错。
因着以前家里有些小钱,便被县太爷盯上了,将他们一家子流放了,抢走了他们的祖宅和家里的金银珠宝。
不过,狗蛋爷爷奶奶都是有头脑的长辈,自然不可能一点儿后手没有。
来了上泉村后,一家子的日子也慢慢重新过得红火了起来。
看着狗蛋哭得可怜巴巴的样子,小宝轻轻叹口气,小大人似的,拿出帕子给狗蛋擦眼泪,还拉着狗蛋的小手,安慰他:
“我觉得你想得太早了,你以后长大了,还要养你爹娘,你爷爷奶奶,还有你的两个姐姐……”
狗蛋一听这话,小手掰着数了一遍,“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哇哇哇!我好惨!为什么我有这么多人要养?哇哇哇!我真是太惨了!”
易知知:(>y<)
哈哈哈!
这小家伙也太逗了!
她快忍不住了。
狗蛋奶奶听见小孙子的哭声,忙跑了出来,生怕今天人多,自家孙子被欺负了。
见狗蛋跟小宝拉着手,哭得撕心裂肺,凄惨无比,一旁的知姐儿笑得见牙不见眼的,她脚步顿了顿。
走过来,疑惑地看看易知知,又看看狗蛋,凑到易知知身边,小声问:
“知姐儿,狗蛋这是又闹啥笑话了?”
该说不说,狗蛋奶奶是真的很了解自家这个小孙子。
易知知脸上的笑容越发大了,她凑过去,也悄声将刚才狗蛋说的话,跟狗蛋奶奶学了一遍。
狗蛋奶奶:……
一时间不知道是该感动,还是该笑了。
她有些无奈地揉一把小孙子毛茸茸的小脑袋:
“蛋儿啊,别哭了。你就是再哭,也改变不了现实。不如好好面对。比如,从现在开始,就学着赚钱养家?”
这话一出,易知知彻底忍不住了。
她忙捂住嘴,扭过头大笑起来。
狗蛋却瞬间哭得更大声了:
“哇哇哇!你还是我亲奶奶吗?!我都还没长大,你就开始压榨我了!哇哇哇!我怎么这么惨啊?哇哇哇!大哥,你带我走吧!我去你家,给你当小弟去!我跟你一起养知知姐!我不要待在这里了!哇哇哇!我太可怜了!”
小宝:……
小脸一板,果断拒绝,
“不要!我姐姐,我会自已养!你养你自已的家人就行了!”
狗蛋:《?Д?》
“大哥你不喜欢我了?我还是不是你最好的小弟了?你怎么都不帮我?”
他的悲伤辣么大!
小宝抿着小嘴:
“你不许跟我抢姐姐!不然,你就不是我最好的小弟了!”
狗蛋:!!!
“哇哇哇!我没有抢你姐姐!哇哇哇!大哥,你怎么能误会我?哇哇哇!我都这么惨了!哇哇哇!”
狗蛋奶奶一开始还笑得花枝乱颤的,这会儿听小孙子哭声越来越大,她就有些不耐烦了。
一巴掌呼在小孙子的胳膊上:
“别嗷嗷了!吵死了!蛋儿啊,你都是个四岁的大孩子了,不是三岁小娃了,你得懂事了。你小姑姑很快就能把你小姑父接到家里来了,要是让你小姑父看见你哭得稀里哗啦的,他被吓到,不肯嫁给你小姑姑咋整?”
狗蛋眼睛却是猛地一亮,好似看到了什么希望:
“小姑父还能不嫁给小姑姑吗?那太好了!我以后就少养一个人了,我……”
说着,小嘴一张,蓄了蓄力,就打算继续哭。
狗蛋奶奶:……
完犊子了!话说错了!
眼见着外面已经开始热闹起来了,唢呐锣鼓越来越近,显然女儿马上就要接女婿回来了,她也顾不得脏,一把捂住狗蛋的嘴:
“蛋儿啊,你乖。回头奶让你小姑父给你发糖吃。”
一听见吃的,狗蛋就啥都忘了。
他咽了咽口水,期待地看着他奶:
“那我要五……不,十颗!”
狗蛋奶奶连忙点头。
等狗蛋保证不会哭嚎了,她忙松了手,赶紧跑屋里去洗了手。
这埋汰孩子!
沾了她一手的鼻涕!
狗蛋憨憨地笑着,格外满足,俨然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已将来要背负怎么样大的养家重任。
这会儿,他正掰着手指头,一边数着,一边盘算着这么大一笔巨糖,他要怎么分配。
爷爷、奶奶、爹爹、娘亲、小姑姑、小姑父、大姐、二姐一人一颗。
还剩下两颗,正好他和大哥一人一颗!
他真是太聪明了!
嘿嘿!
看着傻乎乎乐呵的狗蛋,小宝有些无奈,拽着他的小手往屋里去,还不忘跟姐姐交代一声:
“姐姐,我带狗蛋去洗脸。”
易知知看着两个胖乎乎的小娃娃,那乖巧懂事的小模样,温柔地点了点头。
啊啊啊!
两只肉嘟嘟的小崽崽,一静一动,一个聪明一个憨直,怎么能这么可爱?!
两个小崽崽进了狗蛋的房间,外面的唢呐锣鼓已经越来越响亮。
等乐队到了狗蛋家门口,狗蛋爷爷奶奶立刻都迎了出去。
村里人都开始说着各种吉祥话,向这一家子说着恭喜的话。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灿烂的笑容。
这一刻,阳光仿佛也温暖了起来。
易知知没等小宝,自已跑出去看热闹了。
这样热闹的日子里,小孩子们有自已看热闹的方式,还有专属的招待。
狗蛋姑姑长得并不似如今这个年代对女孩子的要求那般白瘦。
她皮肤被晒得带着黄,是那种健康的古铜色。
因着狗蛋他爹瘸了双腿,狗蛋姑姑心疼她爹,家里地里的活,基本都是抢着做。
这姑娘也高高大大的,力气还很大。
笑起来,格外爽朗。
每天早上一有时间,就跟着狗蛋,跑去女娲庙跟挽春学认字。
因着一大家子的拖累,二十二了都没能嫁出去。
不过,家里不催,她自已也不急,还说要招赘。
这样的条件,实在鲜少有男人能受得了。
但偏偏,在她二十三岁这一年,真就找到了这么一个人。
南方是隔壁村的,是村里的原住民。
自小没了爹娘,又被叔伯抢了地和房子,自已跑到山上去,就这么磕磕绊绊地活了下来。
到了年纪,自然也没人乐意嫁这样啥也没有的人。
俩人是在山上认识的。
嗯。
很俗套的“英雄救美”。
不过,这个“英雄”是狗蛋姑姑。
如今美人以身相许,也算是一段佳话了。
乐队到了门前,便停了下来,没进门,就在门前排成两队,吹得起劲,敲的锣鼓震天响。
一对新人牵着红绸,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踏进同样挂了红绸的门槛。
“新人进门咯~”
媒婆一声喊,唢呐声立刻高扬,充满了欢快。
鞭炮也噼里啪啦地放了起来。
易知知捂着耳朵,看着大家脸上的笑容,也忍不住心中欢快。
待新人拜了天地,送进了洞房,院子里便开席了。
村里的规矩,各家来之前都会带上口粮,由主家统一做,大人一两,小孩儿半两,都有定数。
主家则管着菜,尽够。
不过,这年头的席面上,也没多少油水。
大家的日子,过得都不太好。
但每个人还是吃得格外开心。
席面上聊着天,看见新人敬酒便调侃几声。
等席面结束,就是拜礼了。
新人要认人,向家里的亲戚们行拜礼,亲戚们给认亲钱。
不过,狗蛋一家是流放来的,在村里也没什么亲戚,就只拜了家里人一圈,便结束了。
拜礼的时候,小狗蛋小手里还抓着一个小荷包,乖乖地站在小宝旁边。
但等家里人都拜完了,也没喊他的名字时,狗蛋不乐意了,忙跑上去拉住念名单的人:
“叔,还没念我的名字呢!我认亲礼都准备好了!以后我可是要养家的!小姑父怎么能不认识我?他要是不认识我,以后找谁养他?”
这一番话,逗得原本打算要走的众人都忍不住笑了。
更是有人吆喝着调侃:
“是啊!咱们狗蛋可是以后养家的主力呢!怎么能把狗蛋给忘了?来来来,快给咱们狗蛋加上!这礼都不白拜,人孩子连礼钱都准备好了!”
众人都跟着应和。
狗蛋奶奶忍不住笑骂:
“一群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那是他长辈,哪有长辈给孩子拜礼的?!别笑话我家狗蛋了!走走走,赶紧走!刚才没吃饱是不是?”
“哈哈哈哈!”
众人大笑着,往外走去。
狗蛋小姑父看了看抓着小荷包,一脸失落的小家伙,走过去,在他面前蹲下,朝他拱拱手:
“你是狗蛋,对不对?我的小侄子?我现在向你行见面礼,好不好?”
他说着,拱拱手,笑容中满是化不开的温柔。
他一双眼睛就那么温柔地仿佛能化出水来。
狗蛋只觉得小脸红扑扑的,小心脏扑通扑通跳得可快了。
小姑父真好看!
小姑父好温柔!
小姑父人真好!
但他是个大方的孩子。
小姑父给他行了礼,他立刻也学着样子拱了拱小手:
“我也给小姑父行礼。这是我的认亲礼,小姑父你快收着!别让小姑姑知道!虽然不多,可是我攒了好久的!小姑父你别怕,以后我会努力赚好多好多钱养你的!”
小家伙仰着小脸,小胸脯拍得梆梆响。
男人伸手接过那个小小的荷包,揉了揉小家伙的小脑袋:
“好~所以,你要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长大哦~”
小家伙咧着小嘴,用力点头,那双澄澈的眸子,宛若盛满了星光。
周围还没走出去的人,一直在看着这一幕。
这会儿,一个个不由会心一笑,向狗蛋奶奶说:
“你家招了个好女婿啊。”
狗蛋奶奶也很满意,笑得嘴都合不拢,却还是谦虚着:
“嗨!人孩子是真好,就是我家高攀了。”
众人笑笑不说话。
这桩婚事,实在说不上到底谁高攀了谁。
狗蛋小姑姑虽然长得不太符合大家的眼光,但人姑娘是真能干。
要不是家里一堆拖累,指定能说个不错的人家。
这男娃家里虽一穷二白的,可人也是踏实肯干的。
这在乡下,也算得上是个不错的人选了。
只能说,有时候缘分就是这么奇妙。
婚宴完全散去时,才是半下午,天色还没暗下来。
易知知干脆让小宝留下,跟狗蛋玩儿,自已拿了针线,喊了挽春,一道去了玉无瑕家。
玉无瑕一向是不参加村里的这些事的。
她一向深居简出,并不与人交往。
若不是挽春热情,如今她们三人也凑不到一块儿。
这是易知知和挽春第一次来玉无瑕家。
院门关着,两人喊了一声,便听见玉无瑕的声音从院子里传出来:
“诶!我在家呢!门没关,快进来!”
推开半掩的木门,便是一个高大的,雕着看不懂纹样的,与右边高墙相连的照壁。
往左转过去,正对的,好像是茅厕。
玉无瑕的声音从照壁后传来:
“你们先进来坐,我马上就好了。”
俩人转过照壁,就见玉无瑕手里拿着个大木勺,身上穿着棉布衣裳,将自已裹得严严实实的,走进了一个用茅草高高堆起的屋子。
这个屋子的屋顶直接用茅草堆出了一个很高的尖尖。
整个屋子周边,有一大片空地,看着像是专门将这个小屋给隔出来的。
俩人收回视线,看了看整个院子。
跟村里大多数房子一样,正房有三间,跟刚才那个小屋一排的,是个篱落。
另一侧是个篱笆搭起来的没有门的杂物房。
院子里没种菜,也没养鸡鸭,看着倒是十分宽敞。
有阵阵酒香在空气中弥漫,沁人心脾。
俩人在墙角的屋檐下各找了一个凳子坐下,便拿着针线开始穿针引线,一边等着玉无瑕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