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草色深时见深流 > 第44章:林见深的电话

第44章:林见深的电话

秋日的凉风贴着书店的窗玻璃滑过,发出细微的“呜呜”声,更衬得室内一派温馨暖融。

柜台后面,江明月和李阿婆正头碰着头,研究着几张新到的彩色毛线样品卡册。江明月手里还拿着刚算好的账本。

“阿婆,你看这个‘落日橘’,名字真好听,颜色也暖融融的,感觉很适合你新款小披肩的边角点缀。”江明月指着样品卡上一种温暖明亮的橙色线材建议道。

李阿婆戴上老花镜,凑近了仔细看:“嗯……橘是蛮好看的,就是有点跳。要是用那个‘燕麦色’打底,袖口领边加一圈这个‘落日橘’,倒是有提亮效果……”她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在样品卡上比划着配色,苍老的指尖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兴奋和灵巧。

“阿婆这个搭配好!”温语涵的声音从旁边的书架区传来,她正踮着脚整理上层书格,听到这话回过头,眼睛亮晶晶的,“既雅致又不沉闷,适合秋天!”

“是吧!”李阿婆笑起来,“明月丫头,你看着算算成本,要是合适,我就再订点这个橘色。”

“行。”江明月笑着点头,拿笔记下李阿婆要的色号和预估用量。

靠近窗边的小圆桌旁,陈嘉树正皱着眉头,对着摊开的物理习题册冥思苦想,草稿纸上画满了力的分解示意图。

“语涵,过来一下!”他终于忍不住抬头喊道,手指点着一道复杂滑轮组的受力分析题,“这个动滑轮的拉力……我怎么算出来跟答案对不上?帮忙看看呗?”

温语涵放下手里的几本书,走过去弯腰看了看题目,又扫了扫他的草稿:“这里……系统整体看啊,你忘记算那根绳子分担掉一部分重量了。”她用笔尖在草稿纸上某个点轻轻一划,“喏,这里,要拆开看,F拉 等于 G总除以绳子段数,再减去滑轮组内部摩擦……重新算!”

“哦!对对对!我短路了!”陈嘉树恍然大悟,抓了抓头发,不好意思地笑了,“学霸就是学霸!”

温语涵得意地扬了扬下巴:“那是!包教包会,童叟无欺!”她笑着打趣完,又回去继续整理她的书架了。陈嘉树则低下头,重新投入计算中。

就在这时,正拿着笔低头记账的江明月,听到口袋里的手机嗡地震动了一下。不是她的。她下意识抬头,看向柜台另一侧,那里放着林见深的背包,声音是从那里发出的。

几乎同时,林见深正抱着一摞刚整理好的杂志,准备放回门口的展示架。他的动作似乎顿了一下,也察觉到了手机的震动。他快步走过去,从背包侧袋里掏出手机,低头看了一眼屏幕。

那一刻,他眉心几不可察地拢了一下,似乎有些迟疑,又有些意外。眼神在手机屏幕上停留了大约两三秒。然后,他抬起头,目光掠过店里——扫过低头算账的江明月、讨论毛线的李阿婆、给陈嘉树讲题的温语涵——最终,他什么都没说,只是对看过来的江明月轻轻示意了一下门外,便转身推开了书店的玻璃门。

初冬的风趁机钻了进来,带着一股凉意。

林见深并没有走远,就站在书店门口旁边、紧贴着那扇宽大的窗玻璃,确保自己不会挡住书店里任何人的视线,却刚好在一个能有些私密感又不至于完全脱离大家视线的位置。

他背对着店内,微微侧着头,接起了电话。

“喂?”他的声音透过玻璃,隐隐约约传进来,很轻,听不太真切具体词语,但能感觉到他刻意压低了音量。

江明月正好记账的位置离门口较近,加上书店里此刻安静(除了陈嘉树奋笔疾书的沙沙声和李阿婆与温语涵偶尔的低语),那压低的声音,像飘忽的线,断续地缠绕着她的耳膜。

“……嗯,我在外面……”这是林见深在回应什么。

“……正在想办法了解……是,资料正在收集……”语气很平静,带着一种工作的严谨感。

中间停顿了片刻,大概是电话那头在说话。林见深微微侧了侧身,正好是能让店内人看到他一点点侧脸的角度。他的表情显得有些专注,眉心微微蹙着,似乎在仔细听取或分析对方的话。

“老街……的情况确实比较复杂……”这句话他说得很慢,似乎在斟酌词句,声音压得更低了,但“老街”两个字却异常清晰地钻入了江明月的耳朵。溪川老街?深流书店所在的地方?

“……是的,我知道大家的顾虑……”他的语调里带上了些许安抚的意味,但眉头并未舒展。

又停顿了一下。

“……对,是有好几拨人来看过……嗯,有些首接找房东谈了……有的……似乎也在观望……”

电话那头似乎又说了些什么。林见深轻轻吸了口气,像是在确认什么,又像是在做一个决定。

“……您放心……我知道轻重……会尽力……妥善处理好的……”这句话,他说得相当清晰,每个字都仿佛带着分量。说完后,他轻轻点了一下头,仿佛在向电话那头的人保证:“……好,再见。”

电话挂断了。

他并没有立刻转身,而是维持了几秒钟那个姿势,望着街对面老槐树光秃秃的枝丫。初冬上午的阳光不算强烈,落在他挺拔的背影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映在书店干净的地板上,竟有几分沉沉的凝滞感。

片刻,他才似乎缓过神来,将手机放回口袋,吐出一口无声的气息。他转过身,拉开了书店的门。

门上的风铃清脆地响了一声。

林见深带着一身微凉的空气走了回来。脸上惯常的温和笑意己经自然回归,刚才那一丝凝重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只是出去吹了吹冷风清醒了一下头脑。

他没有走向柜台,而是径首走向那堆他之前抱出来的杂志,弯腰开始整理,动作流畅自然,和平时没什么两样。

但江明月没有低头。她没有错过他走出门时的表情,没有错过他背对着店内聆听电话时略显绷紧的肩线,更没有错过那几声随风飘入耳中的、带着模糊信息的短句——“老街”、“复杂”、“大家顾虑”、“妥善处理”。

这些词,组合起来,隐隐指向某种她近来也在街坊闲聊中捕捉到的风声。

还有那张意外出现的、来自1990年的空白支票存根……它们之间有关系吗?似乎遥远而渺茫。可林见深电话里提到老街的“复杂情况”,是否又和书店息息相关?这个“妥善处理”,他要处理什么?向谁保证?

“深哥,”陈嘉树刚好解完那道题,抬头看到他回来,顺口问,“外面冷吧?我看你站半天。”

林见深拿起一本杂志放入展示架,侧头对他笑了一下:“还好,正好通个电话,活动活动。”

“又是你们研究所的啥紧急任务啊?”温语涵也凑趣地问道,“刚才看你出去接电话,还挺认真严肃的样子。”

林见深手上的动作不停,语气轻松:“算不上紧急。老街区有些测绘数据需要更新核实,所里让我留意一下周边环境,配合后续可能的资料补充工作。”他这番解释听起来合情合理,也契合他研究员的身份——他所在的研究所确实有负责一部分本地历史街区保护方面的数据监测和资料搜集。

“哦,这样啊。”温语涵恍然大悟,也没多想,“我就说嘛。”她转头又去忙自己的了。

李阿婆倒是在旁接口道:“是咯是咯,老街这边是得有人好好研究研究。现在外面变化快,不拍下来记录下来,以后娃娃们想看原滋原味的老街都没得看了!”老人家的话里带着一丝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是啊阿婆。”林见深温声应和着。

解释合理,无懈可击。

江明月的目光轻轻落在林见深正弯腰整理的背影上。他刚才那略显凝重的表情,那句强调“妥善处理”的语气,此刻与这份温和轻松的解释重叠在一起,在她心底激荡起一丝微妙的疑虑。

研究所的数据更新核实需要“妥善处理”?需要保证会“处理”好?而且,他似乎特意强调了“大家的顾虑”……

她垂下眼睑,手指无意识地在账本纸页的边缘轻轻划动。阳光透过大窗照进店里,明亮的光线带着冬日的清透,却仿佛穿不透她心中悄然弥漫开的一层薄雾。

那张旧的空白支票存根躺在柜台的小抽屉里。林见深接的这个电话是关于老街未来的变动吗?这两者之间,隔着三十年的时光,却又似乎都与深流书店的命运隐隐缠绕。

书店里的一切日常声响——陈嘉树笔尖的沙沙声,温语涵摆放书籍的轻响,李阿婆拿起毛线针的细微碰撞——都还在继续。

江明月抬起头,没有再问。

只是心底那点模糊的疑问,像投入心湖的石子,在层层涟漪下,悄然沉得更深了一些。窗外,老街的天空,似乎也飘过了几片不易察觉的、带着些许阴翳的云。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