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都市中医回乡打造医疗传奇 > 第143章 成果汇报,引各方关注

第143章 成果汇报,引各方关注

天刚亮,李逸就坐在堆满文件和设备的办公桌前,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电脑屏幕上跳动着一串串密密麻麻的数据。王二狗拎着两个还冒着热气的包子推门而入时,李逸连头都没抬一下。

“你这又熬了一宿?”王二狗把包子往桌上一放,一屁股坐在旁边的椅子上,“我都饿醒了,你却还在忙。”

“马上就好。”李逸眼睛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如飞般打字,“今天必须把报告整理完,下午就得往市里送。”

王二狗凑到李逸身边,看了一眼屏幕,眉头瞬间皱成了“川”字:“这也太密了吧?密密麻麻的,跟蚂蚁搬家似的,看着都眼晕。”

“这是数据。”李逸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笑意,“两百多个病例,得一个一个仔细过一遍,可不能出一点差错。”

正说着,张大爷也推门进来了,手里还紧紧攥着几本泛黄的笔记本,封面都有些卷边了。

“老李,我把这些病历都带来了。”张大爷把笔记本放在桌上,“有些是我手写的,你们那个系统能处理不?”

“当然能。”李逸放下手中的活,接过本子,快速翻了翻,“我们正在做归档工作,系统会自动识别内容,再统一格式输出,您就放心吧。”

张大爷听了,连连点头:“那我就放心了。这次要是真能上报上去,咱中医也算是露脸了,说不定以后发展会更好呢。”

王二狗一边大口啃着包子,一边嘟囔:“可不是嘛,我昨天去村口买烟,听说外面还有记者要来采访呢,要是报道出去,咱中医的名声可就更大了。”

“谁说的?”李逸停下手中的动作,抬头问道。

“刘婶说的。”王二狗嘴里塞得满满的,说话有些含糊不清,“她家孙子被咱们治好了,逢人就说这事,估计消息就是这么传出去的。”

李逸没再说话,又低下头继续打字。他心里清楚,只有这一关顺利通过,中医才能真正意义上得到认可。

中午吃过饭,团队的人陆续到齐了。办公区域里一片忙碌景象,林晓雯带着几个助手围坐在电脑前,开始仔细核对病例信息,时不时还交流几句;王二狗则坐在药材存放区,对着记录本,认真整理药材使用记录;张大爷则坐在一旁,戴着老花镜,帮忙校对部分手写病历,遇到看不清的字,还会凑近仔细辨认。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下午三点。李逸把最后一份数据导入系统,深吸一口气,点击了“生成报告”的按钮。

几分钟后,屏幕上跳出一份完整的PDF文档,标题写着《关于本次流行病治疗成果的总结报告》。

他长舒了一口气,点开打印机,纸张哗啦啦地吐出来,厚厚的一沓。

“走吧。”他对王二狗说,“去市里。”

两人开着车,沿着山路往市卫健委赶。一路上王二狗话特别多,一会儿问会不会有人刁难,一会儿又担心材料会不会被驳回。

“你别紧张。”李逸笑着说,“我们该有的都有,数据、病例、疗效分析,一样不缺。”

王二狗挠挠头:“我是怕他们不信。”

“信不信是一回事,事实摆在那儿。”李逸语气坚定,“他们总不能睁着眼说瞎话吧。”

车子开进市区,停在卫健委大楼门口。李逸和王二狗抱着文件走进大厅,前台姑娘问清来意后,让他们在会议室等着。

等了大概十分钟,门开了,一个中年男人走了进来,穿着白大褂,胸前别着工牌——“李主任”。

“你们就是提交报告的团队?”他坐下后开门见山。

“是的。”李逸递上报告,“这是我们这段时间的治疗成果汇总。”

李主任翻开第一页,眉头微皱:“你们这个系统……是怎么运作的?”

“是我们自己开发的一个中医辅助诊断平台。”李逸解释道,“可以根据患者症状、体质等因素,给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听起来像AI。”李主任冷笑一声,“现在不少机构都在搞这类东西,但真正能用的不多。”

李逸没生气,只是平静地说:“您不妨看看我们的数据,所有病例都有详细记录,包括用药剂量、复诊情况、恢复曲线。”

李主任翻了几页,脸色渐渐变了。他显然没想到,这份报告竟然如此详实,图表清晰,逻辑严密。

“你们的数据来源可靠吗?”他问。

“全部来自一线诊疗。”李逸回答,“每一份记录都是真实发生的,而且有视频资料作为佐证。”

这时,张大爷也被请了过来,作为临床经验代表参与讨论。

“这位是张医生?”李主任看向张大爷。

“不是医生,是个老中医。”张大爷笑着摆摆手,“不过治病救人倒是干了几十年。”

李主任听着他讲几个典型病例,眼神逐渐变得认真起来。

会议持续了一个小时,结束时,李主任站起身,点了点头:“我们会尽快审核,如果没问题,会上报给上级部门。”

走出大楼,王二狗松了口气:“刚才我都快紧张死了。”

“我看他最后态度变了。”李逸笑了笑,“至少愿意听下去。”

“那接下来是不是就有动静了?”王二狗问。

“应该吧。”李逸点头,“媒体那边也在跟进。”

果然,第二天早上,本地电视台就播出了专题报道,标题是《乡村中医助力抗疫,成效显著引关注》。画面里,村民们讲述孩子康复的过程,镜头扫过诊疗点忙碌的身影,还有李逸站在电脑前讲解系统的运行方式。

当天下午,就有几家医药公司联系协会,表达合作意向。其中一家甚至提出,希望能引进这套系统,用于他们的基层医疗项目。

“这下可真是火了。”王二狗看着手机里的消息,眼睛都亮了,“连省城的人都来问了。”

李逸却显得很冷静:“这只是个开始。”

晚上,林晓雯找到他,递过来一份文件:“这是那位年轻女医生留下的名片,她说她导师想见你。”

李逸接过名片看了看,上面印着“省立医院 中医科主任 赵明远”。

他心里一动,赵明远他是知道的,业内很有名望的老中医,一首在推动中医现代化研究。

“找个机会,我去拜访一下。”他说。

窗外,夜色渐深,风轻轻吹过,带着草药的清香。

屋内,灯光柔和,电脑屏幕还亮着。李逸打开笔记本,写下一行字:

“每一次被看见,都是新的起点。”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