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开局一座玉门关:西域风云再起 > 第84章 技艺融诗画,丝路汇长安

第84章 技艺融诗画,丝路汇长安

诗韵阁的琉璃壁前,李轩正看着工匠们校准角度。阳光透过壁上的回文诗,在地上拼出完整的 “天下同辉” 纹样,波斯的星图诗、吐蕃的青稞谣、长安的市井歌都在光影里流转。王二柱扛着铁拐蹲在纹样旁,用糖霜把模糊的边角补全:“这样才像样,” 老兵拍了拍手,“就像将军说的,哪块缺了都不成。”

裴九娘抱着琵琶来寻李轩,绿裙扫过地上的糖霜,留下串浅浅的脚印。“《万国朝贺图》的草稿画好了?” 她指着画坊的方向,“太平公主派人来问了三次,说想赶在中秋宴前挂进大明宫。” 李轩展开画稿,上面用淡墨勾勒出轮廓:“不急,” 他指着留白处,“得等波斯使者的星盘、阿古拉的银弯刀都齐了,才好落笔。”

画坊里突然传来争执声。太学博士正对着 “香画” 皱眉,白胡子几乎要戳到画布上:“颜料里掺糖霜,简首是胡闹!” 李轩取来块干透的 “糖釉” 玻璃哨,往博士手里一塞:“您试试能不能摔碎。” 老博士赌气似的往地上一扔,哨子落地发出清脆的响,竟完好无损。

“这糖釉比瓷釉还结实,” 李轩捡起哨子,“画在布上能防潮,刻在诗晶上能增亮 —— 不是胡闹,是巧劲。” 博士突然红了脸,摸着哨身的金光嘟囔:“倒比金漆省银子…… 回头让太学的学生也学学。”

波斯使者的星盘终于刻完最后笔。老人举着星盘在阳光下转了转,盘底的镜像诗随着转动忽明忽暗:“星随帆影动,糖伴墨香流” 与 “流香墨伴糖,动影帆随星” 交替闪现,像两只追逐的蝴蝶。“按先生说的,把丝路的时辰都刻在盘沿了,” 他得意地说,“从长安到玉门关,看星盘比看日晷准。”

中秋宴前三天,《万国朝贺图》终于完成。李轩让人将画挂在西域馆的正厅,引来众人围观。画中,唐高宗端坐大明宫,阶下的万国使者捧着各自的宝物:波斯使者举着星盘,阿古拉握着银弯刀,王二柱扛着糖霜罐,裴九娘抱着琵琶…… 最妙的是画角的糖霜罐,龙涎香混着糖香从画里飘出,闻着竟像真的。

太平公主带着内侍来看画,凤钗在画前的诗晶上轻轻一点。诗晶里的回文诗突然亮起,与画中的 “天下同辉” 纹呼应,在殿上投下片流动的光影。“这画里有技艺,有诗画,还有甜香,” 公主笑着说,“比任何贡品都珍贵 —— 中秋宴上,就让它当首席‘贺礼’。”

李轩站在画前,看着往来的人群。有人指着画中的糖霜罐笑,有人对着星盘出神,还有孩童跟着裴九娘的琵琶哼唱回文诗。他知道,这些散落的技艺、诗画、甜香,己像丝线般织在一起,一头系着长安的繁华,一头连着玉门关的苍茫,中间是无数商队踩出的路。

王二柱的 “诗糖” 转盘前,又围满了人。老兵的铁拐在转盘上敲出节奏,教大家辨认不同的诗句。有个西域来的少年转中了 “锦帆连起月轮归”,捧着糖块笑得眉眼弯弯:“等我学会写回文诗,就把它刻在糖上,带回家给阿爸看。”

夜色漫过西域馆时,李轩收起《万国朝贺图》的草稿。纸上的淡墨己被岁月晕染,却仍能看清最初的轮廓 —— 不过是座玉门关,片甜菜根田,群往来的商队。他突然笑了,将草稿折好,藏进 “天下同辉” 锦的夹层。

有些故事,不必急着写完。就像这丝路,走了千年还在延伸,而他要做的,不过是添上几块糖霜,几笔诗画,让这路走得更甜,更暖些。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