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抗日义勇军之血战到底 > 第 38章 日军的旅团配置

第 38章 日军的旅团配置

王县长听后,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心中暗自感叹:“真是应了那句俗话啊,‘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就在刚才,那棘手的事情差点把他给难住了,他苦思冥想也想不出个好办法来。可谁能想到,最后竟然被一个武人如此简单粗暴地给解决了。

这一夜,风平浪静,各方都保持着静默,没有丝毫动静。

时间悄然流逝,转眼便到了第二天清晨八点。就在这时,河边正三率领的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终于抵达了宛平县城外。

萧家辰之前与鬼子的交锋,不过是些小打小闹罢了。他今天杀几个鬼子,明天再干掉几个,最大的一次战果也不过是坑死了一千多名鬼子。

然而,在当前这个时期,鬼子拥有多达六十多万的关东军,要想将他们全部杀光,那简首就是痴人说梦,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行。

不过,这次萧家辰可算是碰到了一个完整的步兵旅团,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啊!他决定要好好地观摩一番,仔细分析一下这个旅团的战术和特点。

1.人数:早期日军旅团编制约7,500至9,000人,远超同期中国军队一个军(2万至3万人)的火力密度1。

2.层级结构:采用分队、小队、中队、大队、联队、旅团的独特体系,与当时国际通行的班、排、连、营、团、旅编制差异显著

3.指挥官军衔:旅团长通常为少将(如昆仑关战役的中村正雄),少数为中将(如黄土岭战役的阿不归秀) 。

二、武器配置

1.步兵火力

每个步兵大队(约1,100人) 配备8-12挺九二式重机枪、27-36挺轻机枪、 27-36具掷弹筒及2门九二式步兵炮。

掷弹筒(八九式)射程达670米,400米内命中率85%-95%,专用于压制机枪阵地。

小队级单位标配2挺轻机枪和2具掷弹筒

2.支援火力

旅团常配属炮兵中队,装备70mm九二式步兵炮(每炮小队1-2门)

部分联队级单位可能加强反坦克炮小队(37mm炮)或野战炮兵大队(75mm山野炮)34。

3.后勤与机动

编制内包含骡马化运输中队,负责弹药和给养运输。

三、战术特点

日军旅团通过高密度自动武器(机枪、掷弹筒)与步兵炮的结合,形成对火力薄弱中国军队的压制优势,其编制设计参考了一战美军师的火力。

萧家辰在仔细观察之后,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自信:日军虽然看似强大,但实际上也不过如此罢了。与国军相比,他们的火力配置确实要高出一筹,而且机动性也相当出色。

然而,萧家辰在组建军队之初,便对队伍的机动性有着极高的重视。一开始,只要有骡马和马车可供使用,他都会毫不犹豫地优先装备给部队,以确保部队能够迅速移动和灵活作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萧家辰的经济实力逐渐增强,他对装备的追求也越发迫切。于是,自行车、挎兜摩托车以及卡车等交通工具,只要供货商有货,他都会毫不犹豫地购买回来,进一步提升部队的机动性。

不仅如此,萧家辰在火力配置方面也是毫不吝啬。他先是为部队配备了大量的步枪,以满足基本的战斗需求。有钱后,他又购进了冲锋枪,使得部队在近距离战斗中更具优势。随后,苏联的 M1935 重型迫击炮也成为了萧家辰的选择,这种强大的火力武器让他的军队在战场上更具威慑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火力,萧家辰甚至还引进了波兰的一条榴弹炮生产线,这无疑为他的军队增添了强大的远程打击能力。

萧家辰是后世穿越而来,所以对这段历史痛彻心扉,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看中国近代史,都是满满的耻辱感。

所以他穿越过来以后,挖苦心思,勤俭节约,勒紧裤腰带攒钱,购买武器装备,就是为了让战士们在武器装备不吃亏。

一切配置都对标日本军队,今天看了整编的日本旅团,也不过如此,是他太焦虑。

河边正三步兵旅团由三个联队,8200人组成。

抗日联队正面进攻部队是5000人,两边两翼阻击部队是两千人。

五千中国军队打八千日本军队,这在二战史上,前所未有。

硬实力武器对标日军现有武器装备,不相上下。那么接下来就比拼的是软实力,战士的素养和指挥官的水平也是一方面。

毕竟这群老鬼子,他才成军不久,萧家辰也没有把握打赢这场仗,不过

举个例子台儿庄大捷,是抗战史上前所未有之大捷,国军29万人对阵日军5万人,其中20万是主攻部队包围日军1万人,9万是阻击部队。

日军死伤一万人,国军死伤两万多人,物资马匹不计其数。

萧家辰只留下两部电台,一部在团指挥部,一部在文字山的地道里的侦察连手里。其它电台都保持静默。

当国军和日军胶着时,文字山的侦察连收到团指挥部命令,向文字山的日军炮兵阵地偷袭时。

也是其它抗日联队战士,收到信号,发起总攻时,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且说日军这边,河边正三站在文字山上对身边的参谋长不屑的说道:“稻田,就是头猪,给我们大日本皇军大大的丢脸。

我只要守住文字山,切断宛平城内国军与北平城国军的联系,就相当于掐住中国军队的咽喉,想让他们什么时候死,他们就得什么时候死,想让他们怎么死,他们就得怎么死。”

参谋长立即命令炮兵试射,河边正三这边刚从东边试射完毕,稻田联队从宛平城北边完成了包围,下井一男联队从南边包围完毕。

宛平城只剩一个西边出路,不是鬼子玩“围三缺一”,而是宛平城西边有条河。

鬼子可不屑于玩“围三缺一”那一套,在鬼子眼里国军就是案板上的鱼。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