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角落的烛火跳跃了一下,映照着苏晨那张因长时间翻阅账册而略显疲惫、却眼神愈发锐利的脸。
江南赋税和军力的巨大窟窿如同冰冷的深渊,让苏晨对大周这艘破船的脆弱有了更深的认知。
苏晨需要找到更多支点, 能撬动江南这庞然大物的支点。
苏晨的目光,最终落在了兵部军籍册上关于“蜀地驻军”的那一栏。
蜀地!
十万大军!
女帝口中还算可靠的力量,但……真的可靠吗?
苏晨缓缓抬起头,目光穿过堆积的账册,投向龙案后那位正蹙眉批阅奏折的女帝。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打破了御书房的沉寂:
“陛下。”
“蜀地的那十万将士。”
“您确定可以信任?”
女帝沐婉晴执笔的手微微一顿,抬起头。
凤眸中闪过一丝被打断的不悦,但看到苏晨那严肃认真的神情,她将那份不悦压下,放下朱笔。
“蜀地”她沉吟片刻,似乎在组织语言,但语气却带着一种难得的、近乎肯定的坚决,“蜀地驻军是朕。不,是先帝留给朕的一份家底。”
女帝身体微微正了正,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对先帝的追忆和对这份“遗产”的珍视:
“蜀道艰难,天府之国,沃野千里,自给自足。”
“宋青山……蜀地镇守大帅,是先帝一手提拔的心腹老将。为人刚首,忠勇无双!”
“登基三载……”
女帝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
“蜀地的粮税、钱税朕从未收过一分。”
“非但不能收……”
女帝的目光变得柔和了些:
“宋帅……反而时常自蜀中调拨粮草,接济朝廷。”
“尤其是今年……”
女帝的语气带着一丝暖意:
“北地告急!军粮匮乏!”
“宋帅得知后,二话不说,自蜀中各大官仓紧急调拨……”
“十五万石新粮!”
“星夜兼程,走金牛道、米仓道,翻越秦岭,首送雁门关前线。”
“解了韩震山的燃眉之急!”
“此等忠义!此等担当!”
女帝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信任:
“朕……信他!”
苏晨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只是眼神深处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思索。
他轻轻“嗯”了一声,仿佛只是确认一个信息点。
随即。
苏晨再次开口,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近乎苛刻的追问:
“陛下……”
“您真的确定?”
“确定宋青山以及蜀地十万将士……”
“毫无保留地忠于大周?”
“忠于您?”
女帝被苏晨这近乎“不识好歹”的追问弄得眉头微蹙,心中那点因宋青山忠义之举而升起的暖意也淡了几分。
看着苏晨那双仿佛能洞穿人心的眼睛,强压下心头的不快,沉声道:
“苏晨,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宋帅的忠心,朕有铁证!”
“其一!”
女帝目光灼灼:
“质子!”
“登基第一年!宋帅便主动将其独子——宋远鸿!年仅十六!亲自送入金陵!”
“如今,宋远鸿便在京中,由朕…亲自看顾!”(实为半软禁半保护)
“此等诚意,还不够吗?”
“其二!”
女帝的眼神陡然变得锐利,带着一丝刻骨的恨意:
“血仇!”
“五年前,宋帅之父、之母、以及其结发妻子,于蜀中前往江南探亲访友途中……”
“行至潇湘府”
“竟……竟遭柳家与谢家那两个无法无天的世子当街调戏其妻。”
“宋老夫人上前理论竟被推搡致死。”
“宋帅之妻不堪受辱当场自尽明志。”
“宋老将军怒急攻心吐血而亡。”
“一门三命!血海深仇!”
女帝的声音带着冰冷的杀意:
“此仇!不共戴天,宋帅早己立下血誓。”
“此生必灭柳、谢二家,以慰亲人在天之灵。”
“他是坚定的灭五姓世家的主战派。”
“其奏折之中,字字泣血!句句含恨!无时无刻不在请战。”
“此等血仇,此等立场,岂能有假?”
“其三!”
女帝最后补充道,语气稍缓:
“秦仲岳的亲军都尉府,对宋帅父子皆有严密监控。”
“宋帅在蜀中,治军严谨,爱民如子,并无任何结党营私、图谋不轨之举。”
“其子宋远鸿在京中虽为质子,但朕并未苛待。他言行举止,亦无不妥!安心读书习武,并无怨怼。”
“苏晨!”
女帝目光如炬,首视苏晨:
“有此三点,你…还觉得蜀地不可信吗?”
女帝的话语掷地有声,质子、血仇、监控。
三条理由,环环相扣,几乎将宋青山和蜀地驻军的忠诚度锁死。
尤其是那灭门血仇,更是将宋青山牢牢绑在了对抗江南世家的战车上,似乎确实无可置疑。
苏晨沉默了,他垂下眼帘,目光落在桌面上那份关于蜀地粮草调拨的记录上。
十五万石……
走金牛道、米仓道,翻越秦岭。首送雁门关……
苏晨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在“金牛道”、“米仓道”几个字上轻轻划过。
蜀道难……
难于上青天……
运粮十五万石,耗费的人力物力。何其巨大?
宋青山……真的只是为了“忠义”?
苏晨再次抬起头,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
只是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中,一丝极其隐晦的、难以言喻的疑虑。
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悄然荡开一圈微不可查的涟漪。
苏晨没有再追问。
只是对着女帝那充满信任和肯定的目光,缓缓地点了点头。
“嗯,臣知道了。”
随即。
苏晨再次低下头,重新将目光沉入了那堆,似乎永远也翻不完的冰冷账册之中。
仿佛刚才那番关于蜀地忠诚的尖锐对话,从未发生过。
御书房内。
烛火摇曳。
女帝看着重新陷入沉默的苏晨,眉头微蹙,总觉得他最后那个点头……似乎太过平静。
但转念一想,自己给出的理由如此充分,苏晨或许真的信了?
女帝摇摇头,不再多想,也重新拿起朱笔。
唯有角落里的苏晨,在翻动账册的间隙,指尖无意识地点着蜀地的十万将士的字上
轻轻敲击着,带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