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奇袭
辽西的初雪裹挟着砂砾,如同千万柄淬毒的匕首,疯狂刮擦着战士们的脸庞。周卫国蜷缩在废弃窑洞的角落,望着洞口外翻涌的雪幕,远处日军军火库的探照灯穿透雪雾,在地上投下惨白的光带,宛如死神的镰刀。此次奇袭,是他们向长白山转移计划中至关重要的补给之战,若不能获取足够的军火弹药,接下来在长白山脉与日军周旋将举步维艰。
“这雪既是掩护,也是阻碍。” 周卫国呵出一口白气,在掌心搓了搓冻得通红的手指。作战指挥系统在视网膜上投射出军火库的全息三维图,钢筋混凝土工事的内部结构、岗哨的巡逻轨迹、弹药库的精确位置,都清晰可见。他的目光锁定在西北角的通风管道,“凌晨三点雪势稍缓,我们从这里突破。老周,你带爆破组炸开弹药库大门;二虎,带人在围墙外接应;顺子,跟我潜入关闭警报系统。”
老周默默将手榴弹的保险栓又紧了紧,布满血丝的眼睛里透着坚毅;二虎反复擦拭着改良后的消音手枪,金属部件在昏暗的窑洞里泛着冷光。众人都明白,这次行动不仅是为了物资,更是为了能在前往长白山的路上,有足够的底气对抗日军的围追堵截。
夜色愈发深沉,雪渐渐转为细碎的冰晶。周卫国带领队员们在齐膝深的积雪中艰难前行,每一步都要用力拔出深陷的脚,棉衣早己被雪水浸透,冻得硬邦邦的。终于抵达军火库墙根,墙体上结满了厚厚的冰棱,在探照灯的照射下闪烁着寒光。周卫国甩出飞虎爪,钢钩砸在冰面上发出清脆的响声,他屏住呼吸,待探照灯的光束移开,才第一个攀了上去。
翻进围墙后,众人贴着墙根快速移动,雪地在脚下发出轻微的 “咯吱” 声。作战指挥系统突然红光闪烁:“检测到新增暗哨,位于东北角塔楼!” 周卫国立即抬手示意队伍停下,大脑飞速运转,根据系统提供的实时数据,重新规划路线。他们利用塔楼与仓库间的阴影地带,迂回前进,终于抵达通风管道口。
管道内弥漫着刺鼻的机油味与铁锈味,混合着冰冷的气息,让人喘不过气。管壁上结着薄冰,周卫国的战术手套触到冰面,险些打滑。“前方五米,红外感应装置。” 系统的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他小心翼翼地摸出电磁干扰器,蓝光闪过,指示灯由红变绿,众人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继续匍匐前进。
当炸开弹药库大门的瞬间,气浪掀飞了屋顶的积雪。周卫国的视网膜上跳动着系统检测的数据:“三八式步枪 200 支,九二式重机枪 12 挺,弹药储量可观……”“快!装车!” 他大声喊道。队员们迅速行动起来,搬运弹药的声音、推搡马车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然而,当第一辆马车装满弹药时,系统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侦测到日军增援部队,距离 3 公里,预计 5 分钟到达!” 周卫国脸色骤变,果断下令:“能带多少带多少,剩下的全部安置炸药!” 子弹如雨点般射来,他端起改良后的步枪,在系统的辅助下精准射击,每一次扣动扳机,都有日军士兵倒下。
撤退途中,日军的追击声越来越近。周卫国看着两侧陡峭的山坡,心生一计。“把炸药埋在半山腰!” 他指挥队员们快速行动。随着一声巨响,积雪混合着巨石如潮水般倾泻而下,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彻底阻断了日军的追击。
望着远处燃烧的军火库,火光照亮了周卫国满是硝烟和血迹的脸庞。他知道,此次行动虽然成功获取了物资,但也彻底暴露了队伍的行踪。接下来前往长白山的路,日军必然会设下重重关卡。但为了在那片广袤的山脉中建立抗日根据地,为了给东北同胞点燃希望的火种,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将带领队伍坚定不移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