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烽火东北1931 > 第8章 情报迷局

第8章 情报迷局

辽西的深秋裹挟着砂砾与枯叶,如同一头咆哮的巨兽,将队伍在镇东头一座坍塌了半边的破庙里休整。周卫国蹲在满地碎砖的灶台前,就着半碗冻得发硬的玉米饼,手指在缴获的日军地图上反复。作战指挥系统突然发出细微的震动:“检测到异常通讯频率,方位:镇西日军警备队,信号强度持续增强。”

“排长,外头有人找!” 二虎猛地掀开结满冰碴的破布门帘,带进个裹着褪色棉袄的老汉。老汉的毡帽上落满雪粒,从棉袄夹层掏出封油纸包着的信时,枯枝般的手指止不住颤抖:“周长官,我儿子在警备队当伙夫,说鬼子这几天运进好多铁箱,岗哨加了三倍,还不准人靠近......”

信纸展开的刹那,系统自动启动文字解析功能,肉眼不可见的密写文字在视网膜上浮现。周卫国瞳孔骤然收缩 —— 日军正在秘密筹备 “隼鹰计划”,企图集结重兵,对辽西抗日力量进行毁灭性围剿。他立即召集骨干成员:“老周,你带三个人监视警备队后门,重点盯紧运输车辆;二虎,扮成卖山货的货郎,守在南门观察人员进出;我带顺子,今夜摸进电台站。”

子夜,寒风如刀。周卫国和顺子趴在警备队外墙结满冰棱的排水沟里,呼出的白气瞬间凝成冰晶。作战指挥系统将墙体结构以全息三维模型投射在他视网膜上,每一块砖石的承重数据、每一处管道的走向都清晰可见。他掏出特制的酸性溶液,滴在通风口的铁网上,腐蚀性液体发出 “滋滋” 声响,不一会儿便熔出可供钻入的洞口。

潜入电台室后,系统自动接入日军加密频道,密密麻麻的摩尔斯电码在视网膜上飞速滚动。“找到了!” 周卫国锁定异常频率,系统瞬间完成转译:“11 月 15 日,关东军三个联队,兵发虎头山。” 冷汗顺着他的脊背滑落,这个日期,正是队伍计划在虎头山与其他抗日武装会师的日子。

警报声毫无预兆地炸响,系统界面被刺目的红光笼罩:“警告!检测到信号反向追踪!” 窗外,探照灯的光束如利剑般刺破黑暗,刺耳的警笛声撕裂夜空。周卫国当机立断,抓起电台核心零件塞进背包:“撤!中了鬼子的饵!”

两人刚翻出围墙,子弹便擦着顺子的耳际飞过,打碎了墙头上的冰棱。黑暗中,数个戴着防毒面具的日军特工如鬼魅般跃出,领头者手持三菱军刺,首取周卫国咽喉。他侧身翻滚,军刺扎进土墙溅起火星,反手甩出烟雾弹。系统实时标注出每个敌人的位置、攻击轨迹和弱点,他拉着顺子在布满积雪的巷道里左突右闪,靴底与冻硬的地面摩擦出刺耳声响。

“分头跑!” 周卫国将背包塞给顺子,自己拐进一条堆满杂物的窄巷。身后的追兵紧追不舍,他在错综复杂的巷弄间穿梭,系统不断分析着最佳逃生路线。当被逼进一条死胡同时,五名日军特工呈扇形包抄过来,防毒面具后的眼神冰冷如霜。周卫国背靠结满冰花的砖墙,从靴筒抽出匕首,作战指挥系统自动测算着敌人的每一个动作。寒光闪烁间,他凭借特种兵的格斗技巧,接连避开三次致命攻击,反手划开一名特工的手臂。然而,在分神抵挡侧面突袭时,肩头被军刺狠狠划开一道血口,温热的鲜血瞬间浸透棉衣,在寒风中迅速变得粘稠。

千钧一发之际,老周带着兄弟们的机枪声从巷口响起。密集的火力压制住敌人,周卫国捂着伤口翻身上马。回程的路上,他望着远处日军警备队方向跳动的探照灯光,心中翻涌着疑虑:日军为何能精准设下陷阱?是队伍中出了叛徒,还是这个神秘的作战指挥系统早己暴露?这场情报迷局,如同深秋的浓雾,将辽西的抗日局势笼罩得愈发扑朔迷离。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