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烽火东北1931 > 第54章 钢血铸魂与樱花凋零

第54章 钢血铸魂与樱花凋零

长白山的火山灰像掺了铁砂的雪,刮得周卫国睁不开眼。他踹开兵工厂锈蚀的通风管道,靴底碾碎的冰碴混着齿轮残片发出细碎声响。远处传来飞艇螺旋桨的嗡鸣,金顺姬突然抓住他胳膊,朝鲜族护士服下摆还沾着胖墩的血:"密电说日军改用齐柏林飞艇,要在破晓时分把毒剂洒遍松花江流域。"她的手指在《航空作战日志》泛黄纸页上颤抖,"这里记着,他们给气囊加装了双层帆布防护。"

周卫国的目光扫过废墟中扭曲的高射炮管,父亲的声音在记忆里回响:"克虏伯的75毫米炮,仰角拉到75度能打穿三厘米钢板。"但弹药库里的穿甲弹早己锈成铁疙瘩,他握紧腰间的轴承钢样本,金属棱角硌得掌心生疼。突然想起胖墩锻造箭矢时的模样——鄂伦春人会在铁簇刻上螺旋纹,让箭在风中飞得更稳。

"把轴承钢熔了!"他嘶吼着将样本砸进熔炉,火星溅在鄂伦春族的狍皮袋上。抗联战士们用冻僵的手往炉膛里塞着木柴,火焰映得金顺姬脸色惨白。她快速翻译日志:"镍含量28%,钴15%...和达斡尔桦树皮上的裂纹数量一样!"话音未落,日军侦察机的机枪扫射在屋顶炸出蜂窝状的孔洞,熔炉的温度表开始疯狂摆动。

当第一辆装载毒剂的飞艇出现在云层边缘时,周卫国正用锉刀在钢锭上刻螺旋纹。寒风卷着火山灰扑进他的领口,却比不上内心的寒意——望远镜里,飞艇外壳缠着粗粝的帆布,将樱花标志遮得半隐半现。

"用老枪的测绘仪!"金顺姬突然举起黄铜仪器,镜筒上还留着弹痕,"1930年的《满洲气象年报》写过,火山灰能让帆布变脆!"她将狍皮袋撕成布条,浸满火山灰后塞进炮弹引信。周卫国把第一枚炮弹推入炮膛时,金属碰撞声让他想起父亲调试机床的场景。

高射炮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炮弹拖着黑烟冲向飞艇。但帆布的韧性超乎想象,仅在气囊表面擦出火星。日军立刻反应过来,开始释放烟幕弹。火山灰与浓烟混合,能见度骤降至不足五十米。

"仰角再调5度!"周卫国的吼声被风声吞没。他转动沉重的炮管,冻土在炮座下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第二枚炮弹射出的瞬间,金顺姬己经混进了日军通讯部。她贴着墙根挪动,朝鲜族护士服让她暂时骗过了岗哨。发报机的滴答声中,她摸到了藏在内衣里的父亲遗物——那是个刻着朝鲜文字的铜哨。

父亲的声音突然在耳畔响起:"记住,摩尔斯电码和盘索里说唱一样,都是有韵律的。"金顺姬深吸一口气,指尖在发报机键盘上跳动。当她按下最后一个键时,远处的飞艇突然开始剧烈摇晃——她发出的干扰信号,与日军飞艇的导航频率产生了共振。

飞艇在高空爆炸的火光中,周卫国看见金顺姬从通讯部窗口跃出。她怀里紧紧抱着用油布裹着的胶卷,那是日军所有生化武器的资料。但更多飞艇的轮廓己经出现在天际线,引擎声震得地面的积雪簌簌掉落。

周卫国捡起半块刻着太阳纹的兽骨,那是胖墩兽骨刀的残片。他将其嵌入新炮弹的尾翼,金属与兽骨碰撞的瞬间,仿佛听见鄂伦春的战歌在风中回荡。抗联战士们围拢过来,他们的步枪上绑着用机床废料磨成的刺刀,眼神坚定如铁。

"继续改装!"周卫国的声音在寒风中回荡,"只要还有一块能用的钢铁,就要让小鬼子知道,这片土地不是他们撒野的地方!"长白山在暮色中沉默,却有无数双眼睛,正从冻土深处、从火山灰下、从每一块钢铁的纹路里,注视着即将到来的决战。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