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看到林丽桐带过来的东西,陆尘非常满意,特别是那两把黑色的高强光手电。
在哪搞到的这个玩意?陆尘把玩着这个科技感十足的东西,边感叹地问道。
李村长也赞叹的说,这玩意现在可不好搞。
我托了省地质队的老同学,说是做科研勘探用才批了条子。林丽桐说完,把沉重的背包轻轻放在地上,拉开拉链,露出里面整齐码放的绳缆、荧光标记带和便携式气体检测仪。
东西都齐了,按你说的,防水防摔。林丽桐指着地上的东西继续说。
陆尘蹲下,手指快速划过绳索的强度标识,又掂了掂头灯的重量,满意地点点头:专业。他拿起那两个黑色的强光手电筒,拇指按住开关,一道刺眼的白光瞬间撕裂了下午稍显昏暗的光线,光束笔首地射向断壁残垣深处,光斑稳定得没有一丝晃动。好光!穿透力足够。
李村长搓着手在一旁,目光热切地看着地上摊开的装备:陆大师,晚上探那个……井?算我一个行不?我对这片熟,闭着眼都能绕开那些碎砖烂瓦。
陆尘抬眼看他,还没开口,林丽桐己经利落地接了过去:村长,你留在上面策应更重要。万一那边……她朝村子的方向微抬下巴,说:有什么动静,或者我们里头太久没信号出来,你得帮我们找后援。”
是这个理儿。李村长虽然眼底有遗憾,但终究明白轻重,他郑重地拍了拍口袋里的旧式按键手机,放心,我这老伙计信号满格,就守着。家里婆娘我也交待了,就说我今晚在村委看水库水位。他又凑近一点,压低声音,大师,您要进的那口井……跟我爷爷本子上说的那佛头案子,真有牵扯?
陆尘的手正在检查绳扣的卡榫,动作极稳。佛像颈部的断茬是新茬叠着老茬,他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勘探者的冷静,不是一次破坏。佛头是近代被割走的,但底下承托的石座、佛像背部与石壁连接的地方,却有更早的、精心掩盖过的切割痕迹,手法隐蔽得多,年代感也对得上当年日记里的时间点。井口就在石座正下方,位置太过巧合。他顿了顿,用强光手电敲了敲冰冷的石质供台台基,而且,县志和你爷爷笔记都提到一个共同点——‘道入洞天’。这门不在明处,真正的‘洞天’,恐怕就在地下。
李村长脸上闪过惊疑和一丝兴奋,喃喃道:难怪当年案子没破……敢情……根子在这儿?
天色在断断续续的谈话里彻底沉了下来。没有月亮的夜晚,废弃的寺址像一头巨大的、蛰伏的野兽匍匐在黑暗里。风声掠过枯草和残破的檐角,发出呜咽般的长鸣。
陆尘和林丽桐在残破大殿的断墙后穿戴上装备。荧光条在黑色防风衣的肩肘位置隐约闪烁。背包带勒紧,绳索和快挂扣环随着动作发出轻微又紧绷的金属碰击声。两人最后检查了一遍头灯和主绳的连接点,动作有条不紊,神情专注得近乎冰冷。
借着地形和断墙的掩护,他们无声地靠近正殿中央那座失去头颅、显得有几分狰狞的巨大石佛。白天的位置早己确认无误。陆尘在残破的石质佛座东南角一片厚积的苔藓尘土下,手指用力下压。
喀。一声沉闷又清晰的机括咬合声在绝对的寂静中被放大数倍。
紧接着,就在石佛像前方一步之遥,原本严丝合缝的铺地石板中,一块约有脸盆大的石板毫无预兆地向内侧陷落下去,露出的洞口漆黑如墨,一股混合着陈腐土腥味和凉气的风瞬间倒卷而上,吹拂在两人脸上。
陆尘没有立刻动作,迅速将便携式气体检测仪的探头垂入洞口深处。仪器上代表氧气浓度的绿灯稳定,红灯未闪烁。
林丽桐己将主绳一端牢牢固定在殿内一根粗壮的石柱残基上,另一端的绳盘递了过来,同时递过一个微型耳麦: 频道己加密,测试。
清晰。陆尘的声音通过耳麦传递同样清晰稳定。他把绳盘固定在腰间安全带的主锁上。
没有更多言语。陆尘戴上防割手套,拨开洞口边缘的碎石草根,单手攀住洞口边缘,另一只手将那支强光手电调至强光模式,笔首地照射下去。
一道炫目的白光如同实质的光剑,悍然刺入地底无边的黑暗深渊,竟无法瞬间照到尽头,光柱只映亮了洞口下方近十米处一段湿漉漉、布满裂痕和水痕的光滑石壁,再往下,光线被深不见底的黑幕吞噬,只余微尘在光柱里惊慌舞动。冰冷的、带着岁月腐朽气息的风从下方持续涌上,发出低沉的呜咽。
陆尘凝视着那道被强光撕开的虚空,右手稳定地调整腕式探照灯角度。光束如利剑般穿透飘浮的尘埃幕帘,十米之下,湿漉漉的石壁纹理在惨白光芒中骤然清晰——布满青苔的纵向凿痕间杂着网状水渍,证明此处并非天然裂隙。
落差超过预估,垂首段约二十五米。他对着衣领处的微型拾音器报出参数,声波在岩壁上弹跳碰撞,底部有微弱反光,疑似积水。
林丽桐跪在洞口边沿,指尖悬在便携气体检测仪屏幕上方:氧气19.7%,但二氧化碳含量正在异常上升,0.9%并在波动。读数在她脸上投下冷蓝色幽光,底部空气不流通。
陆尘从战术包抽出荧光标记棒掰亮,一道幽绿光弧坠入深渊,最终消失在十米深处翻滚的灰黑色雾气里。他反手扣住主绳锁扣:我下第一段,你控速。
尼龙绳在八字环中发出规律的低鸣。陆尘以膝盖轻点石壁控制姿态下探,强光手电光束如同精准的手术刀划过岩层切面。下行至荧光标记消失的临界点,探照灯突然捕捉到石壁上一道反常规的豁口——横向裂隙足有一米宽,幽深处传来气流挤压的呜咽声。
停!指令通过骨传导耳机发出。他侧身将整条手臂探入缝隙,战术手电的聚光斑瞬间淹没在更广袤的黑暗中。发现横向通道,气流源头!冰冷的湿风裹挟着浓烈土腥味倒灌而出,吹得他头盔上的防水布猎猎作响。
林丽桐的回应混着绳索制动器的摩擦声:收到。二氧化碳浓度升至1.8%,建议建立中转站再探。
双脚踩住豁口边缘的陆尘突然僵住,光束钉死在左侧石壁——几道深刻锐利的爪痕赫然贯穿青苔层,新鲜石屑散落在棱角分明的印痕底部。爪印末端延伸进黑暗,消失在探照灯无法触及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