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 > 百年疑案 > 第61章 小洞天

第61章 小洞天

陆尘随手拿起李村长爷爷的笔记本随便地翻看起来。突然,1982年的一条日记引起了他的注意:

1982年5月14日,小雨

今天,我在值班的时候,接到群众报告,坐落在牛庄的小洞天里的佛头被人割了去,经请示县局刘局长,我带领小汪到实地勘察现场。发现这个小实习生脑子非常灵光,三下五除二就把现场勘察的明明白白,很值得培养。

按时间算,这个小汪,应该就是现在的公安局长汪为仁,而那个小洞天里的佛头案到底破了没有,就没有下文了。

就去小洞天。

第二天中午,林丽桐开着她那个坦克300来到了小李庄李村长的家。

李村长的家建在村子东边最边上,又靠近一条二级路,所以,林丽桐的到来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简单布置了一下后,陆尘和林丽桐就出发去牛庄。

按《东阳县志》上记载。小洞天其实是座庙,是宋朝神宗二年所建。当年陆尘刚到东阳时,曾经在这个寺庙小住过几天。当时寺院住持是一个说着一口闽南话的和尚。他在一个暴雪的夜晚给陆尘讲了这个寺庙的建筑原因。

一般情况下,寺庙大多应该建在名山胜水之处,像东阳牛庄村这个穷乡僻壤,根本就入不了高僧们的法眼,而之所以能在这里建这么一大片辉煌的庙宇,期间有一个关于风水的传说。

宋神宗时,牛庄村出了朱姓一个浪荡子,因为家境富裕,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老员外为了教育孩子,便请了一个和尚过来给他看相,老和尚看了这个浪荡子后,摇头便走,老员外知道其中必有端倪,就叫住和尚,让他一定说出原委。

老和尚说,令郎是一副饿殍相,二十岁以前,一定会饿死在路旁而无人收尸。

老员外一听万分着急,家里三世单传。如果儿子出了事老朱家不就断了星火了吗?所以表态愿意捐出全部家财,求老和尚一定给破了儿子的饿殍相。

于是,老和尚便可着整个东阳县转,终于在牛庄一个叫做箥箕掌的地方发现了逆天改命的风水宝地,并在这里建起了这座庙。寺庙建好后,和尚又专门从江西延请了一位得道高僧为寺庙住持,并在寺庙后院为自己专门辟了一处修行处。又在这个静修处打了三眼深井,从此后,这个浪荡子不但改过自新,而且勤奋学习,最后竟然科场高中,求得了功名。

几百年来,这个不为人知的寺庙就成了香客们求取功名的一方宝地,香火旺盛。后因重门额题“道入洞天”被当地人称作小洞天。

小洞天别具一格,以小巧玲珑独秀。全寺建筑面积虽只有一千多平方米,却在极其有限的空间内,建有大雄宝殿、文殊殿、普贤殿、无梁殿、天王殿、韦驮殿、地藏殿、钟楼、鼓楼等许多殿舍,浑然一体,以洞为门,把上院、中院、前院分割开来。整个建筑层层叠叠、曲径通幽,既有一般寺院之格局,又有园林建筑之妙趣。当年陆尘曾感叹在如此偏僻的地方竟能有如此精妙的建筑。

来到牛庄后,当年的雄伟的建筑群己经不复存在了。只有一座三间房大的独庙。周边到处是断垣残壁,当年的精致、妙趣一切都荡然无存了。

因为没有了建筑,整个形制倒是真的像老乡们所使用的箥箕。

陆尘没有进庙,而是站在东边一个高地上西处查看。他很敬佩当年那个和尚会选择这么一个风水宝地。从他站的地方可以看到前面是一字排开的六座彼此相连的土岭,如果再仔细看,这六个土岭竟能组合成一个非常形象的卧佛,而小洞天所处的位置,竟然就是卧佛向这边伸出的一个手掌,这个大大的手掌将小洞天这座庙宇紧紧地托在自己的掌心里,形成《葬经》上所记载的藏宝局。

看明白地势后,陆尘跳下来,径首地走进庙内。

那个被割去了佛头的佛像仍然孤零零地坐在一个小一米高的土台子上,一个落满尘土的铜制小香炉里,早就没有了香火。

林丽桐不明白陆尘为什么要到这么个荒凉的地方。看陆尘在认真地研究那个无头佛像,就在西周无目的的闲转。

记载中的那三口井呢?陆尘自言自语地说着,又围着土台子走到佛像的后面。纵身一跃,跳到佛像的右边,从佛像的断口处,陆尘确定这座佛像应该是一座石制的像身,而且也应该就是宋时的遗存。

用手拂去断口上面厚厚的尘土,陆尘终于找到了他的疑问所在。

果然有玄机。

林丽桐站在正面,看着土台上认真查看的陆尘,调侃道:我的大研究生,学经济的什么时候又开始研究考古了?

陆尘没有理会林丽桐的调侃,认真地说:丽桐,你说一般情况下,像宋朝的遗存是不是应该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林丽桐笑笑说:在别的地方,像这样宋朝的东西,那肯定会被当作宝贝,但在东阳,像这样的东西多的是,就是保护也轮不到它。

你说错了。陆尘从台上跳下来,指着无头佛像说:它很有可能就是我们打开百年疑案的金钥匙。

有什么说道吗?

我敢肯定,这个佛像的下面就是记载中的那三口井之一。从这口井里,或许能进到一个神秘的地方。我们晚上过来。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