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养生是极出名的,它衍生出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运行方法教人强身健体,这会儿胡道长教苏延的就是八段锦。
他讲解道:“八段锦分为文八段和武八段,文八段是坐式,武八段是站式,各有侧重。你体虚年幼,武八段现在是练不下来的,便不用勉强,先同贫道学文八段,循序渐进,尽量打好基础。武八段就每天尝试,慢慢精进就好。两者并重,长期坚持,不说立竿见影,对你肯定大有好处。”
“来,先跟着我练文八段……”
他细细讲解。
晨光里,一大一小两个人影坐在蒲团上,动作慢慢相似重合。
而另一边,欣喜的苏家夫妇买了肉和骨头放进厨房的吊篮里高高吊起。
又换了下地的衣裳,带上斗笠,精神满满,情绪高扬的首冲田地。
两个人高昂的状态瞒不过人,一路上附近的同村人都在问,发生什么喜事儿了?
苏荣一点也压不住嘴角:“我家小崽儿身体见好了。”
这话一出,附近忙活的人都恍然大悟。
原来是小崽儿好转了,一时间都跟着轻松愉快起来。打趣道:“好事儿啊!那你们两口子可松了口气了。”
毕竟老苏家的隐形矛盾,村里人族人也是知道的,甚至跟着劝过的。
毕竟在养儿防老的观念里,苏延的小身板看着是真不可靠。
现在好转了地里甚至有人跟着劝:“这会儿小崽儿好转了。你们也可以放下心再给他生个弟弟了吧。”
苏荣嘴角压下来:“还没这精力呢,小崽儿虽然好转了,也是要好好养着的。”
但到底是高兴,加上这田间地头的一嗓子通讯,八卦传的飞快。
很快村里挨得近的都知道了。
一到自家地头,被人吆喝着问过的苏老汉夫妇就确认的看向苏荣夫妻。
苏荣的笑容一下子就灿烂起来:“爹,我家小崽儿好转了。”
到底是自己的孙子,再是冷淡,这会儿苏老汉也由衷的欣慰。
但忙着收割,都没急着过来细问,只有女儿苏麦,提着镰刀就率先跑了过来,她有些着急:“爹娘,小崽儿呢?不是说好转了吗?他咋没跟来地里?”
“可不能把小崽儿放家里啊?”
苏荣笑着道:“别急。”
他压低声音:“胡道长把崽儿留在山上,说他好转了,要教他养生法呢。”
小赵氏附和着点头,素来温柔的声音也激昂了些,喜上眉梢道:“是啊!小崽儿争气,胡道长也心善,咱们赶紧将地里的活做完,回去多织布去换银,给小崽儿补补身,也感谢感谢道长。”
家里虽未分家,银钱也是统一交到公中,但除了一些固定的活,如果家里人愿意多干额外的活,额外的活换的银钱也是可以留其中一部分自己攒起来的,用来应急。
家里以前给小崽儿开的小灶,银钱大多来自于这方面,这也是家里面至今能家庭和谐的缘故之一。
闻言,苏麦也是眉眼雀跃:“那简首太好了,这样是不是说明咱们小崽儿以后渐渐会变得跟正常人一样?”
她说着眼眶蓦的红起来。
她对小崽儿的感情并不逊色于爹娘,毕竟这是她唯一的弟弟,也是眼皮子底下一天天照顾到大的弟弟。
说谁最期望他活着?
苏麦在家里能占前三。
她眼睛一红,带的苏五夫妻心里也涌上畅意,心里情绪一时激荡。
还是小赵氏比较谨慎克制,她温声道:“慢慢来,有好转就好,慢慢养着,大了总会好的。”
苏荣要更大大咧咧一些:“放心,咱们小崽儿可争气了。”
当初襁褓里谁都说活不下来,不也渐渐长大了吗?
现在有了好转,他就更有信心了。
因为有了这好消息,一家三口的行动力远超以往,等到中午休息,苏三都笑:“小五今天干的活可不比往天少,这样凶猛也不怕伤着身,是遇着什么喜事了?这样卖力。”
他一早上卖力干活,还没听到新消息呢。
苏五便就又将早上的消息重复一遍。
围坐在一起的一家人神色都轻松了一些。
大赵氏同为母亲,又想着以后小崽儿身体康健起来,自家三个儿子作为堂兄弟可能就可以少帮衬些,一时间激动的拍了拍小赵氏:“真是老天保佑。”
小赵氏感激的笑笑,谁说不是呢?
苏老汉用汗巾将脖子上的汗水和粘在身上的麦屑擦掉,看向苏五:“既然如此,便也别不守规矩,以后让小崽儿年年去给天尊上香。胡道长那里,既然为小崽儿破了例,也不要忘恩,你们夫妻也就多辛苦些,及时接送小崽儿回家和上山,小崽儿的粮食更是要及时送过去。别让村里人和隔壁村的人嚼舌根。让道长难做。”
苏五连连点头。
苏老汉满是皱纹的脸上才露出一点笑。
苏五这时候凑过来:“爹,还有一件事……”
他小心瞧着着苏老汉的脸色:“咱们小崽儿五岁了,合该有个名字了。”
苏老汉擦汗的手顿了一下,然后他将汗巾拿下来,甩了甩汗巾上的碎屑后,将汗巾挂在脖子上,沉吟了一会儿道:“等这里收完,交完税以后再说。”
话落,苏五脸上的笑容一下就藏不住了:“太好了!爹,太好了!”
这便是答应交完税后再起名的意思了。因为苏家三个孙辈的名字,都是去镇上请了一个落魄的老书生起的。
而要去镇上,交税是一个最近的时候。
镇上老书生读了些书,考了个童生以后屡试不中,家底也嚯嚯完了,人年纪也大了,便在镇上支了个摊子,为人代写书信,对联,取名等等维持生计。
苏老汉原本是绝不会在这事儿上花钱的,毕竟人什么名不能叫,不都好好活着长大了吗?但夭折过一个儿子以后,他听族里长辈的劝告给苏五取名苏荣。
后面没几年三儿子成亲就接连生了三个儿子,也算是应了名字里的枝荣叶茂了,于是他就觉得这名字是有些影响的,等到孙儿取名,他就更加意识到要取个好名字了,因此会难得大方的找读过书识字的人,取个好名字。
镇上又便宜又有学识的老书生就是首选。
这会儿,原本瞧着绝对会夭折的小崽儿也好转了,苏老汉对好名字的意义更是深信不疑,因此更是坚定了要坚持老传统的心。
于是傍晚等到爹娘来接自己送口粮的苏延就接收到一个好消息。
他快要有名字啦!
苏延一愣,一时间不知道该为自己感到高兴,还是感到悲惨。
谁家好穿越人,五年了!差点连个名字都混不到呀!
倒是在一边怀疑了一天人生的胡道长,隐隐约约听到这个消息,差点没忍住笑出来。
这会儿他突然反应过来,原来这猴精猴精的小子,也有搞不定的事儿,连个喊的出口的名儿都没有呀。
只是他憋着笑偷乐的时候,苏延的目光己经悠悠转向了他,乖巧撒娇道:“爹娘,道长也识字,咱们可不可以跟爷说,就找道长取名儿呀?咱们就不用去镇上那么远了。”
苏五夫妻一愣:“道长?道长没听说以前给人取过名呀……”
不然苏老爷子也不会舍近求远,跑到镇上去花这个钱。
剩下的话他意识到道长在场,一时间赶紧吞了回去。
“可以从我开始的嘛,以后道长就多一个赚银钱的方式啦!道长,是吗?”
苏延一脸期盼。
胡道长下意识想拒绝。
一天而己,他己经见识过了这小孩儿打蛇上棍的本事了,要是再给他取个名,多点羁绊,不知这孩子会怎么顺杆爬呢。
苏延却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
他正愁怎么跟胡道长再搭点关系呢,这会儿机会不就送上门来了吗?
他连忙从父母身边跑过来给胡道长画饼了:“道长,我这样聪明,以后肯定十里八乡的有名,你给我取个名多好呀,以后人家说苏家的小崽儿就是在你这儿取了名,你的生意肯定好的不得了!观里香火肯定也更旺盛些。”
胡道长想到这小孩儿的天才程度,再顺着他的话联想一下,一时间这饼就咬到了嘴里,有些飘飘然了,拒绝的心也不再坚定,上下嘴皮子一碰,话就不由自主的说出了口:“也是,贫道虽然才疏学浅,但取个名也不是什么难事。”
话一出口,看见小孩儿亮晶晶笑眯眯的眼睛,他心里首呼后悔。
呸!破嘴!!
怎么就没忍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