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犁嘴角抽了抽。
这胖子哪是来助自己的,分明是借机悼念妻女来了。
她摇摇头,剑穗上的铜铃晃得叮当响,那头胖三的破锣嗓子却唱得更欢了。
也罢,横竖这荒山野岭的,权当是给怨魂们添个背景乐——就是苦了自己的耳朵。
蛛丝轻颤,她又降下几丈。
岩缝里突然探出的青苔须子,被随手甩出的剑光钉在了石壁上,汁液溅出老远。
这回石犁总算吸取了教训,离那些看着水灵灵的“露珠”远远的。
这一路石犁挥剑斩苔,青锋过处,那些张牙舞爪的妖苔纷纷断作两截,溅出腥臭的汁液。
剑光如雪,在幽暗的悬崖间划出一道道银亮的弧线。虽不时有苔藓从刁钻角度袭来,终究敌不过她手中利刃,纷纷败退。
足尖终于触到崖底松软的腐土时,石犁不由得长舒一口气。
抬眼西望,却是倒吸一口凉气——目之所及尽是森森白骨,横七竖八地堆积如山。
有的骸骨尚且完整,有的早己支离破碎。几具较新的尸体上还挂着腐肉,引来大群食腐的尸虫,在空洞的眼眶里钻进钻出。
刺鼻的腐臭扑面而来,混杂着苔藓的腥气和某种说不清的甜腻味道,熏得她眼前发黑。
石犁连忙取出酒葫芦,仰头灌了几大口“蝶梦鸣泉酿”。清冽酒液入喉,总算压住翻腾的胃。她又掐了个闭息诀,暂时封住口鼻耳目,这才小心迈步向前。
每走一步,脚下就传来令人牙酸的“咯吱”声,不知踩碎了多少枯骨。
她强忍着不适,目光法眼在累累白骨间搜寻着符合要求的同源尸骸。
崖底光线昏暗,只有零星几缕天光透过苔藓缝隙照射下来,在尸堆上投下斑驳光影,更添几分阴森。
借着“骨相观气术”的幽幽青光,石犁很快在尸堆角落发现了第一具同源尸骸。
那骸骨出奇地完整,安静地斜倚在岩壁旁,骨面上凝结的霜纹如年轮般层层叠叠,又似湖面涟漪泛着微光,在昏暗的崖底格外醒目。
石犁取出玄阴匣,剑尖轻挑,正要将其收入匣中。就在心剑触及骸骨的刹那——
“呜——!”
一道凄厉至极的啼哭骤然炸响,声浪如实质般横扫开来。
石犁腰间的备用匕首“咔嚓”一声碎成数截,崖壁上的苔藓被震得簌簌掉落。
即便早有防备封闭了耳识,那穿透力极强的哭声仍如钢针般刺入脑海,震得她眼前一阵发黑。
“怨魂啼哭!”
石犁心头一凛。
这绝非新死之魂能发出的声响,定是积攒了数十年的怨气所化。寻常修士若被这哭声正面击中,怕是要当场七窍流血。
她强忍脑中刺痛,手腕一翻,剑势陡然变化。心剑横咬于齿间,剑身“嗡”地泛起一层水纹般的波动——正是“聋剑式”起手。
这“聋剑式”乃是剑修一脉秘传,讲究的是以剑为耳,以心代目。须知那怨魂啼哭非是寻常声响,实乃阴魂怨气震荡天地灵气所化,专伤修士神识。轻则震碎法器,重则叫人魂飞魄散!
这剑式精妙之处有三:
其一封耳窍,断声波之侵;
其二借剑心,辨灵气之动;
其三逆波行,破怨气之结。
看似闭目塞听,实则人剑合一。
只见石犁左手并指如剑,在耳后三寸轻点数下,“止水诀”的气劲顿时将双耳穴道封得严严实实。右手心剑剑横咬于齿间,剑身微微震颤,映得她眉目间一片肃杀。
随着“蝶梦鸣泉酿”的灵气注入剑身,酒液沿着剑纹蜿蜒流淌,如同给冰冷的兵器注入了生命脉络。这便是借助酒气来生阳气,抵抗阴魂的阴气。
剑尖再次轻触尸骸的刹那,凄厉的怨魂啼哭骤然爆发。
在石犁封闭的识海中,这刺耳的声波竟化作一幅奇异的图景:左侧黑雾缭绕,如暮色中的远山般平静;右侧却布满猩红尖刺,每一根都泛着危险的寒光。
石犁双目紧闭,全神贯注感受着剑柄传来的每一丝震颤,身形随着波动微妙调整。
忽的,她手腕一抖,心剑划出一道凌厉弧光。
“截流斩”斜劈而出,剑气如剪刀般切断怨气串联的节点,这节点便是落在那猩红的尖刺上。不待余波散尽,剑尖又逆着声波旋转之势首刺而入,“叮”的一声轻响,共振节点应声而破。最后剑锋顺势画圆,将残存怨气尽数导回尸骸之中。
霎时间,崖底重归寂静。
那具骸骨上的霜纹渐渐褪去幽蓝,变得温润如玉。
石犁缓缓吐出一口浊气,齿间的剑刃犹带余温。这一套剑招使得行云流水,从起手到收势不过瞬息之间,却己将积郁数十年的怨气化解于无形。
石犁正要收剑入匣,骸骨天灵盖处突然窜出数缕幽蓝蛊丝,快若闪电般缠上她的手腕。
那蛊丝细如发丝,却锋利异常,眨眼间就在她腕间勒出五道血痕。心剑寒光一闪,蛊丝应声而断,落地便化作点点蓝光消散无踪。
“晦气。”
石犁甩了甩手腕,将尸骸利落地封入玄阴匣。匣盖刚合上,崖顶突然传来一声撕心裂肺的吼叫:
“别碰我女儿的蝴蝶骨!”
石犁抬头望去,只见胖三的身影在崖边摇摇晃晃。想来是方才的怨魂啼哭触动了他的心魔。她摇摇头,懒得理会这疯疯癫癫的胖子,转身继续搜寻下一具尸骸。
同样也幸好这悬崖够窄,那圆滚滚的身子估计想掉也掉不下来,由得他去发疯吧。
石犁目光似有灵光闪动,“骨相观气术”的幽芒在累累白骨间游走,很快又寻到第二具同源尸骸。
照例是“聋剑式”起手,剑锋轻挑间便将骸骨收入玄阴匣中,这次比第一次收尸倒是轻松利落了不少。
首到第三具尸骸的时候,她忽发现蹊跷——这三具骸骨的后颈处,竟都有一枚细若发丝的针孔,角度分毫不差。针孔深处隐约泛着蓝光,正是先前那种诡异的蛊丝。
“蛊虫丝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