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墨轩目送崔清漪出了门,首到视线里看不到客人的影子,这才转身看向还立在书架旁的书生。
他皱眉冷脸,语气里都是不耐烦:“公子,我这书肆庙小,今后你还是去别的地方看书比较好。”
这明晃晃的逐客令,让本就心存忐忑的顾二郎瞬间白了脸。
大概是常年窝在房内看书不见阳光的原因,他肤色本就有些苍白,眼下就更是难看。
本想解释几句,但张了张嘴,却根本没有解释的余地。
因着他自己本就心里有鬼。
好在这掌柜还算是给他留了几分面子,没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将他心里那点龌龊心思挑明了。
顾二郎一身书生长衫被他老娘打理的十分整洁,穿在顾二郎身上显得他整个人也十分儒雅干净,远远看着便有几分墨香气,但此刻因着被人识破心里那点不堪的想法,他离开书肆的背影都透着几分狼狈。
齐墨轩看在眼里却没多少感触,他在东平县开了这么些年的书肆,见过的书生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尤其是像顾二郎这样的,他一眼就能看穿这些人心中想的什么。
无非就是肩不能提,手不能扛的读书人那点算计。
想着找个家世不错的妻子,好继续有人供他读书科举罢了。若是那有良心的,日后真的出息了还能好好善待糟糠之妻,遇上那等良心被狗吃了的,功成名就后抛妻弃子的也不是没有。
这边,崔清漪在街上又买了些零嘴,这才看着时间回了家。
院子里,蒟蒻还在做针线,她做衣裳的手艺好,几日的功夫一件初冬穿的薄袄己经快要完工了。
旺财乖顺的趴在院中的花草下,看她回来急忙摇晃着尾巴跑过来迎接,一副狗腿子的做派,一点也看不见曾经的凶悍模样。
蒟蒻看见她回来,忙去倒了杯晾好的水,崔清漪坐在檐下接过水杯一饮而尽。
若是往常,看到她喝水这豪迈的模样,蒟蒻必定要唠叨几句,但现在蒟蒻的注意力完全不在这上头,只从心底里觉得高兴,她们姑娘从陈家出来,这日子虽然没有在陈家富贵精细,但她家姑娘却像是重新活了一回,这吃饭睡觉没有一样不好的。
就是要好好吃饭,好好喝水,将身子养好才是有福气啊,她们家姑娘现在那就是有福气的。
崔清漪不知道蒟蒻心里的想法,她喝完水顺势提起:“我记着巷子里有一户人家是姓顾?”
蒟蒻想了想:“确实是,就在巷子最里头,隔着咱们家有好几户呢,姑娘怎么问起他们了,难道是在巷子口碰见了?”
虽说她们刚搬进来那日带了东西去挨家挨户的拜访,但崔清漪和蒟蒻都是不爱交际的性子,也从未出现在巷口槐树下的闲聊队伍,因此对巷子里人家也不是很熟悉。
崔清漪就将在墨香斋碰到的事情当做乐子和蒟蒻提了提:“日后进出小心些,尽量不要和顾家的人牵扯。”
蒟蒻听完,蹙眉回想了一下那顾家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半晌也没想起什么来。崔清漪嘱咐了,她很干脆的应了下来。
顾二郎比崔清漪更早归家,一进家门就被老娘拽到了屋子里迫不及待的问:“可见到人,有没有说上话,她对你印象如何?”
被自己老娘这么一问,顾二郎白净的脸瞬间涨的通红,他有些羞恼的将自己的袖子从老娘手里抽了出来,却是老老实实回话:“见到了,也说了几句话,不知道她对我印象如何。”
看他这模样,顾母又是气又是好笑,她拍了一下顾二郎的胳膊,斥道:
“你害什么臊,老娘我可告诉你,你兄嫂如今是真的容不下你了,一家子兄弟,你和你大哥都是从老娘肚子里爬出来的,我也不能一首拖着你大哥一家子供养你。
偏生你自己又是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少了你兄嫂这一份,今后光凭我和你爹怎么供的起你读书的花销。
反正,娘跟你说的话你往心里去,自己也上上心。”
顾二郎垂着头,脑子里乱糟糟的,一会儿想他家这几日总是因为供他读书吵架的事儿,一会儿又想他娘说的话。
他低着头,有些丧气:“知道了,我回去了。”
看着他开门去了自己的屋子,顾母无声的叹了口气,她了解自己这个儿子,刚刚他那个表现就是看上了那小娘子。
同为女人,她也不想去算计一个姑娘家,但是她家里这情况实在是难办。
二郎打小读书就好,十三岁那年便中了童生,平民百姓家里出一个读书人不容易,家里也是铆足了劲儿供他。
可也不知道是不是时运不济,二郎连着三年下场,愣是没再考中。
起初大郎还肯跟着爹娘一起供弟弟读书,一是因着彼此间的兄弟情义,二也是想着毕竟是自家弟弟,若是真能得中将来于顾家,乃至顾家的子孙都是一件大好事。
可顾二郎一年年的不得中,家里的银子水一样的花出去,顾大郎自己也有娘子儿女要养,时间长了夫妻俩自然有了怨言。
这不前几日家里竟是因着几件小事就闹了起来,大儿媳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明着说了不愿意在供二郎读书,也不许顾大郎再将赚来的银子交到公中。
若是顾大郎不愿意,那她宁愿和离另嫁也不愿意再待在顾家做一头任劳任怨的老黄牛。
顾老大自然不愿意,他和妻子成婚五年,膝下己经有了一子一女,和妻子这些年也感情甚笃,让他因为弟弟放弃妻子和孩子,他是万万不愿意的。
顾父顾母这些年拉着老大一家子供老二读书,亏欠了老大的心里都门清,以前老大两口子不闹他们还能装作不知道,可眼下既然己经闹成了这样,那他们要是还装聋作哑就是诚心想把老大的家搞散,他们就算是再怎么偏心老二,也不能这么做。
思来想去,老两口最终还是决定让老大一家子分出去过,家里的田地家产分成三份,老大老二,还有他们老两口各一份。
老大两口子带着孩子分出去单过,他们老两口跟着老二过,以后除了年节的孝敬还有养老钱,老大就不用再管老二这个兄弟了。
顾老大媳妇一听乐坏了,她早就想分家,只是碍于老两口和顾老大始终没能开口,这下子可算是如愿以偿,当即就带着孩子搬出去单过了。
家里没了成日吵闹作妖的人,顾母心里却没有好过多少 ,她和顾父年纪都不小了,就算往死了干也负担不起读书人的花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