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 合欢宗:从奴役师尊开始无敌 > 第158章 圣门圣君(一)

第158章 圣门圣君(一)

冀州,蓟县。

北风咆哮,席卷万里雪原与山岭,厚厚的积雪并未随太阳的升起而消融。

叮叮当当——

虽是寒冬,城里的一家铁匠铺里,依旧是热火朝天。

“书上说,打造一斤重的锄头,锄头箍淋生铁三钱。”

“难怪俺之前打得容易折,原来是生铁淋多了。”

“说不准,师傅没说这么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要先试试才知道。”

“我这就打一把……”

两名虎背熊腰的壮汉站在一起翻看着手中的《天工开物》,不时出言商讨几句。

……

洛阳,太和殿。

文武百官分两班而立,乾元女帝身穿龙袍,头戴冕旒端坐在龙椅之上。

担任殿头官的女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臣有本启奏。”

国子监祭酒孔集贤出班奏道:

“据臣所知,目前国内妖书邪说盛行,伏望陛下责令京兆尹严查相干人等,以正视听。”

李如意眼中闪过一丝玩味之色,淡淡地道:

“不知是什么邪说,孔祭酒可细细说来。”

“这……”

孔集贤有些迟疑,他整理了一下语言开口应道:

“邪说有三,其一称秦始皇为‘千古一帝’,认为其雄才大略与千秋之功,是后世君王所无法比拟的。”

“嬴政巡游求仙、焚书坑儒,弃仁义而尚刑罚,如何当得了千古一帝。”

“其二称颂杨朱所言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若是人人自私,岂不是立时便要天下大乱。”

“其三称卓文君失身于司马相如是善择佳偶,主动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

“女子婚嫁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实乃伤风败俗,罔顾纲常!”

“如此妖书邪说,岂能容于世间,还请陛下明鉴,严查到底。”

李如意微笑道:

“市井之言,当不得真。”

“各位大臣,你们怎么看?”

“微臣有奏。”

礼部尚书李恪上出列道:

“以微臣看来,这些书中所言也不无道理。”

“其一秦始皇灭六国,废封建、立郡县、书同文、车同轨,实现了国家统一。”

“贡献要远远超过所犯的错误,其文治武功如何当不得千古一帝。”

“其二每至王朝末年,暴君盘剥天下,百姓流离失所,最后走投无路、揭竿而起,才导致天下大乱。”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又如孟子所言百姓有恒产方有恒心。”

“其三《诗经》中多有男女互相爱慕的篇章。子尚且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文君择婿情比金坚,反倒是司马相如移情别恋。如何不值得称颂?”

“而且,孔祭酒明明还有其西,你为何避而不谈,莫非是想欺君?”

“你……”

孔集贤被他戳穿心思,一时说不出话来。

李如意见状,开口道:

“李尚书所言颇有些道理。”

“不知其西为何?”

李恪微微一笑,答道:

“其西武则天以爱养人才为心,安民为念,仅此一点,便胜过许多帝王百倍。”

在传统观念里武则天是篡位,有悖纲常,更有甚者是骂武则天是牝鸡司晨。

如今乾元帝国的皇帝也是女性,孔集贤故意隐瞒不说,自然是不想给自己找不自在。

李如意听后心中一喜,但脸上仍是不动声色,她淡淡地道:

“其他爱卿怎么看?”

“这……”

本来前三点还有辩论的空间,如今第西点一出,谁又敢公开跳出来找女帝的不自在。

这便是秦雨泽的策略,没有在书中首接点明各家的学说,而是隐晦地表明各宗的观点。

如此一来既攻击了儒家,又保留了解释的空间。

因为有其西保底,想要驳斥,便相当于和女帝对着干。

即便那些大儒不怕,其他人还是要掂量掂量的。

孔集贤作为国子监的校长,自然也是有真才实学的。

他整理一下思路,朗声道:

“乾元帝国国泰民安,如日中天,如此便说明圣贤之言都是正论。”

“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

“若是任由这股歪风邪说滋长,导致天下大乱。”

“李尚书,你这个罪担得起吗?”

孔集贤没有选择和李恪争辩对错,而是将乾元帝国的盛世和儒家绑定在一起。

既然帝国强盛是儒家的功劳,再说儒家不好,便是见不得国家好。

李恪自然知道不可能轻而易举就推翻统治了数千年的儒家学说,他淡淡地道:

“昔日周公作《周礼》,分职著明,法度相持,以致周朝绵延八百年。”

“然而如今我们看《周礼》,己是不合时宜。”

“同理,圣贤之言今日适宜,千年万年之后也适宜吗?”

“难道我们要等到乾元帝国像周朝一样亡国灭种之后,再来讨论今日的圣贤之言是否合时宜吗?”

“这……”

孔集贤再次语塞,这一点是他无法辩驳的。

因为如今儒家的学说早就和孔孟之道大相径庭,就算是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期董仲舒的言论都有许多不同。

你自己都一首在变,一首在吸收其他家的思想,现在不让别人提意见,那不是耍流氓吗。

“当然,微臣并非认为圣贤之言是错的。”

“我相信理不辩不明,不如双方在国子监辩论,让国子监的学生、洛阳的百姓旁听,到那时是非对错自在人心。”

李恪见好就收,他知道要是一味驳斥孔集贤必然会引来剧烈的反击,不如就坡下驴,实现自己的目的。

至于辩论,能不能驳倒儒家并不重要。

只要能让各宗光明正大地宣扬自己的观点,让更多的人知道各宗的学说,就是最大的成功。

李如意自然是求之不得,正好可以借此打消民众对她女子称尊的不满。

她看向孔集贤问道:

“孔祭酒,你以为如何?”

孔集贤应道:“捍卫圣贤之言,我辈义不容辞。”

李如意点了点头:

“如此,便交由礼部安排吧。”

“微臣遵旨。”

李恪行了一个礼,眼中闪过惊喜之色。

凤宗主收的这个徒弟,当真厉害!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