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璃心急如焚地赶回京城,一路上反复思考着如何应对朝堂上大臣们对皇帝决策的质疑。
她深知,此事若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皇帝的威望,还可能破坏来之不易的和平稳定局面。
抵达京城后,萧璃顾不上旅途劳顿,径首前往皇宫。在御书房中,她见到了面容略显疲惫的皇帝。
“父皇,儿臣听闻朝堂上有人质疑您对南诏国的决策,特回来相助。”萧璃行礼后,焦急地说道。
皇帝微微点头,叹了口气:“璃儿,你回来得正好。这些大臣不知为何,突然提出这样的质疑,朕怀疑背后有人指使。”
萧璃思索片刻后说:“父皇,儿臣也觉得此事蹊跷。这些大臣平日里对您忠心耿耿,不太可能无端提出质疑。想必是有人故意煽动,企图扰乱朝堂。”
皇帝面色凝重:“朕也有同感。只是目前还没有证据,不知幕后推手究竟是谁。”
萧璃决定从提出质疑的大臣入手,展开调查。
她首先召见了几位带头质疑的大臣,在偏殿中与他们进行了一番交谈。
“各位大人,父皇对南诏国的决策,皆是为了大楚的长远利益,确保边疆的安宁。不知各位大人为何提出质疑?”萧璃目光平和地看着几位大臣,问道。
一位大臣犹豫了一下,说道:“公主殿下,我们并非有意质疑陛下的决策。只是担心南诏国因条件苛刻而怀恨在心,日后报复大楚,引发更大的战争。”
萧璃微微一笑,说道:“大人的担忧不无道理,但父皇做出此决策,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南诏国狼子野心,若不加以严惩,他们必定会得寸进尺。
此次让他们割地赔款,正是为了让他们知道大楚的威严不可侵犯,从而不敢轻易发动战争。而且,有各国使节见证盟约签订,南诏国若敢违约,必将受到各国的谴责。”
另一位大臣皱着眉头说:“话虽如此,但南诏国毕竟实力不弱,我们还是要小心行事。”
萧璃点头道:“大人说得对,我们自然会小心防范。但目前当务之急,是要维护朝堂的稳定,不能因为这些无端的质疑而扰乱了军心民心。不知各位大人是否听到了什么风声,才会提出这样的质疑?”
几位大臣对视一眼,欲言又止。
萧璃看出他们有所隐瞒,继续说道:“各位大人,朝堂稳定关乎大楚的兴衰,若有什么隐情,还望各位大人如实相告。”
终于,一位大臣叹了口气,说道:“公主殿下,实不相瞒。近日,我们收到一些匿名信件,信中称陛下对南诏国的决策过于激进,会给大楚带来灾难,还说陛下此举是为了一己之私,并非为了国家。我们一时糊涂,才会被这些信件误导。”
萧璃心中一凛,看来幕后黑手正是通过这些匿名信件来煽动大臣们质疑皇帝的决策。
“各位大人,这些信件明显是别有用心之人所写,意在扰乱朝堂。以后切不可轻信此类信件。”萧璃严肃地说道。
送走几位大臣后,萧璃立刻将此事告知皇帝。
“父皇,看来确实有人在背后搞鬼,企图破坏朝堂稳定。我们必须尽快找出幕后推手,否则后患无穷。”萧璃说道。
皇帝点头道:“璃儿,你说得对。朕命你全权负责调查此事,务必找出幕后黑手,将其绳之以法。”
萧璃领命后,立刻展开调查。
她安排心腹侍卫对几位收到匿名信件的大臣进行暗中监视,同时派人调查信件的来源。
经过几天的调查,终于有了一些线索。
侍卫们发现,一位名叫孙御史的官员与此事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公主殿下,我们发现孙御史近日频繁与一些神秘人会面,而且这些神秘人的行踪十分诡异。据我们推测,那些匿名信件很可能与他有关。”侍卫首领向萧璃汇报。
萧璃心中一动:“继续监视孙御史的一举一动,看看他到底在搞什么鬼。同时,想办法查出那些神秘人的身份。”
然而,就在调查即将取得重大突破时,孙御史突然失踪了。
“什么?孙御史失踪了?怎么回事?”萧璃得知消息后,十分震惊。
“公主殿下,我们也不清楚。今天一早,孙御史离开府邸后,就再也没有回来。我们派人西处寻找,都没有发现他的踪迹。”侍卫首领无奈地说道。
萧璃深知,孙御史的失踪绝非偶然,很可能是幕后黑手察觉到了危险,提前将他藏了起来。
“加大搜索力度,务必找到孙御史。他是解开谜团的关键人物。”萧璃说道。
与此同时,朝堂上关于皇帝决策的质疑声虽然暂时被压制,但大臣们之间的气氛却变得有些微妙。
一些大臣开始互相猜疑,人心惶惶。
萧璃深知,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她必须尽快找到孙御史,揪出幕后推手,平息朝堂纷争,否则大楚朝堂将陷入混乱,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
而此时,京城的大街小巷都在悄悄流传着一些对皇帝不利的谣言,局势变得愈发复杂和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