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南诏国答应大楚的条件并签订盟约,这场由边疆骚乱引发的危机暂时得到了平息。
大楚国内,百姓们得知边疆危机解除,无不欢呼雀跃,对皇帝和萧璃公主的赞誉之声传遍大街小巷。
然而,战争虽己结束,但其带来的余波却远未消散。
边疆地区,因骚乱和对峙遭受了不小的破坏,百姓生活困苦,基础设施亟待修复。
朝堂之上,虽然淑妃和二皇子的势力己被基本铲除,但一些潜在的隐患仍未完全消除。
皇帝深知恢复边疆稳定与繁荣的重要性,立刻下旨安排户部拨款,工部负责组织人力物力,对边疆地区进行重建。
“工部尚书,边疆重建之事刻不容缓,朕命你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制定出详细的重建计划,确保边疆百姓能够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皇帝严肃地对工部尚书说道。
工部尚书跪地领命:“陛下放心,微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辱使命。”
萧璃也心系边疆百姓,主动向皇帝请命,前往边疆视察重建工作。
“父皇,儿臣愿前往边疆,监督重建进度,安抚百姓。边疆百姓因战乱受苦,儿臣实在放心不下。”萧璃说道。
皇帝看着萧璃,眼中满是欣慰与担忧:“璃儿,你有此心,朕很欣慰。只是边疆路途遥远,条件艰苦,你一个女孩子……”
萧璃坚定地说道:“父皇,儿臣不怕吃苦。而且,儿臣也想借此机会了解边疆的实际情况,为今后更好地治理国家积累经验。”
皇帝思索片刻后点头道:“好吧,璃儿。你此去一定要小心谨慎,遇到问题及时向朕汇报。朕会派一队精锐侍卫保护你的安全。”
于是,萧璃带着一队侍卫和一些负责重建工作的官员,踏上了前往边疆的路途。
一路上,萧璃看到许多百姓流离失所,心中十分难过。
到达边疆后,萧璃立刻投入工作。她深入百姓之中,了解他们的需求,与工部官员一起商讨重建方案。
“我们要先解决百姓的住房问题,搭建临时住所,让大家有地方遮风挡雨。同时,要尽快修复农田水利设施,恢复农业生产。”萧璃在会议上说道。
官员们纷纷点头称是,按照萧璃的指示展开工作。
在萧璃的监督和指挥下,边疆的重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利的时候,新的问题出现了。
负责重建工作的资金出现了短缺,一些原本计划中的项目不得不暂停。
“公主殿下,这重建资金缺口太大,户部拨的款远远不够。再这样下去,重建工作恐怕无法按时完成。”一位官员焦急地向萧璃汇报。
萧璃眉头紧皱,思索片刻后说道:“你先别急。我立刻修书给父皇,请求他再拨一些款项。同时,我们也可以在边疆地区发动募捐,鼓励当地的富商和百姓为重建贡献一份力量。”
于是,萧璃一边写信向皇帝说明情况,请求增加拨款,一边安排官员在边疆各地张贴募捐告示。
告示一出,得到了许多百姓和富商的响应,大家纷纷慷慨解囊,为重建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等待皇帝回复的日子里,萧璃并没有闲着。
她继续在边疆各地奔波,监督临时住所的搭建和农田水利设施的修复工作。
“公主殿下,您休息一下吧,这些事交给我们来做就好了。您己经几天几夜没合眼了。”一位侍卫心疼地劝道。
萧璃微微一笑:“我没事。边疆百姓都在受苦,我怎么能休息。等重建工作完成,看到百姓们过上好日子,我再休息也不迟。”
终于,皇帝的回信到了。
皇帝在信中表示,己下令户部再拨一批款项,以支持边疆重建工作。
同时,对萧璃在边疆的工作表示肯定和赞扬。
“太好了,有了这笔钱,重建工作就能继续推进了。”萧璃高兴地说道。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就在重建工作重新步入正轨时,京城传来消息,朝堂上有一些大臣对皇帝在处理南诏国问题上的决策提出了质疑,认为皇帝的要求过于苛刻,可能会引起南诏国的报复,导致两国关系再次紧张。
“这些大臣怎么在这个时候提出质疑?难道他们不知道陛下的决策是为了大楚的长远利益吗?”萧璃得知消息后,气愤地说道。
萧璃深知,这些大臣的质疑可能会影响朝堂的稳定,甚至对边疆重建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她决定立刻返回京城,协助皇帝应对这一新的挑战。
“边疆的重建工作暂时交给你们,一定要按照计划推进,不能有丝毫懈怠。我回京城处理一些事情,很快就回来。”萧璃对负责重建工作的官员们说道。
于是,萧璃带着侍卫们匆匆踏上了返回京城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