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萧璃的安排下,侍卫和宫女们在京城各处积极辟谣。
他们深入大街小巷,耐心地向百姓们讲述城郊别苑事件的真实经过,将二皇子与淑妃的阴谋以及王大人等大臣为营救他们而不择手段的事实公之于众。
起初,百姓们对这些说法半信半疑。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细节被披露,再加上萧璃平日里在宫中乐善好施的名声,一些百姓开始转变态度,对王大人等人的行为表示愤慨。
“原来这背后还有这么多弯弯绕绕,璃公主是为了自保和揭露坏人,那些大臣却颠倒黑白,真是太过分了!”一位老者听完解释后,气愤地说道。
“是啊,咱们可不能被那些谣言误导了,璃公主是好人。”周围的百姓纷纷附和。
然而,王大人等人并不打算就此罢休。他们见谣言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有被揭穿的趋势,决定铤而走险,加大阴谋的力度。
王大人再次召集参与弹劾的大臣们,在一处隐秘的宅院里商议对策。
“现在情况对我们越来越不利,萧璃那丫头竟然派人在京城各处辟谣,百姓们己经开始怀疑我们了。”王大人面色阴沉,眼中满是焦虑。
“王大人,那我们该怎么办?再不想办法,等陛下查到我们头上,可就全完了。”一位大臣焦急地说道。
王大人思索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既然如此,我们就一不做二不休。我听说萧璃近日经常与安平郡主来往,我们可以从安平郡主入手,制造一些不利于她的谣言,说她与萧璃勾结,意图谋反。这样一来,既能分散陛下的注意力,又能让萧璃自顾不暇。”
其他大臣听后,面露犹豫之色。其中一位说道:“王大人,此举风险太大,万一被陛下识破,我们恐怕万劫不复。”
王大人冷笑一声:“事到如今,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只要我们做得巧妙,再买通一些人证,不怕陛下不信。”
经过一番商议,大臣们最终决定按照王大人的计划行事。很快,京城中便传出了安平郡主与萧璃勾结,意图谋反的谣言。谣言如同瘟疫一般迅速传播,一时间,百姓们人心惶惶,对萧璃和安平郡主的指责声此起彼伏。
萧璃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又气又急。她没想到王大人等人竟然如此丧心病狂,为了达到目的,不惜诬陷无辜。
“这些人实在是太可恶了!竟敢用如此卑鄙的手段对付郡主和本宫。”萧璃气得握紧了拳头。
小竹在一旁也气得满脸通红:“公主殿下,他们太过分了!我们该怎么办?”
萧璃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小竹,先别急。我们不能乱了阵脚。当务之急,是尽快找到证据,揭露他们的阴谋,同时也要安抚好安平郡主,让她不要慌乱。”
萧璃立刻派人去请安平郡主进宫,同时加紧了对王大人等人的调查。
安平郡主进宫后,神色憔悴,显然是被谣言所困扰。
“璃公主,如今这谣言闹得满城风雨,我该如何是好?”安平郡主焦急地说道。
萧璃握住安平郡主的手,安慰道:“郡主,你先别急。这都是王大人等人的阴谋,他们想借此分散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无暇应对。我们不能让他们得逞。本宫己经在加快搜集他们结党营私的证据,只要证据确凿,他们的阴谋就会彻底破产。”
安平郡主微微点头:“璃公主,我相信你。只是这谣言对我影响甚大,我在京城的一些朋友都开始对我避而远之了。”
萧璃眼中闪过一丝坚定:“郡主,清者自清。等真相大白的那一天,一切谣言都会不攻自破。在这之前,你先在本宫宫中住下,以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安平郡主感激地看着萧璃:“多谢璃公主,若不是有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与此同时,林风那边传来了好消息。
经过连日的深入调查,他们终于搜集到了王大人等人与二皇子旧部秘密联络、意图营救二皇子和淑妃的确凿证据,包括往来信件、密会记录等。
“公主殿下,证据己经搜集齐全。您看,这些信件中清楚地表明了王大人等人的阴谋,他们不仅计划通过弹劾您来为二皇子和淑妃脱罪,还商议了若计划失败,便发动政变,拥立二皇子登基。”林风将一叠厚厚的证据呈递给萧璃。
萧璃看着这些证据,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很好,这些证据足够让他们原形毕露了。林风,你做得很好。立刻随本宫进宫面见父皇,是时候让这些阴谋家付出代价了。”
萧璃带着林风,匆匆赶往御书房。
见到皇帝后,萧璃将证据呈上,并详细讲述了王大人等人的种种阴谋,包括他们制造谣言诬陷安平郡主的事情。
萧衍看完证据后,龙颜大怒:“这些逆臣,竟敢如此胆大妄为,结党营私,意图谋反,实在是罪不可赦!”
萧璃说道:“父皇,如今证据确凿,还望父皇严惩这些人,以正国法,还京城百姓一个真相,也还儿臣和安平郡主清白。”
萧衍点头道:“璃儿,你放心。朕定会让这些人受到应有的惩罚。来人,立刻传朕旨意,将参与此次阴谋的大臣全部逮捕,打入天牢,听候发落。”
侍卫领命而去。萧璃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