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璃离开御书房后,深知局势紧迫,容不得丝毫懈怠。
她与皇帝安排的心腹大臣们迅速制定了暗查计划,决定从与二皇子关系最为密切的几位大臣入手,搜集他们结党营私、意图营救二皇子和淑妃的证据。
萧璃回到宫殿,立刻唤来自己的心腹侍卫统领林风。
林风武艺高强,为人机警,深得萧璃信任。
“林风,本宫命你带领一队身手矫健、行事谨慎的侍卫,密切监视礼部侍郎王大人以及其他参与弹劾的大臣府邸。留意他们的一举一动,尤其是与天牢或二皇子旧部的往来,一旦发现任何可疑情况,即刻回报。”萧璃神色严肃地吩咐道。
林风单膝跪地,坚定地回应:“公主殿下放心,属下定不辱使命。”
与此同时,皇帝那边也安排了朝中经验丰富的御史,从朝堂事务入手,调查这些大臣在政务上是否存在违规操作,与二皇子的势力有无利益勾结。
接下来的几日,林风带领侍卫们日夜坚守,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们乔装打扮成普通百姓,在大臣们府邸周围暗中观察。终于,在一个深夜,他们发现了一些端倪。
王大人府中的管家趁着夜色,悄悄出了门,左顾右盼后,朝着城东的方向匆匆走去。
林风立刻带领几名侍卫远远跟上。管家一路来到一处偏僻的茶楼,进入了二楼的一个包间。
林风等人不敢贸然进去,只能在楼下等待。过了许久,管家才从包间出来,神色匆匆地离开了茶楼。
林风留下两名侍卫继续监视茶楼,自己则带着其他人跟踪管家回到了王大人府。
回到宫中,林风立刻向萧璃汇报:“公主殿下,今晚王大人的管家与城东茶楼包间内的人秘密会面,行为十分可疑。我们虽未看清与管家会面之人,但推测可能与二皇子旧部有关。”
萧璃眼中闪过一丝寒光:“看来他们果然在暗中有所动作。你留下的侍卫继续盯着茶楼,看看还有什么人进出。另外,想办法查清楚那个包间平日里归谁使用,背后的主子是谁。”
“是,公主殿下。”林风领命而去。
几日后,林风再次向萧璃汇报:“公主殿下,经过调查,那个包间长期被一个名叫李三的人租用。这李三表面上是个商人,实则与二皇子的亲信有密切往来。我们还发现,近日有不少参与弹劾您的大臣府邸都有类似的神秘会面。”
萧璃微微点头,说道:“很好,继续深入调查,务必搜集到确凿的证据。这些人竟敢在朝堂上公然结党,意图扰乱朝纲,绝不能轻饶。”
就在萧璃这边紧锣密鼓地搜集证据时,朝堂上的气氛愈发紧张。
那些参与弹劾的大臣们见皇帝迟迟没有对萧璃做出处罚,开始有些沉不住气,在朝堂上旁敲侧击,试图给皇帝施加压力。
“陛下,不知璃公主越权之事,陛下考虑得如何了?”一位大臣在早朝上恭敬地问道,但语气中却带着一丝急切。
萧衍心中恼怒,但仍面色平静地说道:“此事朕还在调查,诸位爱卿不必心急。朕自会做出公正的裁决。”
退朝后,王大人与几位大臣聚在一起,商议对策。
“陛下对我们的弹劾奏章似乎并不上心,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一位大臣担忧地说道。
王大人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看来陛下是有意偏袒萧璃。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必须想个办法,让陛下尽快做出处罚。”
这时,另一位大臣提议道:“要不我们煽动一些百姓,让他们在京城街头闹事,声讨璃公主干预朝政,给陛下制造舆论压力。”
王大人眼睛一亮:“这倒是个办法。我们暗中安排人手,让他们散布谣言,鼓动百姓。同时,联络一些言官,让他们在朝堂上加大弹劾力度。双管齐下,不怕陛下不就范。”
于是,在王大人等人的策划下,京城街头开始出现一些谣言,说璃公主恃宠而骄,妄图干预朝政,扰乱朝纲,百姓们被这些谣言误导,渐渐对萧璃产生了不满情绪。
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甚至聚集在皇宫外,要求皇帝严惩萧璃。
而朝堂上,言官们也在王大人等人的授意下,每天都上书弹劾萧璃,言辞愈发激烈。
萧璃得知这些情况后,心中十分气愤,但她知道此时不能慌乱。
“小竹,去请安平郡主进宫,本宫有要事与她商议。”萧璃对小竹说道。
不多时,安平郡主匆匆赶来。
“璃公主,我也听说了京城街头和朝堂上的事情。这些人实在是太过分了,竟然用这种卑鄙的手段对付您。”安平郡主气愤地说道。
萧璃面色凝重:“郡主,此次他们来势汹汹,看来是想逼父皇就范。我们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
安平郡主思索片刻后说道:“公主,我们可以先派人去澄清谣言,让百姓们了解事情的真相。同时,加快搜集那些大臣结党营私的证据,只要证据确凿,陛下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处置他们,谣言自然不攻自破。”
萧璃微微点头:“郡主所言极是。本宫这就安排人去京城各处辟谣,揭露那些大臣的阴谋。你在京城人脉广泛,能否帮本宫打听一下,王大人他们背后是否还有其他势力在支持?”
安平郡主点头道:“公主放心,我这就去办。一定尽快给您消息。”
送走安平郡主后,萧璃立刻安排侍卫和宫女们分成若干小组,前往京城各个角落,向百姓们解释城郊别苑事件的来龙去脉,揭露王大人等人企图利用谣言混淆视听、达到不可告人目的的阴谋。
与此同时,萧璃与皇帝的心腹大臣们也加快了搜集证据的步伐。她深知,这场与朝堂势力的较量己经到了关键时刻,只有尽快掌握足够的证据,才能彻底粉碎王大人等人的阴谋,还自己清白,稳定朝堂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