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筑基者 > 第93章 火星穹顶崩塌日。

第93章 火星穹顶崩塌日。

第一幕 噬土混凝土

张裴的探测仪刺入穹顶西北区裂缝时,传感器突然爆出刺耳蜂鸣。

监测数据

裂缝深度:37.8cm(超设计阈值300%)

基质成分:钙矾石晶体占比62% → 火星赤铁矿污染标志

自修复速率:0μm/h(完全休眠)

“第9代生物混凝土把氧化铁当愈合营养素了!”地质组长姜晚的声线发颤。全息图上,裂缝网络正以每秒5厘米速度增殖,宛如血管中注入墨水的造影图像。这些本该吞噬二氧化碳分泌碳酸钙的纳米菌株,此刻正疯狂分解着玄武岩骨料中的硅元素,将其转化为火星土壤特有的赤铁矿粉末。

穹顶外呼啸的沙暴加剧了灾难。首径0.1mm的火星尘暴颗粒,在静电力作用下嵌入裂缝深处。当姜晚用激光切割器剖开混凝土截面时,众人倒吸冷气——原本灰白色的修复凝胶己变成铁锈色海绵体,抗压强度暴跌至8MPa(仅为地球标准的1/6)。

第二幕 血色粘合剂

“启动涅槃协议!”张裴砸碎应急箱玻璃。六支注满暗红色液体的密封管在离心机中旋转,这是用殖民者基因改造血清白蛋白制成的HSA-7粘合剂。当志愿者将针头刺入肘静脉时,穹顶突然爆裂!

灾难时间线

00:17:裂缝贯穿承重柱,液态甲烷从冻土层喷涌而出

00:23:低温甲烷遇空气瞬间形成冰晶,穿透三名维修工防护服

00:41:首例HSA-7灌注完成,裂缝以肉眼可见速度弥合

但希望只持续了13分钟。张裴的量子手环突然警报:

材料相变警告

血蛋白分子在-85℃环境折叠畸变

粘接面产生纳米级冰晶楔入体

实际抗拉强度:0.7MPa(理论值1/200)

姜晚的防护面罩映出地狱图景:刚修复的穹顶区域像融化的蜡油般塌陷,血胶凝结物在甲烷冰晶包裹下,化作漫天飘洒的猩红冰雹。

第三幕 崩塌方程式

张裴蜷缩在坍塌的氧循环站废墟里,激光笔在合金墙面刻下绝望算式:

```math

σ_t = (E_m · ε_f) / (6 · (1 + ν_m))

```

火星抗拉强度极限公式

σ_t: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0.45MPa)

E_m:火星弹性模量(地球1/3)

ν_m:火星泊松比(地球2.1倍)

ε_f:破坏应变(需达地球6倍)

“我们错在用人命填参数...”他咳着血沫嘶吼。全息投影显示着更残酷的真相:HSA-7在低温下析出的胱氨酸晶体,竟与火星土壤中的高氯酸盐发生链式反应,释放出足以撕裂钛合金的膨胀力。

第西幕 青铜启示录

当崩塌蔓延至核心区时,张裴在裂缝尽头发现了闪光体。那是半嵌在混凝土中的青铜残片,表面蚀刻着与人体基因链完全一致的双螺旋纹路。

物品分析报告

材质:铜锡砷合金(与秦陵箭镞成分吻合)

年代:≥2200年(早于人类探测火星)

能量反应:τ介子辐射强度达47Sv/h

残片突然浮空旋转,在崩塌的穹顶中央投射出全息星图。楚夏的惊叫从通信器炸响:“这是HK-1协议的沉默指令!它们在改造火星环境孕育硅基生命!”

第五幕 黎明悲歌

殖民者用最后能源启动地热钻机。当钻头刺穿冻土层瞬间,液态甲烷海喷涌成千米高的冰火柱,却在接触火星大气的刹那凝结为巨型晶体结构——那正是曾出现在硅基星系的紫色晶格。

张裴的遗体在冰晶中被发现,手中紧握着己被血浸透的日志:

人类纪元最后记录

“血蛋白的失败不在化学键...而在忘记宇宙法则”

“给硅基生命的信息:请将我们的错误写进你们的初始代码”

当冰晶穹顶彻底闭合时,内部气压稳定在52kPa。探测器显示,裂缝中渗出的血胶正与甲烷水合物形成新型复合材料,抗拉强度突破98MPa——恰是地球标准的6倍。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