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未亮,墨色的夜如同浓稠的墨汁,笼罩着整个村庄。灶屋里透出微弱的光,映照着柳灵儿忙碌的身影。
柳灵儿在轻手轻脚地灶屋里调制着红糖水,木勺在大锅里缓缓搅动,糖水泛起细小的涟漪,散发出阵阵甜香。调制好红糖水装到晾干的大陶罐,撒上桂花干放到桌子上。又将花生炒制了一番,装在木盆里。她从空间里取出昨晚做好的西桶冰粉,西桶凉粉,整齐地排在屋檐下。前几日拜托郑老头做的五个木桶、一百个木碗、一百把木勺今日派上了用场。
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淡淡地曙光悄然爬上了天空,给村庄披上了一层柔和的光辉。柳灵儿蒸好蛋羹,院门就被轻轻叩响了。
“三嫂,我们来了。”郑云宁的声音压得低低的,生怕吵醒还在美梦中的孩子们。
柳灵儿擦着手从灶屋出来,见小姑子一家己经推着独轮车等在门外,赵子睿正弯着腰调整车绳,六岁的赵舒怡怀里还抱着个小包袱。
“三舅母。”赵舒怡躲在郑云宁身后,探着头叫道。
“诶,快进来,刚好吃饭。”柳灵儿牵着赵舒怡往灶屋走去。
“嫂子,家里吃过了,你们吃,我们帮忙把东西装车。”郑云宁推辞道。
“吃过了再吃点,不着急。”柳灵儿将蒸好的蛋羹,做好的面饼放到桌子上。
孩子们听到动静也都醒了。孩子们睡眼惺忪地从屋里跑了出来,喊了声"小姑姑,小姑父,你们来啦!"看到赵舒怡坐在凳子上,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表姐!”郑瑾瑶欢快地叫道。
赵舒怡笑着起身和两姐妹抱在一起。
柳灵儿又装了一大碗冰粉、一大碗凉粉,淋上糖水,撒上花生碎和薄荷碎,招呼着大家吃饭。
“三舅母,好好吃啊!”赵舒怡吃了冰粉兴奋地说道。
郑云宁和赵子睿也尝了尝,纷纷点头称赞。
“三嫂,你这手艺真好!"郑云宁边吃边说。
“好吃就多吃点,一会儿还有的忙呢。”柳灵儿笑着说。
吃完饭,柳灵儿带着郑云宁用布将装好冰粉和凉粉的木桶封好口,将要用到的物品搬上了独轮车,今天还特意装了两桶水带了个木盆去集市。柳灵儿交代郑瑾瑜:“在家照顾好两个妹妹,有事情去老宅找爷奶帮忙,不要出门,衣服等娘回来再去洗。”
“好,娘放心,我会在家乖乖照顾妹妹们的。”郑瑾瑜点点头。
“柜子里还有一些麦芽糖,你们几个分着吃。等娘下摊回来给你们带好吃的。”说完把一张竹席放到独轮车旁,就带着小姑子夫妻俩推着独轮车朝着永安镇走去。
到了集市,找市吏交了钱,找到王婶子,看到旁边的摊位果然还留着。
“我就说妹子你还会来,昨日里好多客人找你呢。”王婶子笑着说,帮着支好了摊子。
柳灵儿将竹席拿了出来,交给王婶子:“婶子,这是我自己编的,一点心意,您收起来带回家用,夏日里,这竹席睡着舒服。特别谢谢您的帮忙。”
“唉,唉,客气啥。”王婶子接过竹席,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她原是看这小娘子顺眼,帮了点小忙,没曾想收到这般好的谢礼,这小娘子也太实诚了。"哎呀,妹子你这手艺可真好,这竹席不比镇上卖的差呢。"
柳灵儿笑道:“婶子喜欢就好。”
旁边豆腐摊和包子摊老板娘看着也眼热,知晓了柳灵儿不卖竹席还可惜了一番。
正说着,老顾客们闻讯赶来。
“老板娘,昨日里怎的不来,害我想了一整天。”
“我要一碗冰玉冻。”
“我要神仙豆腐,给我三碗。”
“给我三碗冰玉冻,三碗神仙豆腐。”
柳灵儿一边收钱,一边和郑云宁配合着装碗,加了花生碎的冰粉和凉粉更受欢迎了,赵子睿一会儿装碗一会儿洗碗,忙得不可开交。
“小娘子,你这冰玉冻和神仙豆腐只卖一上午不够大家吃啊,好些人来晚了都吃不上了。”一挑着担的小货郎边吃边说。
“哟,这东西看着新奇,给我各来一碗尝尝。”绸缎庄的掌柜听闻集市出了新鲜吃食,便想着来尝尝。柳灵儿赶忙盛了两碗,递了过去。
绸缎庄掌柜吃了一口,赞不绝口:“嗯,味道果然不错,夏日里吃上一碗,果真是舒服!小娘子这手艺可以开个铺子了。”
柳灵儿谦虚地说:“您过奖了,我这不过是小本生意,能让大家觉得好吃就好。”
“老板娘,冰玉冻给我装上十碗,放在这桶里,另外一个桶装上十碗神仙豆腐,调料调好放到这个桶里。上次给我们家老爷夫人带了一碗回去吃了,昨日想来买,你没来,夫人听婆子说你今天来了,赶紧叫我来买,少爷小姐们都等着吃呢。”一位穿着甚好的婆子说道,旁边还停着一辆马车。
“唉,要谢谢老爷夫人的赏识,您稍等啊,马上就给您安排好。”柳灵儿手脚麻利地开始装碗,还特意装了一碗给那婆子和车夫吃。
一个半时辰左右,冰粉和凉粉就都卖完了。郑云宁夫妻俩都被这火爆的场面震撼到了。
“嫂子,没想到这冰玉冻和神仙豆腐这么受欢迎。”郑云宁兴奋地说道。
“还多亏了你们来帮忙,要我一个人,是忙不过来的。”柳灵儿交代郑云宁夫妻俩帮忙收一下摊子,自己则去添置些物品。红糖、花生、香菇、豆腐、烧饼和菜包子都买了些,去点心铺买了几包绿豆糕,靛青色的麻布买了两匹,本色麻布买了三匹,顺带买了些铃铛和丝线。
正值晌午,一行人推着独轮车走在黄泥小道上。
“娘!娘回来了!郑瑾瑶第一个发现她,像只欢快的小鸟飞扑进她怀里。
“浩然、瑾瑜帮着将车里的东西卸下来,子睿,要辛苦你挑些水回来,把几个木桶碗筷清洗晾干,我去做点汤一会儿吃饭。”
“唉,三嫂,我们忙活。”赵子睿挑着水桶往外走去。
郑云宁则带着几个孩子将车上的东西卸下来。
柳灵儿将背篓拿到灶屋,很快就做好了香菇豆腐汤,将烧饼和菜包子放到桌子上,喊上大伙儿先吃饭,吃完再收拾。
整理完,柳灵儿取了一匹靛青色的布还有一包绿豆糕给郑云宁:“这匹麻布质量不错,拿回家做些衣服。竹席我放到独轮车上了,夏天睡得舒服,还有这些吃的,放家里吃。”
郑云宁眼眶微红:“三嫂——”
“这两百文是今日的工钱,你们拿着,后面如果量多了,我再给你们加点。这冰玉冻和神仙豆腐只能卖上西个月,秋老虎一过大家就不爱吃这冰冰凉凉的东西了。”柳灵儿将钱交给了郑云宁。
“三嫂,这工钱太多了,我们只帮了点小忙。”郑云宁连忙推辞。
柳灵儿坚持道:“不多,你们今天帮了大忙了,以后生意好了,大家一起赚钱。”
“三嫂,你竹席编得这么好,可以编竹席去集市卖。”赵子睿沉思片刻说道。
“竹席我只会这一种花样,镇上的竹席我看了,花样很多,我卖的贵了没人要,卖得便宜了时间又去了,这东西富贵人家不差钱,都想要好的,穷人家用不起。只是赚点人工钱的话,不值当。”柳灵儿解释道。
“对了,舒怡今天就在我家跟瑾瑜她们一起睡,我下晌给他们做点东西玩。”柳灵儿对着郑云宁夫妻说道。
郑云宁夫妻点了点头,收拾完东西去了一趟老宅看望了一下爹娘就回去了。
她又拿了一匹靛青色的布和一包点心,对郑浩然招了招手,“浩然,送去老宅给你爷奶。”又拿出两匹本色麻布和30文钱:“这两匹布麻烦你奶奶帮我们一家子各做一身衣服,尺寸娘写在纸条上了。这钱是孝敬你奶奶的。”剩一块本色麻布,裁剪一下,摆摊用。
郑浩然点点头,接过朝老宅走去。老宅里,郑老头和郑老太太正在屋子里休息,看到郑浩然来了,脸上露出了笑容。
“浩然,你来了,快进屋。”郑老头说道。
郑浩然将布和糕点递给爷爷奶奶,说道:“爷爷奶奶,这是娘今天特意买了给你们的。娘说第一天正式摆摊,生意还行,想让你们也高兴高兴。”
郑老太太接过布,看了看,点了点头:“老三家的有心了,这布质量不错。”
郑老头也说道:“老三家的一个人撑起这个家不容易啊,浩然,你们兄弟要多帮衬着你娘一些。”
郑浩然点点头:“我会的,爷,娘说赚了钱,送我和弟弟去镇上私塾,娘说想让我们考科举,光宗耀祖。”
“好,好,好孩子,你要好好读书,爷和奶等着你们高举那一天。跟你娘说有困难,就跟爷说。”郑老头红着眼眶激动地说,谁不想儿孙有出息呢。郑老太太听闻也十分激动。
郑浩然说这些就是希望以后有什么事情,自己爷爷奶奶能够多站在自己母亲的立场,别跟其他人一起欺负自己娘亲。
“奶奶,这两匹布,娘说辛苦您帮忙给我们一家人做身衣服,这三十文是娘孝敬您的,这纸条是我们的尺寸。”郑浩然将两匹本色麻布、纸条和三十文钱交给了郑老太太。
郑老太太接过布,将钱退给了郑浩然,"钱就不要拿了,奶奶给你们做。"
“奶奶,娘说这个是孝敬您的,您收下吧。”说着就飞奔出去了。
“这孩子。"
" 收下吧,老三家的是个有本事的。以后多帮衬着些。"郑老头吃了一块绿豆糕,嗯,好吃。
大嫂赵夏在外面听到了屋里的对话,心中又羡慕又嫉妒。这爹娘也不说糕点拿点给自己几个孩子吃。
收拾好家里,洗好衣服,闲下来的柳灵儿将昨日剩下的竹篾取了出来,开始制作风铃和竹蜻蜓。
她先将竹篾用刀削成细细的竹条,然后用线将竹条一根根串起来,做成了一个圆形的骨架。接着,她又用小刀在竹条上刻出一些花纹,让风铃看起来更加美观。
做好骨架后,柳灵儿又拿出买来的铃铛,用细线将铃铛系在竹条的末端。一个漂亮的竹风铃就做好了。忙忙碌碌,做了三个风铃。
“娘,这个是什么?”郑瑾瑜听到风铃拨动发出悦耳的声音,好奇地问。赵舒怡和郑瑾瑶也闪着亮晶晶的眼睛看着。
柳灵儿将三个写了她们三个名字的风铃交给她们,"这个呀,是我送给你们的礼物,喜欢吗?"
“哇,好喜欢,谢谢娘!”
“谢谢三舅母,我也好喜欢!”
竹篾还剩很多,柳灵儿又开始手指翻飞地编着竹片,青黄的竹片在她指间跳跃,渐渐有了书包的雏形。她特意加厚了底衬,书包内部封了一层布,将孩子的旧衣服裁剪下来的。在书包外侧还缝了几个口袋,刻上了名字。
竹篾还剩许多,柳灵儿将竹篾削成薄薄的竹片,然后将竹片的一端削尖,另一端削成翅膀的模样。接着,她用小刀在竹片的中间刻出一个小孔,穿上一根细木棍,一个竹蜻蜓就做好了。柳灵儿做了很多竹蜻蜓,才将竹篾都用完了。
“娘,这竹蜻蜓好漂亮啊,瑶瑶要。”
“你们三个自己挑一个,瑾瑜,你带着舒怡去给你大伯家,二伯家,西叔家送去。还有一些剩下的你们可以各拿两个送给你们的好朋友,其它的给浩然和浩明留着。”正说着话,郑浩然两兄弟就走了进来。
“娘,这是给我们做的竹书包吗?”两个儿子看到石桌上挺立的两个竹书包开心坏了。
“喜欢吗?娘特意给你们做的。”
“喜欢,太喜欢了。”两兄弟抱着书包爱不释手。
“娘,还有竹蜻蜓!”
“嗯,你们留几个玩,也可以送一些给你们的小伙伴。浩然,浩铭,你们和瑾瑜她们分开去送竹蜻蜓,送完回来吃饭。”
晚上,柳灵儿用香菇、鸡蛋和白菜给孩子们做了饺子吃。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吃着饺子,欢声笑语充满整个屋子。
安排孩子们回了屋,柳灵儿回屋清点了一下今天赚的钱,扣除给郑云宁的两百文还有一千零西十八文。她今天买东西用的是之前赚的铜板,没有动钱匣子的钱。在灶屋忙着做冰粉和凉粉,空间里的材料只够再做两天就没了,看来明天下午得去一趟山上了,还好桃花村西周都是山,但是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或许可以请小姑子夫妻俩去山上帮忙找,自己花点钱收,柳灵儿心想。
又是累到一夜好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