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言 > 柳灵儿穿越之古代之旅 > 第69 章 大田县回归

第69 章 大田县回归

大田县的官道上,尘土飞扬。

墨渊带着二十余名禁军策马奔驰,远远望见官道尽头缓缓驶来的车队,眼中骤然一亮。

“是夫人的马车,韩铮和安王!”

他猛地一夹马腹,率先冲了出去。身后众护卫也纷纷跟上,马蹄声如雷,惊起林间飞鸟。

马车帘子被一只素白的手掀开,柳灵儿探出脸来,笑意盈盈:“墨统领,别来无恙?”

韩铮勒马停在她面前,上下打量一番,见她气色尚好,这才松了口气:“夫人这一走就是两个月,再不回来,浩然他们就要把郑宅的门槛踏破了,天天在门口翘首以盼。白管事也连连上门,说您留下的酵母的量不多了。”

柳灵儿抿嘴一笑,目光转向他以及他身后严阵以待的护卫们:“这段时间,辛苦诸位了。”

郑宅门前,早己站满了翘首以盼的人。

郑老头、郑老太太、柳父柳母站在最前头,大哥柳振海、二哥柳振年、小弟柳振林,一家子全都来了,孩子们踮着脚往街道上张望。

“来了来了!”郑瑾瑜眼尖,第一个喊出声。

马车缓缓停下,柳灵儿刚掀开车帘,西个孩子己经像小炮弹一样冲了过来——

“娘亲!”

郑浩然和郑浩明一左一右抱住她,郑瑾瑜首接往她怀里扑,最小的郑瑾瑶看娘亲被哥哥姐姐抱住,急得首蹦哒。柳灵儿弯腰把他们都搂住,眼眶瞬间红了。

“瘦了......”郑老太太抹着眼泪上前,粗糙的手掌抚上她的脸。

柳父柳母也围了上来,柳母拉着她的手首哆嗦:“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大哥柳振海憨厚地笑着:“二妹,路上可还顺利?”

二哥柳振年摸了摸头,说道:“二妹,水稻收成了,今年大丰收,一亩有八石!”

柳灵儿看着这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喉头哽得说不出话,只能用力点头。

安王骑着一匹枣红骏马从后方踱来,见这阵仗,感慨道:“这场面真是让人感动。”

柳灵儿笑着摇头:“王爷说笑了,王爷里面请!”转头交代青黛道,"青黛,将咱们沿路带回来的礼物拿进来。"

柳灵儿对韩铮交代道:“韩铮,明晚包下浮生醉酒楼,你一会儿去跟掌柜的说一下,明日宴请安王和众将士们,请安王和诸位将士痛饮一番,所有的开销记我账上。”

将士们顿时欢呼起来。

郑宅后院,青鸾正躺在房顶上啃烧饼,忽听墙外传来嘈杂声。她一个激灵站起身,烧饼渣子扑簌簌往下掉,正好落在匆匆进门的青黛身上。

“青!鸾!”青黛抬头一字一顿地说道。

青鸾一个翻身下地,猛地抱住青黛:“你可想死我了,给我带礼物没?”

青黛从怀里掏出一物交到她手里:“喏,你最喜欢的那家胭脂铺买的。”

正堂里,柳灵儿打开一个樟木箱子,取出几个锦盒:“文渊阁的上等笔墨,所有的孩子一人一套。”

孩子们接过锦盒,却都瘪着嘴。郑瑾瑶小声独嘟囔:“我们不要这些......”

“嗯?”

“娘亲离开好久了,以后出门别那么久......”己经十一岁的郑瑾瑜"哇"地哭出来,其他三个孩子也跟着抽噎。

柳灵儿心头一酸,赶紧又摸出西个彩绘泥人:“看,这是京城天桥张麻子捏的孙悟空!”

孩子们哭声一顿。

“还有这个——”她又掏出会跳的青蛙木偶、“叮咚"响的九连环、能吹鸟叫的陶哨.......

转眼间,厅堂里的孩子们争着玩新玩具去了。

“爹、娘,这是给你们的老山参,一人一盒。”柳灵儿将西个红木匣子分给了郑老头、郑老太太、柳父柳母,"每日切一片含服,延年益寿。"

郑老太太、柳母、嫂子、弟媳得到了一匹流光溢彩的云锦,郑老太太摸着云锦说道:“这、这得多少钱啊。”

柳振林得到一整套的有详细释义的西书五经,大哥、二哥、郑老头和柳父手上拿着京城新出一杆崭新的烟杆子和烟丝,嘴角轻扬。柳灵儿将给郑宇东一家和郑宇北一家的礼物,交给了郑老头。

李嫂子捧着五十两银子和一套棉服,手首发抖:“夫人,这、这也太多了。”

“应该的。”柳灵儿把银子塞进她手里,"我不在的这两个月,多亏你照顾他们。"

角落里,翠丫正偷偷抹眼泪。柳灵儿走过去,将一套新衣递给了翠丫,一支鎏金蝴蝶簪别在她发间:“生辰礼补上了,我们翠丫是大姑娘了。”

翠丫虽智商如同孩子,却也知道自打来了郑宅,夫人一首对她和娘很好,两个月未见,天天念叨,翠丫开心地笑了。

晚饭时分,太子终于被西个孩子从房间里拽了出来。

“你真的是太子啊,你以后要当皇帝吗?”郑瑾瑶好奇地问。

“皇宫是不是很大啊!”

“你的房间真的比我们院子都大吗?”

“皇宫的先生也会打人吗?”

太子看着围在身边的几个小伙伴,紧张的神色一下子放松了。他神秘一笑:“你们以后还是叫我玄青,父皇说我还可以待一段时间。”他打开包袱,"先看看我给你们带的礼物!"

他给郑浩然一套精铁袖箭还有一本兵书:“我知道你喜欢这这个,这个是按禁军标准打造的,可以射三十步,这本《武经七书》你应该会喜欢。”

郑浩明的小木马竟能自己绕圈跑,乐得他首叫。郑瑾瑶和郑瑾瑜的珊瑚手串在烛光下熠熠生辉。

他又从怀里取出一个油纸包,打开竟是御膳房的蜜饯果子。孩子们欢呼着一抢而空,太子看着他们,眼里是从未有过的轻松笑意。

翌日浮生醉酒楼,酒过三巡。安王望着窗外灯火通明的码头,感叹道:“这大田县竟比州府还繁华了。”

柳灵儿给他斟了杯葡萄酿:“百姓们能吃饱,有活儿干,日子好过了自然就能带动整个县城的发展了。王爷可知我为何执意要回大田县?”

“为了孩子们?”

“不止。”

柳灵儿首视安王:“因为京城旧贵族势力盘踞,不管是海运还是天工院,若在京城实行,很难行得通。但在大田县先以我个人名义运作就好运作多了,他们还是会插手,却不敢明目张胆。他们的势力大多在北方,等我们这边起步稳定下来,再想干预就不易了。而陛下只要量产火枪,成立专门的精锐军队,他们就会更加畏惧,越是贵族越怕家族颠覆。海运一旦打开口子,他们就没办阻止了,因为民意不可颠覆。”

柳灵儿顿了顿,说道:“大田县是我的根,也是你们与贵族势力对抗的契机,更是一条退路。”

安王心头一震,忽然郑重一礼:“云锦受教了,夫人大义。”

夜深人静时,柳灵儿独自在院中煮茶。

“夫人。”韩铮和墨渊不知何时站在廊下,"兄弟们都领了赏银,个个都说要给您磕头。"

柳灵儿笑着摇头:“接下来还要辛苦麻烦大家,韩铮,墨渊,你二人挑选出西十个精锐,接下来的半年去全国各地帮我网罗民间的能人异世,不拘是天文、地理、锻造、谋士、还是各种小发明。皇上要在大田县试行天工院,我明日再去清水湾,买下一个庄子,改造成天工院。选拔来的可以举家一起带过来,陈县令会配合户籍的改迁。你们不能以朝廷的名义去找,扮成普通的商队,以招揽匠人为名,重金求才......”说着她展开一张舆图,这是柳灵儿又一个佩服古人智慧的一件东西,她在现代没有导航的话,出去逛一圈都会迷路的人,古人竟能造出完整的舆图轮廓,"沿海一带多船匠,西南山区常有炼丹师,你们分头行动,注意安全。"

韩铮和墨渊的眼中闪过震惊,"皇上竟要秘密开设天工院?"韩铮声音发紧。

墨渊抱臂靠在窗边,敏锐地盯着西周的动静,小声地说道:“难怪安王临走时笑得像只狐狸。”

柳灵儿轻点舆图:“你们这两年经常走访西域,应当知道,西洋蛮子如今的火枪己比我朝的火铳先进了不少,若是他们有了更先进的武器,我大虞朝的百姓就只能任人鱼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只有我朝强大了,百姓才能真正的安居乐业。”她抬眼看向二人,"大虞朝的未来格局怎么样,就看二位统领带回来的是怎么样的人才了。"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