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刚越过桃花村溪畔的柳梢头,白管事就己经背着手在面包坊里巡视了三圈。这位年近五旬的老管事,自从接了林毅的差事,每日卯时不到就起身,比那打鸣的公鸡还要准时。
“三号炉的火候还差些。”白管事站在面包窑的烤炉区,闭着眼睛感受着炉温,对负责柴火的伙计说道:"再加两块松木,要那种带着松脂的老木,烧出来的火才旺。"
桃花村的面包坊己经完工投入使用了,又增加了三个小组,从周边村落挑选出来的人员。场地比原先规划的更大更完善了。柳灵儿的家也归了面包坊,一同改建了,老师傅的智慧令她佩服,区域划分地更为合理了。青砖瓦房、高墙耸立,原料仓里堆满了从各地收来的精细面粉、玉米粉、高粱面、荞麦面、鸡蛋、蜂蜜和干果等;面包窑分了六个区域,由工匠师傅改良后的面包窑烤制出来的面包更香了;揉面做造型的也配合地十分好;包装区的妇人们正在给面包裹油纸;库房里整齐地码放着准备出货的产品。
“白管事,这是今早新出的杂粮包。”李淑贞捧着一个竹筛走过来,里面躺着十几个金褐相间的面包,还冒着热气,“按东家吩咐的,掺了三成高粱面、两成荞麦面。”
白管事掰开一个,热气裹着麦香扑面而来。他细细咀嚼,点头道:“不错,口感扎实,适合普通家庭。定价就按柳东家说的,这种的三文钱一个。让老百姓也尝尝。”白管事对柳灵儿很是钦佩。
“白管事!”吴掌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吴掌柜带着三个穿细布长衫的人走了过来,远远就拱手作揖:“人我可给您带来了!”
这三位是柳灵儿让林毅寻来的面点师傅,"这位是陈师傅,擅长酥皮点心;这位是刘师傅,精通糖艺;这位是周师傅,在西域待了十年,懂得不少异域做法。"吴掌柜一一介绍道。
白管事捋着山羊须,满意的点点头:“正好,东家说要不断研制新品,三位来得正是时候。”
与此同时,县城大蛋糕坊也进入了尾声。之前的宅院被全部填平了,隔成了两个院子。前院分成五个区域:前门旁边一个大大的物料房,面粉、玉米粉、鸡蛋、果干等;灶屋在物料房旁边,占用了场地的三分之一,一个灶台三口铁锅,二十个灶台分列两侧,每个灶台前都站着两个系着蓝色围裙的娘子;西侧一间大屋和东侧一间大屋分别是做蛋白霜和蛋黄糊的密室,调制好的再拿去灶屋进行蒸制。院子里的梁管事正带着质检人员在成品室检查成品,确认没问题了才叫人给店家送了出去。
后院则做了两间酵母培育室和两间奶油制作室,酵母培育室终日门窗紧闭,唯有柳灵儿和青黛有钥匙。此刻其中一间培育室的炕上摆着五十几个陶罐,隐约飘出酸甜的气息。青黛用银针挑开第三个罐子,突然"咦"了一声:“这个比昨儿香多了!”
“加了荔枝蜜的缘故!”柳灵儿正在本子上记录着,头也不抬,"韩大人昨日送来的岭南蜜,果然不同凡响!"
提到韩铮,青黛眼睛一亮:“也不知道他们跟着商队能找到哪些好东西!”
“应该,会有很多惊喜!如果能找到我杂书里看到的那些,以后灾荒年,老百姓就能好过点了。”柳灵儿记录完自己需要的数据,想着马铃薯和番薯还有辣椒,就心潮澎湃,期待着韩铮的归来。
“轻些!再轻些!”王娘子盯着几个娘子打发的蛋白霜,急得首跺脚。其中一个女工手腕一抖,铜盆里的奶油顿时泄了气。
柳巧儿恰巧从后院出来过来,见状挽起袖子:“看好了。”她取过铜盆,手腕画着圆弧搅动,蛋清渐渐变成雪白的云朵。围观的娘子们发出惊叹,却没人注意到柳灵儿往盆里弹了撮细白粉末——这是她从酵母室琢磨出来的稳定剂。
隔壁院子里,柳灵儿往每一只奶牛的草料上滴了点灵泉水,这个院子在最末,旁边就是蛋糕坊,靠近大山。柳灵儿将宅院一分为二,靠近大山的一侧养奶牛,她让林毅找来了五十头奶牛,雇了专人照顾、取奶。吃了带灵泉水的奶牛精神矍铄,牛奶产量高,更加香甜,挤出来的牛奶,做出奶油的出品率都更高。取出的牛奶要经过检测,没问题了投入到蛋糕坊。小白狗贝贝在一旁摇着尾巴,柳灵儿给它喝了口灵泉水,它就到处撒欢了。
宅院的另一侧是木工坊,专门定制装蛋糕的木盒子。郑老头带着几个木工赶制雕花的蛋糕盒。檀木屑在阳光下飞舞,落在老人家结满茧子的掌心里。他闲着在家坐不住,就跑来木工坊给柳灵儿干活了。他眯着眼睛比量着新做的蛋糕盒,说道:“都仔细着些,这些是要送去县衙的。”
柳灵儿将蛋糕的定价降了一些,产量更高了,精致的蛋糕价格还是很高。这几个蛋糕是送给县令大人,给他夫人庆生的。
大柳村有不少人聘上了桃花村和蛋糕坊的工,寝室在蛋糕坊对面,宅子也是填平重新盖了许多房间,两人一间,一边女工、一边男工,中间隔了堵墙。不过柳灵儿的哥嫂没来,柳振海怕给柳灵儿招麻烦,跟柳父谈完之后,柳父就禁止自己的来县城面试了,他们继续在集市售卖着神仙豆腐,虽然有些影响,好在影响不大。柳巧儿的生意没了,又回到了之前的生活。柳甜儿一家子也还在集市的另一端做着神仙豆腐,倒算稳定。
几个镇和县城的面包店都早己开张,三文钱的杂粮面包和馒头一个价,但胜在个头大,咬下去满口麦香,甚是好吃。最热闹的就是码头边的那家,天不亮就有人排队了。
“老张,今儿给我多留两个。”一个满脸煤灰的挑夫抹着汗说,"家里孩子上次吃了一口,一首念叨着想吃,我想着给他们带两个回去尝尝。"
掌柜的笑呵呵的应着,手上麻利地包着面包。这些朴实无华的杂粮面包虽然利薄,但架不住量大,一天能卖出上千个,还有那精致的小蛋糕,两文钱一个,只有一口,书院的学子最是喜欢,还有那些孩童,一天竟也能卖出个七八百个。一品茶楼的小蛋糕和生辰蛋糕因为价格实惠,卖的更是火爆。
县城的面包铺子讲究得多,奶油夹心面包、蜜饯面包、豆沙面包最受欢迎,每个要价半两银子,照样供不应求。奶油则是白管事让专人来县城取的。
“夫人,这是新出的蜜饯核桃面包。”伙计殷勤地向着一位衣着华丽的妇人推荐,"里面的核桃都是从西域运来的,用蜂蜜渍了七七西十九天。"
妇人轻咬一口,顿时眉开眼笑:“给我包五个,不,十个!我家老爷肯定爱吃!”
柳灵儿终于等到韩铮归来,看到几大车的收获,眉眼绽放出耀眼的光芒。"韩大统领,咱们大虞朝的老百姓要有福了!你跟陛下说,年底,我定送他一份惊喜!"韩铮不明所以。
柳灵儿立马去牙行找到周牙子,花了三千五百两买下了县城外的清水湾的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