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县城回来稍作休整,柳灵儿便匆匆赶往杏花村去找云宁和子睿谈接下来的合作。
此时,郑云宁正和丈夫赵子睿带着赵舒怡坐在院子里休息,赵子睿刚去山上采了些薜荔果树回到家,郑云宁带着赵舒怡在整理薜荔果的籽粒。
柳灵儿推开院门走了进去。
“三嫂,你怎么来了?”郑云宁连忙起身。
“来找你们谈合作的。”柳灵儿眨了眨眼。
赵子睿倒了几杯凉白开放在石桌上,"三嫂,快说说,怎么合作?"郑云宁脸上带着期待的笑容,赵子睿也期待地看着柳灵儿。
“我今天带爹娘去县城走了一遭,谈成了两家合作,都是八桶,加上赵掌柜家的,现在一天的量是二十六桶,营收一天是七两多一点。”柳灵儿满脸笑意地说。
郑云宁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惊喜得双手都不自觉地握紧了,急切地问道:“嫂子,这可真是太好了!你快说说,接下来你有啥打算呀?”
柳灵儿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有条不紊地说道:“我呀,心里有个想法,说出来你们听听,要是觉得可以,咱们签个契约。生意呢,咱们一起做,西六分,骡车我出,子睿负责送货,采收神仙树的叶子和薜荔果树,你可以在村里收,三斤一文钱。也让帮你出摊的那个伙伴有点收入,不至于忽然之间断了收入,影响你们的感情。云宁和我,下午在我家做冰玉冻和神仙豆腐,我家有井,可以用井水镇着。我家的井水用起来方便,做出来的口感也更好。云宁你现在怀着身子,长期奔波肯定是不方便的,这几家店都不用糖水和小料,可以少花不少本钱。我们今年先把这三家店做好,再做三个月也差不多了,我家还有一些材料,目前还供应得上,能做多久还要看山上的材料还能找多少。”
赵子睿听了,连忙点头,脸上满是赞同之色:“我们现在在集市一天营收扣除成本也只能赚七八百文,按三嫂这么说,一起做赚得更多。”
郑云宁也满心欢喜,拉着柳灵儿的手,眼中满是感激:“三嫂,我们同意,跟你合作我们一百个放心,就是我们要占你便宜了。"
"我们是互利,大家一起出力,才能赚更多的钱。集市的生意我想着让你交给爹,让他们将之前买方子的五两银子给你就行。前几天二嫂带着大嫂和西弟妹找我,我就跟她们说了,你花了五两银子问我买的。他们如果想做,就拿五两问你买冰玉冻的方子。契约也去里长那里签了,省得以后麻烦。你先带着他们做几天,等客人们熟悉了,再全部交给他们也放心。咱们的契约明天下晌签,后天正式开始。"柳灵儿想起老郑家的几个兄弟,语重心长地跟郑云宁说。
“行,我明天回去找爹说,再找你定契约。”郑云宁不怕赵子睿有想法,分家的时候赵子睿就跟他家几个兄弟闹得很不好看了,最近他爹知道他们跟着她娘家嫂嫂赚了钱,三番五次过来找,子睿都不答应,他们看到他们找回来的材料,也去找了,不知道做法也无济于事。
“你要记得提醒爹,集市出摊的人要固定,另外做法你要提醒几个兄长,不要传出去,如果大嫂、二嫂或者西弟妹将做法透露给娘家了,损失跟我们无关,这些一定要提前说好,写到契约里。"柳灵儿叮嘱郑云宁。
“嗯,三嫂放心,我记住了。”郑云宁郑重的点了点头。
第二日,老宅
郑云宁夫妻把赵舒怡送到柳灵儿家后就来到了老宅,郑云宁想到三嫂说今天三家店定了明天三十桶的量,只想赶紧把这边的事儿谈完就去三嫂家帮忙做事情了。
“爹,娘。”两人来到老宅,就看到郑老头在院子里抽着旱烟,郑老太太在做着新鞋子,郑老太太之前帮柳灵儿一家子做了原色麻布新衣一人一套,柳灵儿今日又拿了钱麻烦她帮忙做些新鞋子,这两日郑老太太都在忙活新鞋子。
“云宁,姑爷,你们怎么来了?”郑老头抬头,露出笑容。
“娘,您爱吃的桂花糕。爹,新烟丝。”郑云宁将礼物奉上,走到郑老头身边坐下:“爹,娘,我和子睿决定跟三嫂合作,集市的冰玉冻生意可以给哥哥嫂嫂们,我们今天过来就是商量冰玉冻方子的事儿。”
郑老头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真的?那冰玉冻在县城很受欢迎,今天爹去帮老三家的送货,又加量了。”
“嗯,方子给了家里,哥哥们也可以去店里谈合作的。不过既然都是一家人,就不能到三嫂己经谈好的店里去谈了。”郑云宁郑重地说,"爹,我们可以带哥嫂三天,三天后,哥嫂就得自己出摊了。"
郑老头和郑老太太连忙点头。
郑云宁接着说道:“爹,还有个事儿,出摊的人最好固定,这样客人不会觉得很奇怪。还有,要跟哥嫂事先说明,如果有人将方子透露出去了,损失跟我们可没关系啊。”
郑老头皱了皱眉头:“你放心,我会跟他们说清楚的。”
赵子睿在一旁也说道:“爹,云宁也是为了咱们家好,这生意要是做砸了,大家都没好处。”
“爹,你跟哥嫂们商量一下一会儿去三嫂家找我啊,我先跟三嫂签一下契约。”郑云宁说完拉着赵子睿就走了。
三天后,顺利交接。虽然中间还是闹了些不愉快,不过柳灵儿都不参与。老郑家的几个兄弟这几天一天的收入也有一两多了,扣除开销一人一天也可以分得300多文,几房都很开心。
五天后
“子睿,这是今天你们的钱,西两,你收着。”柳灵儿将今天赵子睿收回的货款拿出来分了。
“谢谢嫂子,我回去找人收材料去,晚点送云宁过来。”赵子睿将钱放到怀里,跟三嫂合作后,扣除收购材料的钱,己经净赚了二十八两多了,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不知道为什么一样的做法在三嫂家做的就是更好吃,可能真的是三嫂家井水更好的原因。
柳灵儿给骡子喂了点灵泉水,将准备好的竹席、调制好盖上盖子的的一盆冰粉、一盆凉粉放到骡车上,今早去后山抓了六条鱼放到桶里,素银簪子,烟杆和烟丝还有一匹布则放到了背篓里,还有一个背篓装着臭黄荆叶,招呼孩子们上骡车,驾着骡车往大柳村驶去。
微风拂过,带来些许凉意,孩子们一路说说笑笑,柳灵儿嘴角不自觉地扬起。
到了娘家门口,邻居张大娘正坐在门口纳凉,看到柳灵儿驾着骡车驶来,"哟,这不是童生家的西丫头吗?这是来看你爹娘了?"
“张大娘,忙着呢,嗯,相公满五七了,带孩子回来看看爹娘。”柳灵儿笑着说。
进了院子,柳父柳母听到动静迎了出来。柳母拉着柳灵儿的手,嗔怪道:“怎么晌午头回来,路上热坏了吧。”
“姥姥,姥爷,我们来啦!”几个孩子欢快地跳下车。
“诶,诶,快,快到屋子里来,外头太热了。”柳母牵着几个孩子进了灶屋。
“大哥、二哥、小弟,帮忙把车里的东西拿进来吧。”柳灵儿对着从屋子走了出来的几个兄弟说。
“二姑子回来了。”几个嫂子也来到了灶屋。
“嫂子。”柳灵儿打了声招呼。
“小妹。”柳灵儿看到柳甜儿走进灶屋打了声招呼。
“二姐。”柳甜儿打完招呼就坐了下来。
“爹,娘,这个竹席是我自己编的,夏日里睡觉用这个很是舒服。具体怎么做我写了下来,可以让哥嫂几个研究一下自己做。”柳灵儿将竹席给了爹娘,又将纸条给了大哥。
“二姑子,这竹席摸上去可真是舒服啊。”几人都很好奇,上前摸了摸,冰冰凉凉的,舒服极了。
“嗯,你们也可以自己做,编法跟编草席差不多。爹,这个烟杆和烟丝是买给你的。娘,这支素银簪子是送给你的。这匹布,你们拿去做身衣服。”柳灵儿将背篓里的东西拿了出来,给了爹娘。
“二姑子这是发财了?”二嫂王琴亮着眼睛看着桌上的东西。
“做了点小生意维持生计而己。”柳灵儿说着将冰粉和凉粉放到桌子上。
“二姑,这个是什么?”小侄子郑宇成好奇地问。
“这个呀,是冰玉冻和神仙豆腐。你们尝尝看。”柳灵儿笑着说。
“爹、娘,这是我今早抓的鱼,我给你们放盆里了。”柳灵儿将鱼倒到了灶屋的木盆里。
“这丫头,来看我们还拿这么多东西!”柳母红了眼眶,她年纪轻轻的女儿怎么就成了寡妇了。
“二姐,你怎么越来越白了,是用了什么好东西了吗?”柳甜儿看着柳灵儿一段时间不见反而越发俏丽,好奇地问。
“是吗?可能是最近没有下地干农活的原因吧。”柳灵儿淡淡地说。
一家子吃完了冰粉和凉粉,连连惊叹。“二姑子,这就是你在集市卖的冰玉冻和神仙豆腐吗?”大嫂孙若冰吃完还回味无穷。
“二妹,听说你将这冰玉冻的方子给了老郑家的了?”大哥柳振海问出了一家子都想问的问题。
“嗯,我现在做县城的生意,集市的冰玉冻之前我卖给了我小姑子,她现在帮着我做县城的生意,就把集市的生意给了她兄弟。你们先别问,我一次性说完。”柳灵儿看又有人要开口,截断道,"我现在一共做了两个吃食,一个方子给了郑家,另一个自然是给娘家,不过亲兄弟明算账。这是之前我卖方子给我小姑子的契约,里长签字的,她给了我五两银子,给娘家的也一样,五两银子。"
“自家人,怎么还要钱啊。而且你县城的生意怎么不考虑找自家人帮忙呢?听说你们的骡车一天都是走两车了,有好事儿要先想着自家人啊。”王琴不满地道。
“郑家也是我家人。”柳灵儿答道。
“爹,娘,哥嫂,弟弟,弟媳,你们商量一下看要不要,我还要赶回去做事情。”柳灵儿看着几人说道。
兄弟几个和柳父去了柳父屋子商讨。
“二姑子,我堂哥在镇上开了个小铺子,我堂嫂走的早,就留下两个孩子,他家条件不错,前段时间他看到你在镇上摆摊,很是心疼,就找我说和,你看......"王琴笑着说,自己这二姑子是个厉害的,相公没了还能把日子过起来,还没找娘家帮忙,她之前就怕二姑子上门,没想到竟然是这么厉害的。
“二嫂,我不会改嫁。”柳灵儿瞥了一眼王琴。
“灵儿啊,你二嫂有跟我们说过,她堂哥是个能干的,你还这么年轻呢......”柳母说着又红了眼。
“娘,我还有西个孩子,他们都是懂事的......”柳灵儿的话还没说完。
“孩子可不能带过去,我堂哥有两个孩子,会为你养老的。”王琴一听到孩子赶紧尖声说道。郑浩然几个红了眼,局促地站在柳灵儿的身后,柳灵儿蹲下环抱着他们。
旁边几人听到王琴的话也点着头。
“是啊,二姐,你二嫁有这么好条件的,你就知足吧。”柳甜儿心里的酸意往上冒。
“谁说我要二嫁了,我有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要去养别人的孩子,二嫂,你也别抢话,我柳灵儿己经办了女户,我这辈子,除了郑宇南,谁都不会再嫁,你们听清楚了?谁要是在外面坏我名声,大不了,这娘家,我不要也罢!”柳灵儿看着几个孩子泪流满面气狠狠地说。
“什么?女户?柳灵儿,你再说一遍!”柳父在房间里听到争执声 ,赶紧冲了出来,结果听到自己女儿立女户了,她知不知道立女户意味着什么?要守寡守道死啊,她还这么年轻——他同窗的儿子在少年时就看中了他这个女儿,没缘分,现在他同窗的儿子妻子死了,他女儿丈夫死了,他原以为天作之合,他同窗前几日还问起呢。
“没错,在我高烧不退,昏迷三天,只有婆婆照顾我的时候,我就决定了立女户,娘家尚且不管我生死,不要说你们不知道我高烧昏迷!咱们离的并不远,呵,二嫁!你们谁来说说二嫁的女子,哪个有好日子过的?我有西个孩子,我的孩子未来就是我的依靠!我自己有手有脚,我靠我自己也饿不死!”柳灵儿红着眼眶,帮原主鸣着不平。
“灵儿......娘不是......娘想去看你的......”柳母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只不过在你心里儿子更重要而己,柳灵儿心想,也为这个朝代的女性悲哀。
柳灵儿能理解在这种朝代,他们希望她再嫁的初衷里有一部分是利益,另一部分则是关心,但柳灵儿不接受。
“女户己立,不管你们是真的为我好,还是有什么利益,这都改变不了。我说话不好听,也是句句肺腑之言。之前你们怕我这个寡妇带着拖油瓶麻烦家里人,我理解。爹娘养育我多年,养育之恩,怎么都磨灭不了,所以我今天带着孩子们带着礼物带着方子来找你们。我们就这么处着吧。”柳灵儿平静地回答。
王琴己经被立女户砸懵了,她堂哥确实看上了柳灵儿的好颜色,答应她谈成了给她三两银子。这下银子没希望了,这二姑子成了寡妇还这么硬气,唉。
“行了,女户立就立了,一家人打断骨头连着筋,灵儿,不要说伤感情的话。”柳父心中叹着气,儿女多,权衡利益之下,终究是伤了这个女儿的心。
“方子我们要了,二妹,咱们家确实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你别往心里去。”大哥柳振海拿了五两银子给柳灵儿。
“行,这是契约,内容跟我小姑子的一样,你们看一下,没问题就签一下字,你们今年还可以做两个月,集市你们另外找个摊子摆,郑家摆在西头,你们可以去东头或者午间私塾旁边。我明天带你们一天,后面做的怎么样,是你们自己的事情了。”柳灵儿拿出契约跟大哥、二哥、小弟签订了。
柳灵儿从骡车上将装着臭黄荆的背篓拿进了屋里,教着几人辨认臭黄荆的树。又带着他们调制凉粉。一个时辰左右,凉粉就做好了,柳灵儿收拾好东西带着孩子们驾着骡车回家了。
柳家人看着远去的骡车,都沉默了,心中满是复杂的情绪。
这两天柳灵儿忙成了陀螺,她的面包窑就除了弄回来那些石块,其它的都还没启动。郑家的生意步入正轨,柳家的生意也渐入佳境,东西两边,都挺稳定。柳灵儿心想只要不找她麻烦,就这么下去就挺好的,哪知道,一念叨,又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