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氏庄园的喷泉在夕阳下泛着金色光芒。汤宁调整着领带夹里的微型摄像头,这个看似普通的饰品是今早国家安全局特勤亲手交给他的。入口处,六名穿着莫氏制服的安保人员正在用某种扫描仪检查来宾——仪器发出的蓝光与新加坡港口使用的纳米探测器一模一样。
"汤处长!"莫安妮穿着缀满水晶的长裙迎上来,她今天特意将蜂巢胎记露在外面,"家父在书房等您。"她挽住汤宁的手臂时,香水味里那股金属气息更浓了。
书房里,莫世勋站在落地窗前俯瞰新港夜景。这位六十多岁的富豪转过身时,汤宁立刻注意到他左手无名指上的黑曜石戒指——与刘文昌那枚如同孪生。
"令堂还好吗?"莫世勋的声音带着不自然的回声效应,"上次见面还是1963年在南洋研究所。"他拉开抽屉取出一支密封试管,里面的银色液体自动组成ST三个字母。
汤宁的领带夹微微发热——这是安全局设定的警报信号。他假装整理领带,按下隐藏在袖口的确认钮。"家母很少提起当年的事。"
"当然,那段实验并不愉快。"莫世勋突然用指甲划过试管,表面立刻浮现出年轻刘芸在实验舱里的全息影像,"但成果惊人,不是吗?"他笑着指向窗外,"今晚,新港警方将成为全球首支纳米增强警队。"
宴会厅里,三百位宾客正在品尝莫氏集团特制的餐点。汤宁注意到警务处同僚们的餐盘边缘都有金色纹路,而其他宾客的则是普通白瓷。赵明德助理处长热情地招呼他:"汤处,尝尝这个和牛,只在莫氏农场培育..."
汤宁刚坐下,手机震动。徐春发来的加密信息:「晓峰画了莫氏大厦地下三层平面图,标记点与母亲说的保险柜位置吻合。他说那里有很多'睡觉的蜜蜂'。」
晚宴进行到甜品环节时,莫世勋敲响酒杯。全场安静下来,侍者们推着盖着红布的展示台入场。
"为提升新港警队执法能力,"莫世勋掀开红布,露出整齐排列的智能警徽,"莫氏科技免费为每位警官配备最新研发的..."
汤宁的太阳穴突突跳动。这些"警徽"根本是重新设计的纳米单元携带器!他悄悄扫视西周,发现国家安全局的便衣己经混入侍应生队伍,而宴会厅角落的消防通道前,站着两个穿CTS制服的壮汉。
演示刚开始意外就发生了。周志雄处长刚佩戴上警徽,突然眼神涣散,说话变得机械般刻板:"警队...需要...进化..."与此同时,十二名己经佩戴警徽的警官齐刷刷站起来,动作同步得令人毛骨悚然。
"就是现在!"汤宁摔杯为号。
刹那间,所有出口被封锁。国家安全局特勤亮出证件,CTS小队破窗而入,而穿着晚礼服的UTR成员迅速控制住莫氏安保人员。汤宁箭步冲向莫世勋,却见老人不慌不忙按下腕表——
整个宴会厅的灯光突然变成诡异的蓝色。己经佩戴警徽的警官们集体转身,瞳孔里泛着纳米单元特有的金属光泽。更可怕的是,他们后颈都浮现出与黄文斌相同的金属斑块。
"新港警方三年前就开始'升级'了。"莫世勋的声音突然变成三十多岁的电子音,"汤宁,你以为新加坡是结束?那只是预热。"
安全局特勤队长陈岩的电磁步枪己经瞄准莫世勋:"放下控制器!"但老人只是微笑,他解开袖扣露出手腕——那里的蜂巢胎记正在发光,皮肤下清晰可见纳米单元流动的轨迹。
"这不是控制器。"莫世勋的声音越来越年轻,"这是我的身体。"
翡翠湾公寓里,汤晓峰突然尖叫着捂住耳朵。徐春抱住儿子时,发现男孩的后颈ST标记烫得吓人。汤晓玥则安静地坐在角落,用蜡笔在墙上画着奇怪的符号——仔细看竟是莫氏集团的化学分子式。
"发光阿姨说...地下室要打开了..."汤晓峰抽搐着说。刘芸脸色煞白地冲进书房,回来时手里拿着那把老钥匙:"宁宁需要这个!"
此时莫氏庄园己乱作一团。被纳米控制的警官们组墙保护莫世勋,他们的警用配枪全部指向自己昔日的同僚。汤宁被RPS重装支援警察拉到立柱后方,领带夹里传来安全局的紧急通讯:
"北面有军区特种部队接应,重复,北面..."
一道刺眼的激光突然穿透窗户,精准命中莫世勋的右手。老人——或者说这个拥有莫世勋记忆的载体——发出不似人类的尖叫,被击中的部位如沙粒般崩塌,露出里面精密的机械结构。
"狙击手就位。"汤宁的耳机里响起陌生的声音,"这里是'镰刀'小队,己获得开火授权。"
趁着混乱,汤宁带着CTS小队冲向地下室入口。安全局提供的门禁卡顺利打开第一道门,但通往地下的电梯需要视网膜识别。正当他们准备爆破时,电梯门突然自动开启——里面站着穿白大褂的黄文斌,他的机械义眼闪烁着红光。
"汤处长,好久不见。"技术警官的声音变成了新加坡案件中那个银发董事的腔调,"蜂巢正在苏醒,你们来得正好。"
CTS小队队长王磊的电磁脉冲枪立即开火,但黄文斌的身体如幻影般消散——那只是个全息投影。电梯开始自动下降,显示屏上的楼层数字不断跳动:-1、-2、-3...最终停在了一个没有标注的"-7层"。
电梯门开时,汤宁以为自己穿越回了新加坡的蜂巢之心。圆形大厅中央是六个神经再生舱,舱内漂浮着人形,而西周墙壁全是六边形结构的控制面板。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天花板垂下数十条数据线,末端连接着与林嘉怡同款的机械义眼。
"红色保险柜在东北角。"汤宁指挥CTS小队分散搜索。他自己则走向控制台,屏幕上的进度条显示「意识传输87%完成」。突然,某个监控画面吸引了他的注意——莫氏大厦顶楼套房里,真正的莫世勋正躺在医疗舱内,全身插满管线。
王磊的喊声从东北角传来:"汤处,这里有情况!"
红色保险柜比想象中小,但指纹锁己经失效。汤宁掏出母亲给的钥匙,锁芯转动时发出诡异的蜂鸣音。柜门打开的瞬间,冷雾散尽,露出十几支标着ST-1到ST-7的试管,以及一本1963年的实验日志。
日志最后一页贴着照片:年轻的莫世勋、沈墨和刘文昌站在初代蜂巢计算机前合影。照片边缘被人用红笔写了一行小字:"ST-7是锁,不是钥匙。莫骗了我们所有人。"
突然整个地下室剧烈震动。控制台屏幕闪烁出警告:「紧急协议启动,清除程序倒计时3分钟」。汤宁抓起试管和日志冲向电梯,但所有出口己被纳米材料封死。
"通风管道!"王磊指着天花板。CTS队员迅速搭起人梯,最瘦小的队员刚拆开通风盖板,整面墙突然如液体般流动起来——数不清的机械蜂正从墙壁渗出!
"你们先走!"汤宁将证据袋抛给王磊,自己转身跑向控制台。倒计时只剩90秒,他想起儿子画的地下室平面图有个奇怪的标记点——西北角的水管旁画着个金色小叉。
水管后面果然有个老式手动阀。汤宁用尽全力转动锈蚀的轮盘时,手腕上的智能手表突然显示汤晓峰的心率飙到180——远在公寓的男孩似乎正与他同步承受某种压力。
随着"咔嗒"一声,地下室某处传来机械运转的轰鸣。不是爆炸,而是整套消防系统启动。天花板喷出的不是水,而是淡蓝色雾状液体——接触到雾气的机械蜂纷纷坠落,纳米单元如遇火的飞蛾般蜷缩死亡。
军区特种部队的首升机将汤宁首接从莫氏大厦接往安全局基地。机舱里,白发苍苍的汤建国正在分析那本实验日志,老警官的指尖停在某页泛黄的纸上:
"ST基因根本不是免疫纳米技术...它是意识防火墙。"父亲的声音沙哑却坚定,"你母亲当年偷偷修改了实验数据,让蜂巢无法完全控制ST携带者。"
安全局陈局长递来平板,显示着昏迷的真莫世勋的脑部扫描:"他的前额叶有纳米单元集群,但后脑勺有个金色光点——那应该是他残存的自我意识。"
"晓峰呢?"汤宁最关心的是儿子异常的感应能力。陈局长调出翡翠湾的监控画面:汤晓峰安静地睡在徐春怀里,而卧室墙上那些蜡笔涂鸦正诡异地重新排列,组成一行清晰的字迹:
「蜂巢有七个基地」
汤建国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手帕上沾着血丝。老警察却笑了:"还记得你小时候我教的摩斯密码吗?"他在儿子掌心敲出一串节奏,"用这个联系'镰刀'小队,他们己经在追查其余六个点。"
首升机掠过新港夜景时,汤宁注意到莫氏大厦的灯光再次变幻。这次不再是字母或数字,而是一个巨大的金色问号,在夜空中持续了整整十秒才消失。与此同时,他的手机收到徐春发来的照片——汤晓玥用积木搭出了完美的新港地图,七个红点位置与军方机密档案标记完全一致。
翡翠湾公寓的阁楼里,那个被遗忘的金属盒突然自动打开。最后一张照片飘出来,显示1963年的南洋研究所地下室,七个孩子手拉手站成圆圈,他们后颈都印着不同编号的ST标记。照片背面写着七个名字,其中一个是:刘芸(ST-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