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 庄周的蝴蝶梦 > 第182章 成为至人

第182章 成为至人

微弱的灯光跳跃,映着耕子、 蔺且满是求知渴望的脸。

庄周缓缓开口,说到智能胜任一官、行为能庇护一乡、德行投合君王、能力取信一国之人。他们自视甚高,如鹏鸟俯瞰蝉与斑鸠。耕子听闻,不禁咋舌:“这西种人,己然非凡,在世间定是声名显赫、众人敬仰。” 庄周微微摇头,神色平静,”宋荣子却对他们付之一笑。”

蔺且好奇凑近,眼中满是探究:“宋荣子是何人?为何嘲笑?”

庄周目光深邃,似穿越尘世迷雾:“宋荣子不被外界评价左右。赞誉声中,不见其狂喜;诋毁声里,亦不见其颓丧。他明晰自我与外物界限,淡看荣辱。可即便如此,他仍未达逍遥之境。”

蔺且惊道:“连宋荣子都不行?那列子呢?”

“列子能乘风而行,自在洒脱。但他虽免去步行之苦,却依旧有所依赖。”庄周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带着几分思索。

耕子眉头紧皱,满是疑惑:“究竟何种人,方可逍遥?”

庄周起身,仰望星空,繁星闪烁,似在回应他的思索:“顺应天地本性,驾驭六气变化,遨游无穷之境,无需凭借外物之人。至人无我,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此等境界,方为逍遥。”

蔺且与耕子闻此,如遭雷击,呆坐原地。心中思潮翻涌,久久难以平静。

漆林瑟瑟,风声渐息。

庄周的话语,似重锤敲在两人心上。人活世间,为名奔波,为功劳神,为己所困。却不知,真正的自由,在无我、无功、无名之间。这逍遥之境,虽遥不可及,却如暗夜明灯,引人心向往之 。

漆园之内,清风徐来,树叶“沙沙”作响,似在轻诉古老的智慧。

“先生,请给我们分解,何为‘无己’。”耕子微微躬身,神色间带着求知的渴望。

庄周抬起头,那双眼睛闪烁着智慧光芒,恰似熠熠生辉的烛火,穿透尘世迷雾。”‘无己’,便是忘却自身,抛却一切执念。唯有如此,方能踏入逍遥之境。”他的声音平和,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能做到‘无己’的人,方可挣脱尘世诸多束缚,达至精神的至高境界。”

耕子低头沉思,面容恭敬:“学生愚蠢,日后一定践行之。”他内心却思绪翻涌。他身负楚王密令,潜伏于此监督庄周,稍有异动便要趁其熟睡取其性命。可眼前这位宣扬”无己”的庄周,言行磊落,毫无反意。如此伟人,实在不该被无端杀害。倒不如诚心拜师,潜心学道。这般想着,他心头那长久紧绷的弦,悄然松了几分。跟庄先生学道,却要时刻警惕监视,实在疲惫不堪。若能追随先生领悟逍遥,又何必困于这无谓的使命。

庄周浑然不知耕子复杂的心思,不知自己身处潜在的危险边缘。他沉浸在对道的思索与传授中,将智慧毫无保留地倾吐。

蔺且上前一步:“师父,什么是‘无功’啊?”

庄周轻轻踱步,目光望向远方,似穿透了时空。”‘无功’,即不执着于收获、成效、功劳功绩。‘无名’,是不沉溺于名誉、名声、荣光地位。世间万物,对立依存,难有绝对自由。一切争斗、杀伐,都源于贪欲。智者顺应自然,超脱现实,不被外物羁绊,追寻无条件的精神自由。唯有摒弃对功利名誉的痴迷,方能摆脱贪欲的掌控……”庄周娓娓道来,话语如潺潺溪流,润泽着学生们的心田。他自己也在讲述中,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心头似有沉重包袱落地,又像淤塞的水道瞬间疏通,一片豁然开朗。

庄周停下手中之笔,缓缓起身,长吐一口浊气。他步出书房, 蔺且与耕子紧随其后。

不知不觉,一夜过去。

东方天际光亮蔓延 ,似有磅礴力量撕开夜的幕布。

三人身影,朝着南华山行去。南华山静卧大地,仿若巨龙横亘。防洪土堤沿山顶蜿蜒,土路宽阔平坦。濮水滔滔北流,如大地的脉搏。河滩上,绿草繁茂似绒毯,野花缤纷若繁星。野兔欢跳,水鸟翔集,岔水闪烁银芒,每一处景象都鲜活而真实。

南华山南坡下的高地,一座院落静立。漆树枝扎成的围墙栅栏,与周边漆树融为一体。院前溪水潺潺,奏响自然乐章。西边湖水微澜,鸥鸟在水上欢快鸣唱。此地依山傍水,宛如世外桃源。

庄周驻足,神色凝重又似有超脱之色 ,长叹道:“自由飞动的鸟儿,看似无拘无束,实则有所依赖,并非真自由。人应‘逍遥游’,与自然合一,挣脱一切束缚,方能自在于世。”

两位门生听后,眼中满是思索与认同。

三人登上南华山顶,向东前行。脚下土地坚实,每一步都扬起细微尘土。至南北土官道,转而向南。路过刘家车马店,喧嚣嘈杂扑面而来,人喊马嘶,尘土飞扬。

三人沿着溪水南岸的石子路,“登云桥”映入眼帘。桥边柏树,枝叶繁茂,翠绿欲滴,似岁月的忠诚守望者。两孔洞桥下,溪水清澈见底,鱼儿灵动摆尾,穿梭于石缝水草间。

庄周凝视水中鱼儿,再次叹息:“鱼儿困于水中,亦不自由。人的贪欲如流动之水,蒙蔽本心,难见事物本真;唯有内心平静,如静止之水,方能映照万物。” 言罢,庄周举步走过登云桥。那一刻,他仿若羽化登仙,身轻如燕,脚步轻盈而稳健。

三人来到湖边,天边云霞似火,将天空染得绚烂夺目。

一只野鸭划破长空,向着东方鸣唱飞去,随着霞光渐淡,野鸭的身影消失在阳光尽头。

庄周伫立湖边,心潮澎湃。他渴望成为“至人”,此刻,他感觉自己己融入这天地阳光之中,心灵找到了归宿 。

漆园的讲堂,简陋却满溢着求知的热望。庄周立于前方,手中竹简展开,其上是凝聚心血的《逍遥游》。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棂,洒在他素色长袍上,映出一圈柔和光晕。

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字句似山间清泉,淌入学生心间。

学生们围坐,目光紧紧追随,眼中闪烁着崇敬。

待庄周讲罢,一名学生起身,神情诚挚:“先生,您实在是圣人、神人、至人啊!”这话语如春风拂过,庄周心中泛起涟漪,他望向学生,仿若找到了灵魂共鸣之人。

家中,儿女围在身边。庄周轻抚他们的头,将《逍遥游》读与他们听。目光温柔而期许,希望这文字能在他们心中种下自由豁达的种子,让他们拥有圣人般的思想境界。

不朽的《逍遥游》诞生。这不仅是文字的集合,更是他心灵的呐喊。庄周天才卓绝,看透世间种种污秽后,放弃用世之念。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在幻想天地肆意翱翔。

《逍遥游》流传开来,影响深远。其充满奇幻想象与浪漫色彩,独特风格让人沉醉。”逍遥游”成为庄周哲学思想的丰碑,引领人们追求精神自由。

庄周逢人便讲《逍遥游》,盼人们摒弃私欲,神清气爽。他渴望天下不再有战争纷扰、偷盗欺诈,人们能在“逍遥”境界中,摆脱痛苦,寻得安宁。

逍遥游天地,忘机悟道真;无为守自然,至人超物外。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