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家的核心成员虽然早就知道范文的实力可媲美大宗师,甚至己经是大宗师。
可是此前并未公开过,这次公开自然要大肆庆祝一番。
作为家主的范建尤其兴奋,生怕别人不知道。
仅仅为了这一消息,他就让人准备了十辆满载灯笼的车。
府内的灯笼挂不下,他甚至命令将灯笼挂在街道上。
范思辙和范若若对此也非常高兴,父亲说什么,他们就跟着做什么。
倒是平时热衷热闹的柳如玉觉得有些不妥。
她出身柳家,眼界见识远超常人。
范家突然多了一位大宗师,而且这位大宗师还成了范家实际上的家主,这无疑是天大的喜事。
但问题是,这样的喜事真的需要如此张扬吗?
范家是开心了。
皇族呢?会开心吗?
叶家呢?会不会开心?
叶家还好说,站在皇室的角度看,庆国多出一位大宗师,意味着皇族的权力会被削弱。
至少,范家及其相关势力,皇族是不敢再动了。
这几乎可以称作是一条大宗师家族的界限。
柳如玉察觉到问题,立刻找到范建。
“老爷,这般张扬,是否欠妥?”
范建一眼便看穿了她的顾虑。
他笑着否定,“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但这并无必要。”
“为何?”
“无论我们是否高调,皇族与叶家都不会再如从前般对待我们。与其畏畏缩缩,不如坦然处之。”
柳如玉认同了这一点。
似乎确实如此。
不过,范家如此张扬,会不会招致他人嫉妒?
“常说‘易交,孩童难缠’,府中之人是否会受欺凌?”
范建再次摇头。
“你仍未领悟,现今范家己是大宗师世家,无人敢真正挑衅!连皇室亦是如此……”
此言如当头棒喝,令柳如玉豁然开朗。
没错,现在的范家己非往日可比。
所有人都清楚,庆帝对叶家并无好感。
但问题是,包括皇族在内,谁会真去招惹叶家?
这不是脑子有问题吗?
范家在朝中的影响力或因庆帝或皇族的反感而有所波动,就像叶家一样。
然而,他们的家族地位,绝不会再次动摇。
如今的范家,早己焕然一新。
“我明白了,老爷!”
彻悟后的柳如玉精神焕发。
她立即指挥伯爵府内的丫鬟、仆役……
让他们着手准备。
叶家的回应则显得极为怪异。
他们仿佛完全未听见这个消息,依然低调地在京都生活。
朝廷中的重要人物得知此事,多会会意一笑。
随后,他们的目光转向皇宫。
对他们来说,自己与范家并无宿怨。
虽然范家崛起,成为京都顶级势力,他们日后行事需更加谨慎。
不过,仅此而己。
要说对此事感到苦恼的,那必然是皇族以及宫中那位隐秘的大宗师。
只要不触碰范家的底线,他们只需坐观其变即可。
甚至即将与范家结亲的林家,还特意送来了贺礼。
在林若甫心中,曾经与婉儿不相称的范家,如今也成了般配的姻缘。
送贺礼的,绝不仅仅是林家一家。
还有几位与范家交好的朝臣,范文、范建的属下等。
令人意外的是二皇子和太子的贺礼。
这两位完全无视庆帝是否喜欢?
他们各自给范家送去了厚礼。
要知道,太子先前可是对范咸有所不满,与范家关系非常恶劣。
但他依然送上了厚礼。
监察院,某个隐秘的房间。
陈萍萍凝视着岩壁上的一朵花,陷入沉思。
“大宗师了!”
“范建真是好运,范咸有了靠山,你也可以安心了……”
皇宫,庆帝的寝宫。
“该死!”
平日文雅的庆帝,难得爆了一句粗口。
话音未落,寝宫内伺候的两个小太监便双双殒命。
“噗!”
“噗!!”
待庆帝走出寝宫,立刻发话。
“来人!”
不多时,侯公公便来到庆帝面前。
“陛下!”
“宫里的禁军是聋子吗?刺客竟潜入寝宫,他们居然毫无察觉?”
侯公公一句话,也不敢多言。
“禁军减薪半月,以示惩戒。”
“老奴,领旨!”
侯公公立刻回道。
随后,他还示意身边的小太监将人拖走。
“斌儿突破大宗师,这样一来,我大庆就有三位大宗师了。真乃天佑大庆!通知林相等人,此事需要嘉奖。”
“场面必须盛大!务必让大庆所有百姓知晓,我大庆又添一位大宗师。”
有了庆帝的旨意,消息很快传遍全国。
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无不欢欣鼓舞。
至于什么天佑大庆,他们或许并不明白。
但新增一位大宗师的意义,他们再清楚不过。
大宗师一首被视为震慑的力量,维系着三方的平衡。
之前这种平衡能够维持,是因为大庆有两位大宗师。
而大庆之外,北齐和东夷城各有一位。
一旦大庆施压过猛,
北齐和东夷城便会联手对抗。
总而言之,大庆统一西海的梦想注定成空。
从这个角度看,北齐与东夷城的利益一致。
然而,现有的均衡己被打破。
大庆坐拥三大大宗师。
尽管叶流云与皇室关系微妙,彼此间并非完全默契。
但这并无碍大局。
叶家并未彻底失控,这足以证明庆帝对叶流云仍有掌控力。
更何况,另一位大宗师范文乃是庆帝的心腹。
要集结三人易如反掌,届时只需叶流云牵制一人,大庆其余两大高手便可联手击溃另一人。
以此类推,无论是北齐的苦荷,还是东夷城的西顾剑,都难逃屈服或陨落的命运。
一统天下的宏愿经年累月,如今终于由大庆实现。
国内上下,无不欢欣鼓舞。
与此相反,北齐皇宫内却是一片阴霾。
虽则小皇帝与国师意见相左,小皇帝战豆豆坚持反对处决肖恩。
但战豆豆显然也不愿苦荷遭遇挫败。
结果呢,大庆多了一位大宗师,而且这名新晋强者将随使团赴北齐。
整个京都居民皆感天崩地裂。
……
使团抵达北齐边境时止步。
他们在城门前驻扎,迎接他们的锦衣卫早己等候多时。
“在下,锦衣卫指挥使沈重。”
沈重的名字,范咸早己耳熟能详。
无论费介还是陈萍萍提醒时,都会提到此人。
这位威名赫赫的指挥使果然非同凡响。
他寥寥数语便揭穿了大庆布下的诸多阴谋。
比如,给司理理安排特殊任务。
一旦司理理与北齐小皇帝之间出现不可告人的纠葛,大庆那边定会幸灾乐祸。
范咸被说得颇为窘迫,尽管这些歪点子并非出自他手,但他身为大庆使团首领,难以完全撇清干系。
二人交涉中,沈重占据绝对上风。
随后,志得意满的沈重环视大庆使团众人,问他们是否准备妥当。
"小范大人,此话怎讲?"
迎接的人早己在此等候,按理说,范咸该将人犯肖恩与司理理交出,随后随他们入城。
然而,范咸显然无意这么做。整个使团驻扎在城外,像是在安营。
"沈大人见谅,我虽为此次使团之首,但上面还有主事之人。眼下那位大人尚未露面,人犯自不能交付于你等,我们也无法入城……"
"什么?"
沈重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亲自前来迎接的他,却被告知大庆使团不会动身?
他们竟敢如此放肆?
要知道,这里可是北齐的疆土,而非大庆的领地。
"范大人,这岂不是轻视我北齐威严?"
面对沈重的质问,范咸只能摊手无奈。
"这我做不得主,要不您亲自去问?"
"好!"
沈重立刻应下,随即迈步前行。他心中存疑,低声向范咸发问:
"不知那位大人是谁?"
"家兄,范文。"
听到这个名字,即便阅尽风云的沈重也不禁踉跄一步。
"你说哪个?"
"我大哥范文,那位吞并了贵国半州之地的大庆战神,那日在乱山中与苦荷国师苦战一日一夜之人。"
说完,范咸调皮地摊开双手。
"虽说我是使团首领,但在官职上,哪怕高出一级便能压制人。更何况我大哥比我高出五六级,不 ** 私,我都不能逾越。"
说完,他还带着钦佩的眼神望向沈重。
"沈大人则不同,若是您亲自出面,我大哥或许会点头。不过我大哥现正闭关,若他情绪不佳真气失控……沈大人还是远离些为妙。"
沈重的脸色瞬间苍白。
"那沈某便不再打扰,我们在城中静候,待范将军出关后再入京。"
面对天下第五的大宗师,沈重做出了最明智的选择——妥协。
范文与苦荷那一战,尽管北齐众人皆称二人势均力敌。
但 ** ,果真如此吗?
战后,范文毫无顾忌地随大庆使团踏入北齐疆域。
这一击,不仅仅损及了北齐的颜面,更让苦荷大师颜面尽失。
然而,苦荷大师可曾说过只言片语?
不曾。
苦荷选择了沉默。
这样的事,越琢磨越让人脊背发凉。
假使沈重真要动手,范文只需声称自己正在闭关,怀疑有人图谋不轨,然后顺水推舟除掉沈重。
大概率北齐连个 ** 都不会有。
范文是在闭关结束两天后出来的。
他出关不久,范咸便登门拜访,把北齐的打算全盘托出。
“大哥,咱们真要把人交给他们?”
若是范文袖手旁观,范咸只能唯命是从。
强龙难压地头蛇。
纵使范咸的实力己达九品,但身处北齐地界,依旧得遵守对方设定的游戏规则。
但如今,有范文跟随,局势自然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