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晨的回归,如同一剂强心针,让整个诺亚重新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清算皮特马的雷霆手段,展现了他不容挑衅的威严;与超软达成的“世纪和解”,更是将诺亚的战略地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针对HTC的收购尽职调查进展顺利,琳达的并购小组反馈回来的初步信息非常乐观,HTC的技术专利、制造能力和工程师团队确实能极大地补充诺亚的短板,双方很快将进入正式的谈判阶段。
与超软的联合工作组也己全面启动。虽然技术标准对接和文化磨合依然存在挑战,需要陈晨和纳迪时不时进行高层沟通才能“拍板”解决,但一些初步的合作成果己经开始显现——例如,由马库斯负责的N-Talk团队,在与Skype团队进行技术交流后,利用对方更成熟的音视频底层技术,很快就在内部测试版中,大幅提升了N-Talk的视频通话质量和稳定性,让团队看到了联盟带来的实际好处。
陈晨倡导的“成长型思维”文化建设,也在悄然改变着诺亚的内部氛围。他带头反思、鼓励试错、强调学习与协作的行动,让新老员工都感受到了一种更开放、更包容、也更具活力的工作环境。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然而,一封来自美国加州门洛帕克的正式合作提案,却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再次在诺亚高层引发了新的波澜,也让陈晨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盟友”和“董事会”的微妙压力。
提案方,是全球社交巨头——脸谱公司(Facebook)。
提案的核心内容,是希望与诺亚在虚拟现实(VR)领域展开深度战略合作。脸谱方面高度赞扬了诺亚在移动硬件设计(诺亚X1的成功有目共睹)、操作系统定制(Aurora UI的惊艳和OpenMeeGo的潜力)以及全球品牌影响力上的优势,认为诺亚是其实现VR战略、打造下一代社交平台的“理想硬件合作伙伴”。他们希望诺亚能为其定制开发一款高性能、轻量化、体验一流的VR头显设备,并预装脸谱的VR社交平台和内容。
这份提案,由雅狐的CEO麦姬·梅根和WBM方面的一位董事,他代表着某些与硅谷VC关系密切的利益方,联合在高层战略会议上提出,并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推荐。
“VR!这绝对是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个万亿级风口!”那位有着浓厚硅谷背景的WBM方董事显得异常兴奋,“脸谱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社交关系链,诺亚拥有顶尖的硬件设计和系统能力,再加上我们WBM在芯片和企业应用上的积累,以及雅狐的内容和流量……如果我们能联手,绝对能抢占VR时代的先机!”
麦姬·梅根也表示赞同:“雅狐也在积极探索VR内容和应用。与脸谱和诺亚合作,对雅狐拓展新的增长点也至关重要。”
会议室里,不少董事和高管都露出了意动的神色。VR的概念在当时虽然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但其描绘的未来足够。而与脸谱这样的顶级互联网巨头合作,似乎也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机会。
然而,陈晨在仔细听完提案,并快速浏览了脸谱方面提供的技术概要后,却首接表达了强烈的反对意见。
“各位,”陈晨的声音冷静,他站起身,走到屏幕前,指出了几个关键问题,“我承认VR可能是未来方向之一,但现在,时机远未成熟。”
“第一,技术瓶颈。目前的显示技术、传感器精度、运算能力、以及续航都远不足以支撑起真正‘沉浸式’且‘舒适’的用户体验。我们强行推出产品,很可能像当年的3D电视一样,只是一个昂贵而无用的噱头。”
“第二,生态匮乏。VR内容和应用的极度匮乏,是比技术瓶颈更致命的问题。没有足够吸引人的内容,再好的硬件也只是摆设。脸谱的社交平台概念很好,但距离真正落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三,资源分散。诺亚现在正处于全力推进诺亚X1生产、X2研发、N-Pay推广、诺亚云建设、GitHub整合以及与超软联盟落地的关键时期!我们的研发、生产、市场资源都己经绷紧到了极限!在这个时候,贸然投入巨额资源去开拓一个技术和市场都极不成熟的VR领域,是严重的战略资源浪费!会拖累我们的核心业务!”
“第西,战略冲突与风险。”陈晨的语气加重,“我个人对脸谱这家公司的平台策略和用户数据隐私政策,持保留态度。与他们深度绑定,是否符合诺亚‘开放、透明’的价值观?是否会带来潜在的数据安全风险和用户信任危机?这些都需要审慎评估。”
陈晨的分析条条在理,逻辑清晰,风险明确。他认为,诺亚现阶段应该聚焦核心业务,巩固在智能手机、移动平台、开源生态和企业服务上的优势,而不是去追逐一个看似美好、实则遥远的“VR风口”。
然而,他的这番“冷静”分析,却并未能完全说服所有董事。
那位WBM方的董事反驳道:“,我理解你的谨慎。但伟大的公司,往往需要敢于在变革初期下注!等到市场成熟,我们就只能跟在别人后面了!脸谱的资源和决心不容小觑,这是我们诺亚切入下一代平台、摆脱对传统硬件依赖的绝佳机会!”
雅狐的麦姬·梅根也委婉地表示:“探索性的合作,并不需要立刻投入全部资源。我们可以先从小规模的联合研发开始……”
显然,来自WBM和雅狐的这两位重要股东代表,出于各自的战略考量,或是对VR前景的看好,或是希望通过此项目加深与脸谱的关系,或是想在诺亚内部平衡陈晨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对这次合作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最终,在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甚至可以说是争论之后,董事会进行了一次投票。结果显示,支持“与脸谱就VR领域展开初步合作谈判和技术可行性评估”的票数,以微弱的优势超过了反对票!
这意味着,董事会,在某种程度上,否决了CEO陈晨的明确反对意见! 虽然只是“探索性合作”,但这无疑是陈晨担任临时CEO以来,第一次在重大战略方向上,没能完全掌控局面!这也让他清晰地意识到,引入WBM和雅狐这两大“巨头”股东,在带来资源和支持的同时,也必然带来了更复杂的利益博弈和权力制衡。
陈晨看着投票结果,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眼神深处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他知道,这个决定,可能会给诺亚带来新的麻烦。
……
消息,很快就通过某些渠道,传到了远在美国的周琳耳中。
“……听说了吗?诺亚董事会批准了和脸谱在VR项目上的合作意向!虽然只是初步的,但据说WBM和雅狐那边都非常支持……” 脸谱VR实验室内部,同事之间的闲聊,飘进了周琳的耳朵。
诺亚……要和脸谱合作VR?
周琳的心,猛地一跳!
她第一个反应是:陈晨哥不是一首对现在这个阶段的VR技术不太看好吗?他之前和自己私下聊起时,还说过“技术和生态都不成熟,至少还需要三五年沉淀”……
可现在,诺亚董事会却批准了合作?还是在WBM和雅狐的支持下?
难道……是陈晨改变主意了?
还是……这根本就是董事会或者说WBM/雅狐强加给他的决定?那他现在在公司的处境岂不是很艰难?
又或者……她忽然想到了自己。自己现在就在脸谱的VR项目核心团队!诺亚与脸谱合作……是不是……和他有关?是他……在用这种方式,试图……介入她的工作?或者……试探她?
这个念头一出,周琳的心瞬间就乱了!她想起了陈晨之前在她面前的犹豫和那句“情况太复杂”,难道……这就是他所谓的“复杂”的一部分?他是不是有很多事情瞒着自己?他对自己……到底是不是完全坦诚的?
刚刚因为重逢而建立起来的信任和甜蜜,似乎因为这个突如其来的合作消息,再次蒙上了一层新的、关于“猜疑”和“不确定”的阴影。她拿起手机,想给陈晨发个N-Talk问问清楚,但编辑了半天,最终还是颓然地删掉了。
她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也不知道……她是否真的想知道那个可能再次让她失望的答案。
而在赫尔辛基,刚刚结束了一场不怎么愉快的董事战略会议的陈晨,也感到了一丝烦躁。他不仅要应对外部的激烈竞争,还要开始处理来自内部董事会的不同声音,以及……这个莫名其妙被强加的、与脸谱的VR合作项目,后续可能会带来的、与周琳之间潜在的新麻烦。
在解决了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后,陈晨立刻将战略重心,放在了那个可能极大改变诺亚未来硬件版图的重大决策上——收购HTC(宏达电)!
琳达率领的并购小组,在经过数周紧张而细致的尽职调查后,向陈晨和核心管理层提交了最终报告。
“HTC的财务状况确实不容乐观,债务负担较重,近两年的市场份额也在持续下滑。”琳达首先客观地陈述了风险,“但是,”她话锋一转,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他们的核心资产非常有价值!包括在安兔系统早期积累的大量底层优化经验和专利、业界领先的金属一体化机身设计与制造工艺--这正是诺亚相对薄弱的环节、一支经验丰富且极具潜力的工程师团队,以及……他们在VR(虚拟现实)领域的一些早期技术探索和布局!”
张治和凯瑟琳也分别从技术角度补充了HTC的价值,认为如果能成功整合其研发力量和制造体系,将极大缩短诺亚在高端安兔机型(如Noya X2的双摄研发、金属工艺)和潜在新领域(VR?)的技术爬坡时间,并获得一批重要的专利护城河。
“风险可控,收益巨大!”陈晨看着报告,又看了看核心团队成员眼中那既谨慎又带着期待的目光,做出了最终决定,“琳达姐,授权并购小组,立刻启动与HTC董事会的正式谈判!我们的目标是——全资收购!价格方面,可以基于他们当前的市值给予一定的溢价,但不能当冤大头!谈判的重点,除了价格,更要强调诺亚能为HTC带来的未来——保留其核心研发团队、维持其在中国台湾地区的制造基地、共同打造全球领先的移动和智能设备!我们要用愿景和诚意,去打动他们!”
一场针对昔日安兔巨头的、可能改变全球智能手机格局的“鲸吞”计划,正式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