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痕辛得罪了易知知,惹了众怒,导致之后再开会,也没人叫他了。
反而是朱武能让他儿子去了一趟。
朱淳如今不过十四岁,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对于男女之间的所谓大防,还没有被荼毒太深。
更甚至有他祖父之前被训的教训,他这次来,是一句话也不敢说,只跟着众人点头。
易知知到底还是揽下了教这些人武艺的事儿。
不过,也不需要教多复杂的,毕竟如今这些人都吃不饱,哪儿有那么多力气?
村里组织了巡逻队,分了四队。
每队里男女老幼都有。
每天都有轮值。
不轮值的时候,这些人就会跟着易知知训练。
不过一月功夫,每个人看起来精神面貌都不一样了。
不过,日子倒是平静,没听说朝廷打过来。
倒是北蛮人又来抢劫了好几次。
但也每到上泉村,对他们的日子并没有什么影响。
这天,已是腊月二十。
村口来了一支喜艳艳的迎亲队伍。
唢呐声声,锣鼓咚咚。
易知知给自已和易小宝小朋友做好保暖,便迫不及待地出了门。
一整个冬天,不是训练,就是猫冬,实在有些无聊。
这年头的书籍又不好买,还贵巴巴的,连话本子都少得可怜。
没有打发时间的东西,易知知只能每天琢磨着给易小宝小朋友做玩具。
短短几个月,倒是练就了一手还算熟练的雕工。
刚出门,就碰到隔壁的刘奶奶也出来了。
她锁了门,牵着小团子的小手,走过去:
“刘奶奶,你也出来啦?”
“嗯呐!”刘奶奶慈爱地摸了摸小胖墩的小脑袋,
“一个月不见,我们小宝又长高啦。来,吃红薯干。”
说着,将另一只手里抓着的几根红薯干塞到了小胖墩的衣服口袋里。
那样子,显然是出门的时候随手抓的。
小胖墩扬起可爱的小脸,奶呼呼地说:
“谢谢刘奶奶。”
“哎呦,不客气。走,咱们看热闹去!这大冷天的,可真是难得凑这一回热闹!”
“嗯!”
小胖墩点着小脑袋,小手从口袋里抓出一根红薯干,往上递了递,
“姐姐,给你。”
易知知没拒绝,伸手接过,塞进嘴里叼着啃着,又忙不迭将手放下,缩进衣袖里。
小胖墩乐乎乎地又拿了一根,也学着姐姐,将红薯干塞在小嘴里,咬下一小节,在小嘴里慢慢啃着,小手握着剩下的红薯干,缩进衣袖里。
姐姐说过,小孩子不能跟大人一样叼着东西,会受伤。
他最乖,最听话了!
姐弟俩同款姿势,看得刘奶奶眼睛里的慈爱都快溢出来了。
三人顺着路,循着声音走。
路上还碰到不少出来看热闹的。
没有多久,就看到了那充满喜庆的队伍。
队伍前面是个看起来二十来岁的青年。
他满面喜色。
有人说“恭喜”,他立刻就会拱手回一句“多谢”。
锣鼓喧天,鞭炮响。
乐队后面,是花轿。
媒婆甩着帕子,满脸笑。
有专门的人给看热闹的人群发喜糖。
这热热闹闹的一幕,看得大家脸上都是笑。
哪怕天冷得可以,也浇不灭每个人的好心情。
得了喜糖,有人忍不住问:
“村里没听说有谁家办喜事啊?这新郎怎么就来了?”
这话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新郎脸上。
却见新郎脸上的笑容僵硬了一瞬。
魏青望一开始还以为上泉村的村民这般热心,专门到村口来迎接他们呢!
听到这一问,才意识到不对。
但他很快便调整了脸色,只是脸上的笑容淡了两分。
“新郎倌,你这是要娶谁家姑娘啊?”
有个年轻人调侃一般地询问。
魏青望笑着回答:
“是朱家的大姑娘。”
这下,人群猝然沉默了。
而后,一个个交头接耳,低声喃喃,也有人忍不住将视线转向村后尚且白雪皑皑的高山。
“没想到是他!”
“朱家一个字没说,也没半点儿办喜事的样子,怕不是把这事给忘了吧?”
“说起来,今天正好是第四十九天了。”
“也没见朱家上山接人啊。”
“那姑娘也没见下山……”
这句话一出,所有人瞬间安静了下来。
每个人都很清楚,这句话代表了什么意思。
凶多吉少!
姚婶儿咬着牙,站了出来,拉着魏青望的衣袖,小声问:
“小伙子,我问你,你说的朱家大姑娘,可是朱武能那个守寡的女儿?”
这话说的,实在并不好听。
魏青望脸色有些难看,但见这位婶子一脸严肃,还是点了头:
“正是她。婶子,她……”
“那你知道,她被送到山上,独自生活四十九天,化解所谓浊气吗?”
魏青望拧眉:“什么?”
姚婶儿叹口气:
“她如今在山上,没下来。你……”
魏青望脸色瞬间白了。
这大冬天的,在山上,没下来,代表了什么意思,他再清楚不过。
“婶子,你……你没骗我?”
魏青望只觉得喉咙干涩发紧。
姚婶儿看着他:
“你若不信,大可问其他人。我们村的人,大都知道。”
“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让她上山?!这天气,你们不知道,她有可能会死在山上吗?!”
魏青望双眼猩红,瞪着姚婶儿。
这话,他几乎是吼出来的。
其他人听见这话,也猜到了姚婶儿跟他说了什么,忍不住说:
“我们倒是想拦,可那是她爹娘爷奶送上去的,她自个儿也乐意,我们这些外人,能拦得住什么?”
魏青望也知道自已是迁怒了。
说完那话,他就后悔了。
他眼眶里几乎要有泪滚落,声音都带了小心和哽咽:
“婶子,对不起,我不是故意冲你发火的。你知道她在哪块儿吗?能不能劳烦给我指个方向?我去接她。”
原本热闹的队伍,此时已经完全安静了下来。
奏乐的,抬轿的,都是魏青望同村的好友伙伴。
这会儿一个个凑过来,也七嘴八舌地给众人道歉,问明事由。
也有帮着魏青望解释的:
“那天我是跟着来提亲的,朱家当时也答应了,收了聘礼,只说让人算了,今天是个好日子,宜嫁娶。我们也不知道他们家竟然这么丧良心啊!”
众人纷纷表示同情。
姚婶儿自然没生气,她抬手,指了一个方向:
“我们没跟着进山,那天只看见他们一家是从那边下山的。你们可以去看看。不过,如今山里雪还厚着,路上只怕不好走,你们千万小心。”
魏青望艰难地扯出一个笑脸:
“谢谢婶儿。”
只是,这笑,看着比哭还要难看。
姚铁柱这会儿站了出来:
“还是我带你们去吧。我比较熟悉山里的情况。”
姚婶儿猛地看向自家男人。
张了张嘴想阻止,可最后还是闭上了嘴,只是眼眶却红了。
易知知心里有些无奈。
姚婶儿对他们姐弟一向不错,她有身手,对山上的情况也更熟悉。
想了想,她站了出来:
“我跟着一起吧。”
她这话一出,姚婶儿愣了一下,满目感激,却是摇头拒绝:
“知姐儿,这里没你事儿,别掺和。”
易知知笑看着她:
“没事儿,婶儿,我武功高,要是碰上什么事儿,也能搭把手。”
姚婶儿还想再劝,却被沈二婶拉住了:
“行了,你也别劝了,知姐儿是个有主意的,她自已知道护着自已。我家沈二一会儿也跟着去,他们仨也算有个照应。你就跟我在家里,帮着带带小宝,别让知姐儿挂心。”
姚婶儿无奈,只能点头。
她到底是担心自家男人,也更信任易知知,有易知知跟着,她确实能放心不少。
更何况,还有沈二在。
沈二婶看向魏青望:
“快去吧。时间不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