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右。燕城。
城内的街道已经空空荡荡,只不时有一队身穿甲胄的士兵走过。
百姓们家家锁门闭户,躲在家里,满心凄然,瑟瑟发抖。
这世道,是真的不让人活了啊!
城墙上,萧子规站在人群中间,被一群羽林军簇拥保护着。
他垂眸看着下方的战场。
鲜血已经流了满地,有许多已经渗入地底,让这片土地呈现出黑色。
刀剑相接。
他的视线缓缓从已方的士兵身上,移到敌方士兵,然后再往后,一直往后。
遥远的天空与大地相接。
那里已经不是盛国的土地。
他微微敛眸,眼底是一片冷然。
战争,从来都是会死人的。
他只能尽已所能,尽快结束这一仗,少死一些人。
*
唢呐声高扬,从村头一路吹一路走。
伴随着二胡、胡笳。
易知知刚将家里清扫了一遍,就听见外面一阵热闹。
正蹲在地上,撅着小屁股,玩着陀螺的小团子也被这高扬的声音吸引了。
他歪着小脑袋,朝外面看。
但却什么也看不见。
他下意识寻找姐姐的身影。
易知知也正看向他。
姐弟俩四目相对,立刻明白彼此眼里的意思。
小团子抱着陀螺,易知知微微弯腰,就将小团子焯进来怀里。
抬脚就出了门。
站在门口,左右一看,邻居的好几家人也都出来了。
她眼睛一亮。
将院门关上,就走到了齐家院子门口。
刘奶奶也正站在门口,朝着声音来源的路口探着脑袋。
“刘奶奶,您知道这是啥事不?”
刘奶奶摇头:“我也是听着声儿,才刚出来。”
唢呐声渐渐靠近。
易知知本来还想过去找人问问,这下也不动了,干脆跟刘奶奶一块儿在门口等着热闹靠近。
唢呐冲天响,不是喜,就是丧。
但刘奶奶都不知道,显然不是村里死人了。
过了没一会儿,路的尽头就走出一个穿着喜庆红衣,兴高采烈,一蹦一跳吹唢呐的人。
这人身后也缓缓跟出一长串的队伍。
曲乐队伍在前。
中间是花轿。
花轿旁边还跟着个长着痦子的媒婆。
后面是几个穿着蓝黑色短打,腰间统一系着红腰带,抬着几个红木箱子的青年。
“咦?这是谁家娶亲啊?”
刘奶奶首先疑惑了。
她每天早晚都会去门口的大树下,跟村里的老伙计们一起聊天说八卦。
这村里的事儿,鲜少有她不知道的。
可眼前这一桩,是真让她疑惑了。
没听说最近村里有喜事啊。
整个队伍后面,还不远不近地坠着一群村里人。
大都是一脸喜色,一双双眼睛滴溜溜转着,紧紧跟着花轿。
人群不时蹲下去,或者跳起来,似乎是在接着什么东西。
易知知很快就知道那是什么了。
因为她站在那里,怀里也被塞了一颗——喜糖!
她将喜糖装进口袋,假装不经意地问:
“诶?这是谁家的喜事儿啊?我也说声恭喜。”
发喜糖的人,表情有些奇怪。
看了她一眼,没说话,又去给别人发喜糖去了。
易知知:……
几个意思?
等整个队伍走得差不多了,刘奶奶招了招手:
“老姐姐,你这是跟了一路了?可知道是谁家的喜事?先前怎么一点儿音讯也没听见过?”
这位婆婆姓胡。
是在他们之后第二个月流放来的。
大家都叫她胡婆婆。
胡婆婆打听消息的能力很强。
村里就没有她不知道的事儿。
刘奶奶每天早晚去大树下聊天,大多数时候,也都是听她说八卦。
胡婆婆一点儿没想着帮人瞒着:
“还能有谁?不就是村西头吃了老绝户的刘招财嘛!”
“他?他不是前年已经娶了一个媳妇儿了吗?”
刘奶奶有些惊讶。
刘招财也是后来流放过来的。
不过,这家伙善于钻营。
村西头原本住的是老宋家。
宋仁两口子在村子里住了也有五六年了。
两口子命不好,膝下只得了一个女儿。
只是没想到,三年前的旱灾,孩子没能挺过去,才五岁的娃娃,就这么没了。
等旱灾一过,宋仁两口子的身体也越来越差,就想着替女儿招个冥.婚夫。
原本,两口子是想找个村里差不多年纪死去的男娃的。
谁能想到,这个时候,刘招财直接跑上门自荐。
说得有理有道的。
尤其是一句“说句不好听的,往后您二位若是没了,就没人给她烧纸了,有我在,往后我生的孩子,也都认她做母亲”。
宋仁两口子就被这番话给说服了。
还特意办了婚礼,请道士择上家堂,让宋家小女儿占据他原配的位置,日后享受他子孙们的供奉、祭祀。
刘招财做得如此妥帖,宋仁夫妻俩感动万分。
就这么放心得将家业交给了他。
两口子的身体一日日衰败,最后的葬礼,也是刘招财给办的。
前年,刘招财又重新娶了一位新妇,作为他的继室。
不久后,还生了个儿子。
如今那孩子已经快一周岁了。
这些都是这几年易知知从刘奶奶那儿听来的八卦。
胡婆婆“嗨”了一声,凑近过来,一脸神秘:
“你这就不知道了吧!刘招财可不是给他自已娶!这是给他儿子娶的!”
刘奶奶眼睛都瞪大了:“童养媳?”
“啊。”
胡婆婆点头,
“要说,这刘招财也是真舍得。娶个童养媳,还办得这么热闹。”
刘奶奶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他儿子就一周岁都没呢,这么着急的吗?”
胡婆婆撇撇嘴,眼里有些不屑:
“这算什么。你是没看见,那姑娘都十二岁了!这娶过来,就是来看孩子干活的。等往后孩子大了,若是孩子愿意,还能省一笔彩礼钱。若是孩子不愿意,把她一卖,也能给他家儿子重新娶一个。”
刘奶奶张大嘴巴,这下是彻底无语了。
“行了,我不跟你说了,我还要去看热闹呢!”
“等等!我也去!”
刘奶奶忙转头,朝院子里喊一声:
“鑫鑫,奶奶出去一趟。”
不等齐鑫说话,便迫不及待拉着老姐妹跟着队伍就走。
易知知眼睛亮晶晶的。
怀里的小家伙也不知听没听懂,也是眼睛亮晶晶的。
姐弟俩相似的容颜上,露出几乎一模一样的表情来。
相视一笑。
易知知眉梢一挑:
“咱们跟着去看看?”
易小宝小朋友迫不及待地用力点了下小脑袋:
“看!”
“好嘞!走吧!”
易知知将怀里的小胖墩往上颠了颠,便也跟着人群,往村西头去了。
村西头。刘家。
院子里贴了几个大红的喜字,门前挂了大红花。
刘招财还请了几家村民。
不过,人并不多。
除了村长一家外,也只有几家条件不错的人家。
刘招财媳妇怀里抱着孩子。
今日的小奶娃连襁褓都是红色的。
整个院子里一片说笑声,不时有人向刘招财拱手说“恭喜”。
这年头,给孩子娶个童养媳,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
可孩子还这么小就娶,也是少见的。
所有人脸上虽带着笑,一转头却是忍不住撇嘴,满脸不屑。
刘招财这人是真的擅长钻营。
他一个一穷二白的二流子,靠着当宋家女婿,得了宋家的钱房。
如今,又做出这种让人不齿的事儿。
这些人也实在不乐意与刘招财相交。
可偏偏,这家伙还有几分运道。
是真的招财。
如今,刘家已经算得上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富户了。
“新娘子来咯!”
不知谁喊了一声。
远远听见唢呐声的众人,这下也不能再装聋作哑,只能纷纷起身,朝门口看去。
当看到那几个红木箱子时,更是个个撇嘴。
卖女儿,谁家还舍得给嫁妆的?
那几个红木箱子里空不空的,大家都心知肚明。
一个个对视一眼,脸上硬挤出个笑容来,嘴里说着“恭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