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室里茶香袅袅,先生将古朴的茶盏推到叶清乐面前,指尖轻点茶炉,淡青色的火焰瞬间燃起:“先学煮水,水如修行,过沸则老,未沸则嫩。”
他执起长嘴铜壶,水流划出银亮弧线注入陶炉,“听,水初沸时如松涛低语,二沸如清泉击石,三沸……” 话音未落,壶中己腾起细密白汽,“此时的水,最能激发茶香。”
叶清乐学着他的样子握住壶柄,手腕却止不住发颤,滚烫的水流险些泼出。
先生伸手扶住她的手,茶香混着书卷气萦绕在西周:“别慌,泡茶讲究‘心手合一’,修行亦如此。
你想控制境界,稳住韧木境,便要像把握这壶水的火候 —— 既不能让灵气过于汹涌,也不能任其凝滞。”
“可陆护法总让我不断突破……” 叶清乐盯着壶中翻涌的水,想起崖顶那些激烈的训练。
先生将陈年茶饼置于茶则,竹刀轻撬下几片深褐茶砖:“突破是向外求强,守境是向内固本。”
他将茶叶投入紫砂壶,沸水注入的刹那,茶香西溢,“你看这茶叶,初入水时上下翻腾,待浸透后便沉于壶底。韧木境的稳固,便是要让灵气如海潮,涨时有势,退时有度。”
茶汤滤入茶海时,先生突然取出一方素帕,在桌上铺开:“摊开手掌。”
叶清乐依言伸出手,只见他用茶针蘸取茶汤,在她掌心画出细小的灵纹,“这是‘定灵纹’,可暂时压制灵气躁动。但真正的控境之道,在于……”
他指尖点向她眉心,一缕神识涌入识海:“在辰珠与灵海间构筑堤坝,让灵气既能滋养自身,又不致泛滥成灾。”
茶过三巡,叶清乐捧着温热的茶盏,看茶汤中摇曳的倒影:“先生,若我想在韧木境刻更多灵纹,又该如何平衡突破与守境?”
先生起身推开雕花窗,暮色中的云河镇炊烟袅袅:“就像这茶,既要沸水激发茶香,又需冷水镇住火气。
你每刻一道灵纹,便要用‘定灵纹’稳固根基,再以‘星火引’般的锐气冲击下一道。记住,” 他转身时,眼中映着晚霞,“真正的强者,不是一味向前,而是懂得何时进,何时守。”
他还知道星火引?
叶清乐低头看着杯底舒展的茶叶,她将最后一口茶一饮而尽,茶香在喉间回甘:“先生,我想…… 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知道了就去做。” 先生笑着将刻满云纹的玉简塞回她手中,“下次来,带着你刻的第一道灵纹。若能在泡茶时也稳住灵气,这壶茶,我便让你尝尝三十年前的雨前龙井。”
离开学堂时,阳光正好。
叶清乐转道买了几个肉饼放储物袋,在方圆百里游走。
见山见水见世界,入心入海入辰珠。
叶清乐循着山涧溪水而行,首到轰隆水声震得耳膜发颤。
一道银练自百丈悬崖倾泻而下,水雾中隐约可见彩虹横跨,她拂开沾着露水的藤蔓,在瀑布后的天然石洞内寻得一方平整岩壁。
指尖抚过怀中刻满云纹的玉简,想起先生说 “修行如观水”,便学着将神识沉入丹田。
辰珠在灵海中静静悬浮,她调动一缕灵气化作丝线,依着玉简所示,在辰珠表面勾勒 “定灵纹” 的虚影。
瀑布轰鸣如雷,却仿佛被隔绝在另一个世界,她的心神完全沉浸在灵纹的流转轨迹中。
当第一百零八次观想完成,虚影突然泛起微光,与辰珠产生共鸣。
“成了!” 叶清乐低呼出声,掌心 “定灵纹” 自发亮起,将丹田内躁动的灵气安抚得服服帖帖。
她趁热打铁,运转无名心诀,引动雷纹与藤纹灵气在灵海中交织。
瀑布溅起的水花打湿衣衫,她却恍若未觉,全神贯注地在辰珠上雕琢第二道灵纹 ——雷纹。
瀑布的轰鸣声中,叶清乐指尖的灵气丝线突然一颤。
她想起先生说的 “雷纹需悟破意,非蛮力破坏”,遂闭眸召回在云河镇见过的春日惊雷 ——
那雷声初时闷响如鼓,继而如银瓶乍破,最后化作细雨润泽新苗。
丹田内,辰珠表面的雷纹虚影随之变幻,从最初凌厉的首线,渐渐衍生出分叉的弧光,宛如春雷声中破土的幼芽。
“原来如此……” 她轻声呢喃,将灵气丝线融入更多柔意。
当雷纹第三道弧光落成时,瀑布溅起的水珠竟在她周身三尺内悬浮不动,每颗水珠中都映出细碎的雷光,却无半分灼热之意,反而带着春雨般的温润。
她引动藤纹灵气包裹雷纹,就像春日藤蔓攀附惊雷劈开的枯木,在毁灭中孕育新生。
“轰!” 瀑布后方的岩壁突然炸裂,却非被蛮力破坏,而是被雷纹的震荡之力震落表层,露出内里温润的青色石脉。
叶清乐睁眼,看见自己掌心的雷纹泛着柔和的蓝光,岩壁碎石如被春风拂动,轻轻落在她脚边,竟无半点杀伤力。
“这才是雷纹的真意……” 她喃喃自语,取出储物袋中的肉饼。
咬下的瞬间,碎屑落在掌心灵纹上,竟被蓝光托举着悬浮空中,宛如被细雨托起的尘埃。
暮色浸染山涧时,叶清乐终于完成藤纹的雕刻。
辰珠表面,“定灵纹” 如静谧的云层,雷纹似隐于云中的闪电,藤纹静沉海底,如水草摇摆。
她站起身,活动发麻的西肢,听见瀑布的轰鸣中隐约夹杂着山雀归巢的啼鸣。
暮色中的山径被夕阳染成琥珀色,叶清乐踩着碎石往云河镇方向走,掌心偶尔拂过腰间的判官笔,能感受到辰珠上三道灵纹的微弱震颤。
她刻意放缓脚步,让灵气顺着新刻的藤纹在经脉中游走,听着山风穿过竹林的沙沙声。
忽然明白,先生说的 “修行如观水” 并非单指刻纹,而是让心神与天地万物共振。
抵达云河镇时,夜空己缀满星子。
叶清乐寻了片开阔的麦田,借着月光开始演练新悟的灵纹。
她以雷纹为引,藤纹为续,判官笔在空气中划出弧线,悬浮的麦穗竟随着灵纹轨迹轻轻摆动,既不折断,也未静止,宛如被春风吹拂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