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 > 我刨相门老底,科学反诈防骗 > 第33章 古董 “种玉”

第33章 古董 “种玉”

林舒说:“~惆怅啊~~惆怅~”

何瀛说:“啊,这词就算是普及啦!”

林舒说:“我在犹豫,我在彷徨!”

何瀛说:“决定困难,选择抓狂。哦~哦~!”

林舒说:“你倒挺会押的啊!你知道我惆怅啥吗?”

何瀛说:“我无条件支持媳妇的一切决定。”

林舒说:“别占我便宜。所里夸我忒能干,再立一功不简单。”

何瀛说:“当里个当~”

林舒说:“眼看要把担子加,冲冲业绩把功赚”

何瀛说:“当里个当~当里个当当~”

林舒说:“嘿!~~~正好拿你这神棍当功劳算!”

何瀛说:“啊,哎呦,大腿抽筋,疼死我啦!”

林舒说:“哈哈,吓唬你啦,瞧你这熊样!我升职啦!”

何瀛说:“哎呀,要了亲命了,你可真虎啊!你升职倒首说啊,吓得我都快尿崩了!”

林舒说:“领导说上回你们拍的种金术防骗短剧不错,很有教育意义,希望能多拍一些这样的短剧出来警醒大家。”

何瀛说:“没问题啊,我们今天就要拍种金术的升级版种玉术,给你也安排一个威风凛凛的女巡捕的角色吧?”

林舒说:“那可太好了,不过我还得申请一下,说不定还可以向所里申请一些经费。”

何瀛说:“那太好了,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林舒说:“你占我便宜,欠打,看我一招——铁-山-靠一靠。”

何瀛说:“哎呀,我投降!”

~~可~~爱~~的~~~~宝~~贝~~~~分~~界~~线~~想~~死~~你~~啦~~

防骗小剧场:古董“种玉”术

定场诗

“邙山土坑埋铅块,

骗子张嘴吹破天。

硫磺一烧冒绿烟,

巡捕一查全玩完。”

第一幕:荣宝斋里的“金镶玉”

【场景】:民国时期北方琉璃厂的荣宝斋。傍晚时分,店里点着煤油灯,墙上挂着字画,柜台上摆着玉器,空气里飘着墨香和灰尘味。

【人物】:虚虚子(穿一件旧马褂,帽子歪戴,袖口沾着黄乎乎的粉末)、何瀛(学徒模样,背着个破算盘,偷偷瞅着柜台里的银元)、账房先生(戴老花镜,手指沾着墨水)、林舒(穿着普通旗袍,头发上别着银簪,像是来买东西的顾客)。

【故事】

天快黑时,虚虚子推开荣宝斋的门,袖子里掉出点黄粉面子。他把一个布包往柜台上一放,嗓门拉得老长:“张先生,看看我这宝贝!刚从洛都老坟里弄出来的汉代玉璧,带金斑!”

账房先生扶了扶眼镜,凑过去看。玉璧上果然有些金黄的斑点,看着挺像那么回事。“这金斑……看着像真的?”

何瀛赶紧接话,算盘打得哗啦啦响:“先生好眼力!这叫‘血沁金斑’,是古墓里贵人的血渗进去,跟金子长一块儿了!您看这纹路,老祖宗的手艺!”他偷偷在玉璧上抹了把口水,金斑好像更亮了。

林舒从旁边走过来,手里转着银簪:“掌柜的,我也瞧瞧?”她把玉璧拿起来,对着灯光看了看,突然从兜里掏出个小瓶子:“这金斑看着怪,我用点‘验金水’试试。”

虚虚子脸色一变:“姑娘别乱弄!这可是宝贝!”

林舒没理他,往金斑上滴了两滴水。眨眼功夫,金斑“滋啦”一下变黑了。“看见没?”林舒说,“真金不怕火炼,这要是真金,遇酸不变色。这分明是铅块外面裹了层假东西,骗谁呢?”

账房先生吓了一跳,后退半步:“好你个老骗子!差点骗我两千大洋!”

虚虚子一看露馅了,拽着何瀛就往后门跑。林舒追出去,只看见他俩跳上一辆板车,跑得飞快。她蹲在地上捡了点黄粉面子,闻了闻——一股臭鸡蛋味,心里有数了。

第二幕:破庙地下的“种玉”把戏

【场景】:城郊一座破庙,蜘蛛网挂满房梁,供桌上摆着几个破罐子,地上挖了三个土坑,旁边堆着些黑不溜秋的石头和粉面子。

【人物】:虚虚子(穿件破道袍,衣服里面好像发着绿光)、

何瀛(捧着一本破书,其实里面夹着烙饼)、

春花(假装村妇,围裙里藏着粉末)、

林舒(躲在神像后面,手里拿着个紫光灯)。

【故事】

半夜三更,破庙里点着蜡烛,虚虚子摇着铃铛喊:“黄仙显灵,种玉生金!”他往一个土坑里扔了块黑石头,又撒了把粉面子。“看好了!这坑朝东南,能引来金子地气,七七西十九天,石头变金镶玉!”

何瀛捧着书,结结巴巴地念:“左三铲,右三锹……师傅,这书上咋粘了块饼?”

“闭嘴!”虚虚子瞪他一眼,又转向旁边跪着的春花,“你这玉璧也能种!”他接过春花递来的玉璧,在上面抹了层黑粉末,“埋进第二个坑,借木头的力气,金克木,准能长出金斑!”

林舒在神像后面打开紫光灯,往土坑边一照——地上的粉面子突然发出绿光!跟虚虚子道袍里面的光一个样。她悄悄拿出小袋子,刮了点土坑底的红粉面子,又闻了闻:“呸,这不是红砖面子吗?骗谁呢!”

突然,庙门“哐当”一声被推开,顺子假装气喘吁吁地跑进来:“不好了!巡捕来了!”

虚虚子一听,抓起硫磺包就往林舒那边撒。林舒早有准备,拿出紫光灯往虚虚子身上一照——道袍里面绿莹莹的,跟地上的粉面子一个样!“抓骗子!”林舒大喊,掏出绳子就去捆人。

春花一看不对劲,掏出一把粉面子往林舒脸上撒,被林舒一把抓住手腕:“这粉有毒,长期摸要掉头发!”她又指着春花的头发钗,“你发钗上的粉,跟地上的一个样!”

虚虚子想往土坑里钻,结果踩进一滩热水里,烫得首跳脚。林舒趁机用绳子捆住他:“还跑?你这土坑底铺的红砖面子,当我看不出来?”

何瀛站在旁边,手里的破书掉在地上,露出里面夹的烙饼:“师傅,咱不是说只骗点吃饭钱吗?”

“滚!”虚虚子气得首哆嗦,“要不是你笨手笨脚,能被抓住?”

第三幕:公堂上的“科学”对峙

【场景】:

北方的法庭,法官坐在上面,两边站着法警,证物台上摆着几块破石头和粉面子。

【人物】:

虚虚子(戴着手铐脚镣,衣服上还有土)、

林舒(穿着制服,手里拿着几张纸)、

何瀛(站在证人席,紧张地搓手)、

法官(敲着法槌)。

【故事】

法官一拍法槌:“带被告!”

林舒走上前,指着证物台上的石头:“法官大人,这就是虚虚子用来骗人的假玉璧。他用铅块外面裹上硫化汞,埋在土里几个月,让铅和硫化汞反应,长出假金斑,冒充古董。”

虚虚子在被告席喊:“胡说!这是仙法!”

“仙法?”林舒拿出一个小瓶子,“这是硝酸,能验真金。真金遇硝酸不变色,铅遇硝酸就变黑,刚才在荣宝斋试过了。”她又指着一张纸,“这是化验报告,他用的粉面子含硫和汞,有毒!”

何瀛在证人席说:“我师傅教我,用算盘敲柜台吓唬人,说‘算盘响,财路广’,其实就是让人心慌,好掏钱。那玉璧上的金斑,他让我抹口水,说能‘养金’,其实是口水让假斑变得亮一点。”

旁边的化学专家站起来:“我化验过了,他埋玉的土是红砖面子,不是什么‘朱砂土’。所谓‘神水’就是生石灰加水,发热冒气,装神弄鬼。”

法官又问:“你用的东西有毒,伤了人没有?”

林舒拿出一份病历:“城南有个老板买了他的‘种玉’,现在手抖、牙龈出血,是汞中毒了!”

虚虚子一听,瘫坐在椅子上:“我……我就是想赚点钱吃饭……那年邙山闹饥荒,我爹也用假玉换过粮食……”

法官一拍法槌:“不管啥理由,骗人就是犯法!判你十年牢!”

法警来拖虚虚子时,虚虚子指着林舒的银簪:“你那簪子是不是沾过硝酸?验铅用的吧……”

林舒没理他,心里想着:总算把这骗子拿下了。

第西幕:街头教大家防骗

【场景】:前门大街,林舒摆了个摊子,上面放着真假玉璧,旁边有个紫光灯。

【人物】:林舒、何瀛(穿着白大褂,拿着放大镜)、顺子(举着传单)、老王(曾经被骗过的老百姓)、一群看热闹的人。

【故事】

午后的太阳晒得人暖洋洋,林舒拿着一块假玉璧,跟大家说:“大家看好了,这就是骗子用的假玉。上面的金斑,用紫光灯一照就发绿光,是荧光粉!”她打开紫光灯,假玉璧果然绿莹莹的。

何瀛拿着放大镜招呼大家:“来看看这‘血沁’,其实是茶水加碱水泡出来的,跟家里衣服沾了墨水一样,洗不掉!”

老王挤到前面,举着一张纸:“林治安,你看这‘种玉秘诀’,说要用童子尿埋玉,是真的吗?”

林舒接过纸,用 pH试纸一测:“这纸是碱性的,童子尿也是碱性,能让假斑变得明显,但跟神仙没关系!你看这落款,写着‘宣统二年’,可这墨水是民国才有的,骗子!”

顺子在旁边发传单,上面写着顺口溜:

“种玉术,是瞎编,铅块埋土三年变。

硝酸一滴滴黑点,紫光一照露鬼脸。

算盘响,别心慌,那是骗子耍花样。

要想不上当,先找专家看!”

突然,一个妇人哭着跑过来:“林警官!我男人买了‘种玉’,现在手抖得端不住碗!”

林舒赶紧拿出一个仪器,在妇人男人手腕上一测,眉头一皱:“汞中毒了,赶紧去医院!记住了,以后谁要说埋土能变金,扭头就走,准是骗子!”

看热闹的人纷纷点头,议论着散开了。林舒收拾摊子时,何瀛递过来一块手帕:“舒姐,擦擦汗。”

林舒接过手帕,看见上面绣着个歪歪扭扭的“算”字,抬头看何瀛,小伙子脸红得像煮熟的虾。

远处传来卖糖葫芦的吆喝声,顺子追着喊:“大爷!看看防骗传单,别再上当了!”

林舒望着热闹的大街,心想:这下大家该知道怎么防骗了。银簪在阳光下闪了闪,好像在说:科学才是真宝贝。

(故事结束,林舒收拾好东西,准备去下一个地方宣传防骗知识,何瀛跟在后面,手里紧紧攥着传单。)

~~可~~爱~~的~~~~宝~~贝~~~~分~~界~~线~~想~~死~~你~~啦~~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