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世界的滔天巨浪,终于猛烈地拍打到了现实的堤岸。
市局会议室。
气氛凝重得如同铅块。投影幕布上,是“判官”释放的关键证据截图:聂小雨踩点监控、死亡预告录音波形图、李维资金图谱、聂小雨“疗养院”监控片段……还有谢兰母亲那张枯槁绝望的脸。下方,是各大平台触目惊心的热搜榜单和爆炸性增长的舆情报告。
烟雾缭绕。局长赵卫国眉头拧成一个死结,手指烦躁地敲击着桌面。在座的刑侦、网安、法制口负责人,个个脸色严峻。
“情况,都清楚了。” 赵卫国声音沙哑,“舆论己经彻底炸了。上面电话一个接一个,压力山大。这案子…当初谁办的?怎么搞出这么大篓子?”
负责原案的刑侦支队副队长张猛额头冒汗,硬着头皮汇报:“局长,当初…证据链确实存在疑点,但康宁中心那份权威鉴定报告摆在那里…程序上…我们只能按‘不负刑事责任’走强制医疗程序…”
“权威?狗屁权威!” 网安支队的负责人老刘猛地一拍桌子,指着幕布上的资金图谱和李维笔记截图,“这他妈叫权威?这叫交易!叫渎职!现在全网都知道了!我们公安的脸往哪搁?!”
“现在不是追责的时候!” 赵卫国低吼一声,压下躁动,“当务之急是灭火!是回应!是拿出态度!” 他转向张猛,“立刻成立专案组!我亲自挂帅!重启聂小雨案调查!所有环节,从现场勘查到鉴定程序,全部重新过筛子!一根头发丝都不能放过!”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网安!给我盯死源头!那个‘判官’!不惜一切代价,给我把他挖出来!这些证据他是怎么拿到的?是不是非法入侵?有没有篡改?他的目的是什么?必须查清楚!还有,那些还在传播的敏感信息,特别是涉及被害人家属隐私的,协调平台,能删的删,能限的限!不能让事态进一步失控!”
“是!” 网安老刘和张猛同时应声。
“法制科,” 赵卫国看向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警察,“立刻联系检察院,通报情况,准备应对可能的抗诉或重新起诉程序。康宁中心和李维那边…纪委和司法鉴定管理部门应该也坐不住了,我们配合他们调查!聂家…给我盯紧了!有任何异动,立刻报告!”
命令一条条下达,会议室里弥漫着山雨欲来的紧张。重启调查是必然,但所有人都清楚,这不仅仅是查案,更是对公信力的一次紧急抢救。而那个神秘的“判官”,如同一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这次行动蒙上了一层更深的阴影。
清河安定医院。
特护病房区域己被完全封锁。荷枪实弹的特警取代了原来的保安,眼神警惕地扫视着每一个角落。院方领导陪着一个穿着检察制服和纪委工作证的中年男人,脸色难看地在走廊低声交谈。
病房内,聂小雨的“惬意”早己荡然无存。她像一只惊弓之鸟,窗帘拉得死死的,房间里只开着一盏昏暗的壁灯。任何一点走廊传来的脚步声,都能让她惊跳起来。她抱着膝盖缩在床角,眼神涣散,嘴里神经质地念叨着:“来了…他们都来了…要抓我了…” 护工远远地坐在门口,大气不敢出。
康宁中心。
大门紧闭,贴着“配合调查,暂停营业”的告示。门口拉着警戒线,几名穿着不同制服的工作人员(纪委、司法鉴定管理委员会、公安)神情严肃地进进出出,搬运着成箱的文件和电脑主机。记者被远远拦在外面,长焦镜头捕捉着内部一片狼藉的景象。李维被两名工作人员一左一右“请”上了一辆黑色的轿车,他脸色惨白如纸,金丝眼镜后的眼神充满了绝望,曾经精心打理的头发散乱不堪。闪光灯在他脸上闪烁,留下他职业生涯最狼狈的定格。
聂家别墅。
书房里烟雾更浓。聂远山像一头困兽,双眼布满血丝,对着电话咆哮:“废物!都是废物!不是说能压下去吗?!现在专案组都进驻医院了!李维那个蠢货也被带走了!”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阴沉的声音:“聂总,这次…风头太劲了。源头太硬,捂不住。现在只能断尾求生。”
“断尾?怎么断?!” 聂远山低吼。
“小雨…必须是真的‘病’了,而且病得很重!重到足以解释她之前所有的‘表演’!医院那边,我会安排‘专家’重新评估。鉴定中心那边…李维,只能让他自己扛下所有,把交易咬死是他个人行为!资金…做好切割!你这边,立刻启动所有公关资源,引导舆论,强调‘相信法律’,‘等待官方调查结果’,同时…给我集中火力,攻击那个‘判官’!”
聂远山喘着粗气,眼神阴鸷:“…攻击判官?”
“对!这是关键!” 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狠厉,“这个‘判官’就是一切混乱的源头!他的证据来源非法!他是在煽动民意,干扰司法!把他打成‘网络暴民’、‘境外势力’、‘别有用心的黑手’!只要把水搅浑,把矛头引向他,我们就能争取时间,就能翻盘!网上的东西,真真假假,谁说得清?找最好的技术团队,给我溯源!找到他!弄死他!”
挂了电话,聂远山眼中闪过一丝狠毒的光芒。他立刻拨通另一个号码:“阿豹,是我。联系‘暗河’的人,价钱翻倍!目标:所有指向‘判官’的线索,特别是网络痕迹!给我把他从老鼠洞里揪出来!还有,准备一批‘料’,要猛料!内容…” 他压低声音,快速吩咐了几句。
信息茧房。
冰冷的服务器嗡鸣声中,夹杂了一丝新的、不和谐的杂音。不是物理的声音,是来自数据层面的异常波动。
苏晚的意念瞬间捕捉到了异样。屏幕上,代表她“判官”ID在暗网“风暴之眼”活动的虚拟节点周围,出现了数个极其隐蔽、如同毒蛇般悄然围拢过来的数据探针!它们伪装成普通的网络扫描流量,却带着强烈的恶意和追踪意图。
同时,她部署在几个关键社交平台和自媒体账号的监控程序也发出警报:
大量新注册的、头像空白的僵尸账号突然涌入相关话题,发布格式雷同的评论:
“证据来源不明,疑点重重,坐等官方调查结果,不信谣不传谣!”
“‘判官’是谁?非法获取证据,煽动舆论,其心可诛!”
“警惕境外势力借机抹黑我国司法公正!”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谢兰是不是也有问题?”
几个拥有一定粉丝基础、但立场暧昧的“大V”几乎同时发文,角度刁钻:
《“判官”现形记:网络正义还是新型暴力?》
《警惕!以暴制暴的“判官”,是否在破坏法治根基?》
《聂小雨案:舆情裹挟司法,真相究竟在谁手中?》
更危险的是,一股强大的、技术含量极高的网络攻击流,如同隐形的钻头,开始试探性地冲击苏晚外围的跳板服务器和加密节点。攻击手法多变,精准狠辣,目标明确——寻找“判官”的真实IP和物理位置!
试探开始了。苏晚兜帽下的眼神没有丝毫波澜,只有冰冷的厌恶。聂家的反扑,官方迫于压力的追踪,都在意料之中。金钱的力量在搅浑水,权势的阴影在施加压力,试图将“判官”这个点燃火炬的人打成祸乱的根源。
她的意念如同最精密的防御系统,瞬间激活。
针对那些僵尸账号和带节奏的“大V”,苏晚没有首接删除——那会暴露更多。她的意念引导着数据流,精准地将聂远山与“阿豹”的通话片段(提及雇佣“暗河”和制造“猛料”的部分,关键信息变声处理)以及部分水军交易的IP溯源记录,悄然推送给了几个立场中立、以技术分析见长的网络安全博主。
同时,她控制着几个匿名账号,在相关话题下冷静发言:
“质疑‘判官’证据?请先解释李维的150万和聂小雨的死亡预告录音。”
“转移焦点到‘判官’身上,是想掩盖真问题吗?”
“我们要求的是真相和正义,不是被当枪使。”
至于那凶猛的网络攻击…苏晚的意念如同在刀尖上跳舞。她没有硬碰硬,而是在对方攻击路径上巧妙地布下层层“镜像迷宫”和“数据沼泽”。攻击者的钻头如同撞进了粘稠的泥潭,或者被引向了无数个精心伪造的、毫无价值的虚假节点(IP地址遍布全球废弃工厂、偏远基站甚至海底光缆中继站)。每一次看似接近目标的突破,最终都发现是徒劳。攻击流在复杂的网络迷宫中徒劳地消耗着算力,如同拳头打在棉花上,连苏晚核心防御圈的第一层都没能真正触及。
苏晚甚至能“感知”到攻击另一端,某个或某几个顶尖黑客的困惑与逐渐升腾的烦躁。他们的技术很强,但面对苏晚这种超越常理的存在,如同原始人试图用石斧劈开钛合金大门。
反击?不,只是化解。苏晚没有反击。她的目的不是与这些“打手”纠缠。判官笔在她手中,笔身的暗红纹路灼热依旧,但光芒稳定。她的目光穿透屏幕,落在那些被删减、被限流的、关于谢兰和王桂芬的信息上,落在官方发布的那份措辞谨慎、强调“高度重视”、“依法彻查”的公告上。
官方的介入,如同一把双刃剑。它带来了重启调查的希望,也投下了追查“判官”的阴影。聂家的反扑,如同毒蛇的反噬,阴险而致命。
风暴并未平息,反而进入了更复杂、更危险的深水区。汹涌的民意与冰冷的规则,隐秘的追踪与无形的防御,都在暗流之下激烈碰撞。
苏晚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而她的目标,始终只有一个——焚尽罪业,终结这场由伪证与不公导演的荒诞剧。无论阴影如何笼罩,审判的进程,无人可以阻挡。判官笔尖的红芒,在昏暗的光线下,无声地闪烁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