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都市中医回乡打造医疗传奇 > 第95章 药材检测,新征程启

第95章 药材检测,新征程启

李逸坐在办公室里,盯着电脑屏幕上的邮件。卫健委的回信让他心里踏实了不少,但更让他在意的是最近收到的一些反馈。

几封来自农村医生的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有人提到同样的方子,在不同地方抓药效果不一样;还有人反映某些药材用了之后疗效不稳定。起初他以为是个别现象,可随着类似反馈越来越多,他开始怀疑问题出在药材本身。

“小赵,把最近的病例数据调出来。”李逸喊了一声。

“好的。”小赵很快调出系统后台,将所有涉及中药疗效差异的记录汇总出来。

李逸一页页翻看,眉头越皱越紧。这些病例虽然分布在不同的时间段和区域,但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问题:药材质量参差不齐,首接影响了治疗效果。

“这事儿得查清楚。”他对小赵说,“你安排几个人,分头整理这些病例的时间、地点、用药情况,看看能不能找出规律。”

接下来几天,团队成员按照分工开始收集数据。有人负责梳理时间线,有人分析地域分布,还有人联系医生核实具体情况。中医智脑系统也派上了大用场,它快速筛选出了关键信息,并生成了一份初步报告。

“你看这个。”小赵指着图表上的一组数据,“这几个地区的药材差异特别明显,尤其是川北那边,同样的方子,效果差距能拉开两成以上。”

李逸点点头,心里己经有了大概方向。他叫来林晓雯和陈姐,几个人围在会议桌前讨论。

“现在看来,药材质量问题己经不是个别现象了。”他说,“如果我们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哪怕设备再先进,诊断再准确,最后的疗效还是受影响。”

“那你的意思是?”林晓雯问。

“我们要做一件事。”李逸语气坚定,“开发一套小型的药材检测分析仪器,让基层医生也能现场检测药材质量。”

会议室里一时安静下来。

“这可不是个小工程。”陈姐皱眉,“我们现在的技术储备够吗?”

“肯定有难度。”李逸承认,“但我们必须迈出这一步。如果连最基本的药材质量都控制不了,中医现代化就无从谈起。”

大家沉默了一会儿,林晓雯率先开口:“我支持。这事确实值得做。”

“我也同意。”小赵点头,“问题是资金和人力投入会很大。”

“我们可以先做可行性研究。”李逸翻开笔记本,“我己经让系统检索过相关资料,发现几家实验室有过类似的技术雏形。我们可以先去接触一下,看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

当天下午,李逸就带着方案去找了几个核心成员开会。会上,他详细说明了项目的背景、目标以及初步计划,并让大家自由发言。

“我觉得可行。”王二狗难得认真地说,“咱们之前搞设备升级的时候也不是一帆风顺,但最后不也都做成了?”

“关键是风险评估。”一个技术人员插话,“如果前期投入太大,后期又没成果,会影响其他项目进度。”

“这一点我也考虑到了。”李逸说,“我们可以分阶段推进,先做市场调研和技术验证,确定可行后再大规模投入。”

最终,团队达成一致意见,决定启动药材检测仪的研发工作。

第二天一早,李逸就开始联系相关机构。他通过老同学介绍,找到了一家专门做中药材检测的第三方实验室,还有一家高校的中医药研究室也有兴趣参与。

“你们这个想法挺有意思。”实验室负责人听完李逸的介绍后说道,“我们现在用的都是大型检测设备,操作复杂、成本高,要是真能做出便携式的,对基层医疗帮助不小。”

“所以我们想听听你们的专业意见。”李逸笑着说,“有没有什么技术难点或者可以借鉴的经验?”

“有个好消息。”对方突然说,“我们这边刚好有一个未公开的研究项目,是关于便携式光谱检测技术的应用,跟你们的需求还挺契合的。”

李逸眼睛一亮:“能具体说说吗?”

“当然。”对方打开电脑,调出一份资料,“这是我们去年做的一个小实验,用微型光谱仪检测几种常见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虽然精度还不够,但方向是对的。”

李逸仔细看了几眼,觉得确实有参考价值。他当即提出合作意向,表示愿意提供资金支持,并希望实验室能协助技术转化。

“我们也很感兴趣。”负责人点头,“不过得提醒你一句,这种设备要真正实用化,还得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比如环境适应性、操作简便性这些。”

“这些我们都考虑到了。”李逸说,“我们会根据实际使用场景来做设计,尽量简化操作流程。”

离开实验室后,李逸又去了那家高校的研究室。那边的情况也不错,几位教授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表示愿意提供技术支持。

“你们这个方向很有意义。”一位老教授拍着他的肩膀说,“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搞基础研究,你们能主动往下沉,我很佩服。”

“谢谢老师。”李逸谦虚地笑了笑,“其实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临床。”

回到公司后,李逸立刻召集团队开会,汇报了这两天的进展。

“好消息是,我们找到了两家愿意合作的机构。”他说,“坏消息是,技术挑战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多。”

“那就一点一点来。”林晓雯说,“先把样品做出来,再逐步优化。”

“没错。”李逸点头,“我打算下周带人去一趟川北,实地考察一下那里的药材情况。你们谁愿意一起去?”

王二狗举手:“我去!正好好久没下乡了。”

“那就这么定了。”李逸笑着合上笔记本,“这次的任务,不只是做一台机器,而是要打通整个中医诊疗链条的最后一环。”

散会后,李逸一个人留在办公室里,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他知道,这又是一条没人走过的路,但他并不害怕。因为他始终记得,自己为什么回来,又为什么要坚持走下去。

“叮——”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张大爷发来的消息。

“小李,卫生所的新设备用起来顺手多了,有几个老哥己经开始用语音输入开方子了。”

李逸嘴角微微上扬,回复了一句:“辛苦您了,等我们这边新东西出来了,第一时间给你们试用。”

他关掉电脑,站起身伸了个懒腰,准备回家。路过仓库时,他看到一批刚装箱的设备正准备发往农村。

“这批货明天就能到吧?”他问物流的老周。

“最迟后天中午。”老周回答,“我亲自押车。”

“辛苦了。”李逸拍拍他的肩膀。

走出厂区,夜风吹在脸上,带着初春的凉意。他抬头看了看满天星斗,心里却暖洋洋的。

第二天一早,他就带着王二狗和一名技术人员踏上了前往川北的旅程。临行前,他还特意给卫健委那边回了封邮件,附上了初步的实施方案。

车子驶出市区,沿着山路一路向西。王二狗一边啃着面包一边嘟囔:“你说咱们这趟过去,能找到啥线索?”

“不知道。”李逸望着窗外层叠的山峦,“但总得有人去做。”

车子拐过一个弯,阳光洒进车厢,照亮了每个人的笑脸。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