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还沉,李逸己经坐在电脑前敲代码了。王二狗揉着眼睛从里屋出来,端着搪瓷杯走到他身边:“你这人真是铁打的,昨晚才说到脉诊模块,今天一大早就开工了?”
李逸头也不抬地回了一句:“不趁热打铁,等想法凉了就难办了。”
王二狗撇了撇嘴,蹲在椅子边看他操作。屏幕上是一串串复杂的代码和数据模型,偶尔还能看到张大爷昨天留下的手写病例扫描图,旁边标注着密密麻麻的中医术语。
“我说,你这系统到底咋把老中医的经验变成程序?”王二狗忍不住问。
李逸停下手中的活儿,抬头看了他一眼:“简单说吧,就是把张大爷几十年来的诊断经验拆解成规则,再通过算法模拟出来,让系统也能‘看懂’这些症状背后的逻辑。”
王二狗听得一愣一愣的:“那不是跟老中医亲自看病差不多?”
“差不多,但还不够。”李逸说着又调出一段数据,“你看这段记录,是张大爷之前给刘奶奶做的调理方案。我们得把这些案例都输入进去,然后训练系统识别体质类型、症状组合,最后给出对应的食疗建议。”
王二狗挠了挠头:“听起来挺玄乎的,不过咱村里那些大爷大妈可不管这些,他们只关心吃了管不管用。”
李逸笑了笑:“所以我们要做的,不只是让他们吃得明白,还得吃出效果来。”
接下来几天,李逸几乎没怎么出门,除了吃饭睡觉,全泡在代码和病例资料里。张大爷也天天来,有时候带来新的病历,有时候就在旁边看着,时不时提点意见。
“这个参数设得太死了,得加个浮动区间。”张大爷指着屏幕说。
“对,我正打算调整这部分。”李逸一边记笔记一边点头,“体质判断不能太绝对,必须考虑个体差异。”
王二狗虽然不太懂技术细节,但也被这种专注劲儿感染了。他主动承担起了整理资料的工作,把张大爷带来的笔记本一页页扫描录入,还在每条记录后面加上标签,方便后续分类处理。
“你们俩这是要搞个中医AI啊?”张大爷笑着调侃。
“差不多吧。”李逸认真地说,“只是现在还只能解决日常调理的问题,真正遇到急症或者复杂病症,还得靠有经验的老中医。”
张大爷点点头:“慢慢来,一步一个脚印。”
经过整整一周的努力,新版程序终于完成了初步测试。李逸打开系统界面,看着那一行行跳动的数据,心里踏实了不少。
“明天开始试运行。”他说。
第二天一大早,村口的小广场上就热闹起来。李逸支了个简易摊位,摆上几台平板电脑,准备让村民们试试新版本的食疗程序。
“来来来,大家随便坐,谁想先体验一下?”李逸招呼着。
几个平时常来找他看病的大爷大妈围了过来,好奇地看着屏幕上跳动的选项。
“这玩意儿真能帮我调理身体?”刘奶奶第一个坐下来。
“您试试就知道。”李逸笑着递过平板,“按照提示一步步选就行,系统会根据您的体质推荐适合的食物和调理方法。”
刘奶奶半信半疑地操作了几下,不一会儿,屏幕上跳出一份详细的饮食建议表,还附带了一份简单的作息调整方案。
“哎哟,这说得还挺准的。”她仔细看了看,“我最近确实晚上睡不好,早上起不来。”
“这就是系统分析出来的结果。”李逸解释道,“它结合了张大爷多年的临床经验,还有咱们村里的生活习惯,所以建议更贴合实际。”
旁边的王二狗赶紧插话:“婶子,您要是觉得好,回头帮我们宣传宣传呗?”
“行,行。”刘奶奶笑着点头,“这比以前光听医生讲强多了,自己也能看得明白。”
随着第一批用户反馈陆续出炉,李逸发现升级后的程序确实比之前精准了不少。尤其是针对一些慢性问题,比如失眠、消化不良、关节酸痛等,系统给出的建议都能起到明显改善作用。
“李医生,你说这玩意儿能不能治我媳妇的偏头痛?”赵大叔凑过来问。
李逸接过他的平板,让他填了些基本信息,然后运行了一下分析程序。
“您媳妇属于血虚型偏头痛,建议多吃些补气血的食物,比如红枣、当归、黄芪炖鸡。”李逸指着屏幕上的建议说,“同时要注意避免熬夜和情绪波动。”
赵大叔听得连连点头:“对对对,我家那口子最近确实脾气大,晚上也睡不好。”
“那就按这个建议试试看。”李逸笑着说,“如果情况没好转,咱们再做进一步调整。”
消息传开后,越来越多的村民来体验新版本的程序。有人带着疑问来,有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更多的人则是听说效果不错,特意跑来看个究竟。
“这东西比医院查血常规还灵!”赵大叔第二天专门跑来感谢李逸,“我媳妇照着上面的建议吃了两天,头疼真的减轻了!”
王二狗在一旁听得眉开眼笑:“哈哈,看来咱这程序是真的有点门道了!”
李逸却依旧保持着冷静的态度:“这只是第一步,系统还需要不断优化,才能真正帮到更多人。”
张大爷也提醒道:“你现在这套程序,主要还是调理为主,遇到突发病情怎么办?”
李逸点点头:“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下一步可能会加入一些常见急症的应对模块,比如感冒发烧、急性肠胃炎之类的。”
“那你得找几个有经验的老中医一起研究。”张大爷建议道,“不然光靠你自己,怕是顾不过来。”
李逸想了想,说道:“回头我去镇上看看,有没有愿意合作的老医师。”
王二狗一听,立刻来了兴趣:“那我也去?”
“你去干嘛?”李逸笑着反问。
“嘿嘿,万一人家不信任你,我可以帮忙解释嘛。”王二狗一脸得意。
张大爷在一旁摇头:“你小子,先把中医的基本概念弄清楚再说吧。”
日子一天天过去,程序的口碑越来越好。村民们开始主动来找李逸咨询,甚至有些外村的人也闻讯赶来。
“李医生,我们村能不能也装一套这样的系统?”一位邻村的大妈问。
李逸想了想:“可以是可以,但需要收集你们那边的饮食习惯和常见体质类型,才能做出更准确的建议。”
“那我们就配合调查!”大妈拍着胸脯保证。
王二狗在一旁听着,忽然冒出一句:“李医生,你说咱们以后是不是可以把这套系统推广到整个镇上?”
李逸看了他一眼,嘴角微微扬起:“为什么不呢?只要系统足够完善,覆盖范围越广越好。”
王二狗眼睛一亮:“那我还得好好学点中医知识,别到时候连基本术语都说不明白。”
张大爷哈哈一笑:“你想学,我倒是可以教你点皮毛。”
王二狗立刻兴奋地点头:“那我明天就带本子来,您可得认真教!”
当天晚上,三个人围坐在屋子里,一边喝茶,一边讨论起后续的开发计划。
李逸调出系统界面,指着几个功能模块说:“我们接下来可以尝试加入脉象识别功能,这样系统就能初步判断患者的体质类型,再结合问卷数据,给出更全面的建议。”
张大爷点点头:“这个想法不错。不过脉诊讲究手感,你怎么把它变成数据?”
李逸笑了笑:“我己经有了一些思路,等我再完善一下,就可以开始实验了。”
王二狗在一旁听得入神,忽然想起一件事:“哎,李医生,你说赵老板那边的小程序上线了,会不会影响咱们的推广?”
李逸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个图。
“无论他做什么,我们都要坚持自己的节奏。”他说,“中医离不开经验,也离不开科技。我们要做的,不是复制别人的功能,而是真正让中医走进老百姓的生活。”
张大爷听了,满意地点点头:“对,这才是正道。”
屋子外面,风吹过树梢,树叶沙沙作响。
王二狗忽然咧嘴一笑:“李医生,我突然觉得,咱们这事,好像真的能成。”
李逸抬起头,目光坚定:“那就一起加油吧。”
张大爷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行了,今天聊得够多了,我也该回去了。你们年轻人,好好干。”
送走张大爷后,王二狗伸了个懒腰:“哎,我现在倒是有点期待明天了。”
李逸笑了笑:“那就早点睡,明天还得继续改代码呢。”
王二狗刚要点头,忽然眼睛一亮:“哎,等等,你刚才说的是‘改代码’,那是不是意味着,咱们下一步就要开始做那个脉诊模块了?”
李逸转过头,嘴角微微扬起:“没错,是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