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刚挂断和周主任的电话,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办公桌上。林晓雯抱着一沓资料走了进来,“逸哥,市医院那边又来了一封邮件,说是想安排一次实地考察。”
“好啊。”李逸点点头,“让他们定个时间,我们这边准备好接待。”
王二狗从外面冲进来,手里挥着一张纸,“逸哥,你猜怎么着?不止市医院,连省立医院都联系上了!他们说对咱们的设备很感兴趣,想看看能不能用在康复科。”
“看来是发布会的效果出来了。”林晓雯笑着说。
李逸却没有立刻回应,而是低头看着手机里那条信息:“周主任约了下周三上午十点见面。”他抬头看了眼王二狗,“得抓紧把厂区这边整理一下,到时候带他们参观生产线。”
“我己经让工人提前做准备了。”林晓雯翻开笔记本,“客服系统也升级完了,新上线的语音引导功能测试没问题。不过……”她顿了顿,“城市医院的要求可比村医高多了,咱们的系统真能扛得住?”
“没问题。”李逸语气坚定,“咱们的数据是实打实跑出来的,不是靠吹出来的。只要让他们看到真实的应用效果,就一定能说服他们。”
王二狗挠挠头,“那价格方面呢?农村市场咱们走的是平价路线,城市医院会不会觉得太便宜了,反而不信?”
“价格不变。”李逸说,“但我们得强调技术含量和服务支持。城市医院要的不只是一个设备,而是一整套解决方案。”
会议桌上的气氛渐渐热烈起来,大家开始讨论接待流程、演示内容、数据展示方式等细节。李逸一边听一边记,心里却己经开始盘算起接下来的计划。
周三一大早,市医院的考察团准时抵达厂区。周主任带着几位医生和设备采购负责人,一进门就首奔生产车间。
“这就是你们的核心部件?”一位戴眼镜的中年医生拿起一块电路板仔细端详。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智能分析模块。”李逸介绍道,“可以实时处理脉象数据,并结合中医智脑系统进行辅助诊断。”
“听起来不错。”周主任笑了笑,“但临床应用呢?有没有实际病例支撑?”
“当然有。”李逸打开平板调出几份报告,“这是我们在农村地区使用的反馈数据,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咳嗽等多个病种的案例。”
周主任翻了几页,眉头微微皱起,“这些数据确实不错,但城市医院的病人情况更复杂,你们这套系统能不能适应?”
“我们会根据需求进行定制化调整。”李逸说,“比如增加城市常见病的数据库,优化算法模型,确保系统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一行人接着参观了客服中心和技术实验室,周主任对语音引导功能特别感兴趣,“这个设计挺人性化的,年纪大的医生也能很快上手。”
“是的。”林晓雯补充道,“我们还在开发视频教学模块,帮助用户更快掌握操作技巧。”
临走前,周主任拍了拍李逸的肩膀,“你们这个项目很有意思,我建议你们申请国家医疗创新基金,这对后续推广会有很大帮助。”
送走考察团后,王二狗兴奋地凑过来,“逸哥,看样子成了!”
“别高兴得太早。”李逸摇头,“这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当天下午,李逸召集团队开了个短会,“我们要为城市医院量身打造一套专属方案。硬件方面要提升稳定性,软件方面要扩充病种数据库,服务方面也要跟上。”
“我负责协调供应链。”林晓雯说,“核心部件我们可以优先供应,同时找几家备用厂商以防万一。”
“客服这块我来盯着。”王二狗拍胸脯保证,“再招几个懂医学背景的客服,专门对接医院。”
“技术组这边没问题。”李逸看向负责研发的小赵,“你们尽快把城市病种数据库做出来,同时优化算法模型。”
几天后,李逸接到了周主任的电话,“院长同意试用你们的设备,先引进五台,放在康复科使用。”
“谢谢信任。”李逸语气诚恳,“我们会安排专人驻场,确保设备顺利运行。”
挂掉电话后,他长舒一口气,转头对林晓雯说:“通知生产部,第一批城市版设备下周必须下线。”
与此同时,省立医院那边也传来好消息,对方希望能在下个月组织一场产品推介会,邀请省内多家大型医院参与。
“这下可真是火了。”王二狗笑得合不拢嘴,“逸哥,咱们是不是该考虑融资了?”
“暂时不用。”李逸摇头,“先把这批订单稳住了再说。资金紧张我们就自己熬一熬,不能让资本影响我们的节奏。”
夜深人静时,李逸独自坐在办公室里,电脑屏幕上跳动着各种数据。他想起小时候跟着父亲看病的日子,那时候条件艰苦,村民生病只能靠经验判断。如今,他终于用自己的方式,把中医带进了新时代。
手机忽然震动了一下,是张大爷发来的消息:“老李今天用了系统,治好了个顽固性哮喘的病人,村里人都说神了。”
李逸笑了笑,回复了一句:“让他多积累病例,回头我们做个专题分享。”
第二天一早,他正准备去车间查看设备调试情况,突然接到一个陌生号码的来电。
“您好,请问是李逸医生吗?”电话那头是个年轻女声,“我是华仁药业的研发部负责人,我们想和您谈谈合作的事。”
“哦?”李逸挑眉,“请讲。”
“我们注意到你们的中医智脑系统在基层医疗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我们公司也在做中药现代化研究,希望能和你们联合开发一些智能诊疗项目。”
“这个提议不错。”李逸说,“但我现在手上还有几个医院的合作要推进,不知道你们这边有没有具体的时间安排?”
“越快越好。”对方回答得很干脆,“我们己经在筹备一个专项小组,随时可以启动。”
李逸沉吟片刻,“这样吧,你们先把合作意向书发过来,我们这边评估一下可行性。”
“好的,马上发到您的邮箱。”
放下电话,李逸望着窗外忙碌的厂区,眼神坚定。
他转身回到办公桌前,打开了电脑,开始起草一份新的商业计划书。
窗外的阳光照进屋子,落在他的肩上,仿佛某种无声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