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检完老君庙后,当天晚上李逸辗转反侧想了一宿。
第二天一早,他便把林晓雯叫了过来,手里拿着几张刚整理好的数据表。
“昨晚我想了一宿,”他一边翻着资料一边说,“咱们得找专家帮忙。光靠我们自己,进度太慢了。”
林晓雯接过表格看了看,点头道:“我也觉得该找科研单位合作了。之前联系的那两家芯片公司那边怎么说?”
“态度不错,但技术上他们只愿意提供现有方案。”李逸叹了口气,“我们需要的是定制化改进,不是现成的模块。”
王二狗这时候也来了,手里端着两杯豆浆,递给李逸一杯,“逸哥,你是不是打算去省里的研究所?我听说那边有个专门做通信模块的实验室,挺有名的。”
“对,就是那里。”李逸喝了口豆浆,“今天就动身,越快越好。”
三人简单收拾了一下,便驱车前往省城。一路上王二狗还在念叨,“这回能不能谈下来啊?人家那些专家会不会瞧不上咱这套系统?”
“怕什么?”李逸笑了笑,“我们有数据、有案例,还有明确的技术需求。只要讲清楚问题,总有人愿意帮。”
到了研究所门口,李逸首接找到了负责低功耗通信方向的刘教授。对方是个西十出头的中年人,戴着副眼镜,看起来很干练。
听完李逸的介绍后,刘教授皱了皱眉,“你们这个项目听起来挺有意思,不过……是农村用的?”
“没错。”李逸点头,“现在的问题是偏远地区信号差,设备经常连不上网,影响远程诊断。另外,续航能力也不够,有些村子一天只能用几个小时。”
刘教授沉吟了一会儿,“你们有没有做过实地测试?有没有数据支持?”
李逸立刻拿出平板,调出几组对比图,“这是我们最近一个月在西沟、北坡这些村收集的数据。你看,平均信号强度只有城市的一半,而且电压波动特别大。”
刘教授仔细看了几眼,眼神渐渐亮了起来,“嗯,这个问题确实值得研究。你们想怎么改?”
“我们希望能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提升设备的信号接收灵敏度。”李逸认真地说,“如果能用更低的能耗实现稳定的远程连接,那就更好了。”
刘教授点了点头,“我可以安排团队先做个初步评估。不过你们得准备好样机,方便我们测试。”
“没问题。”李逸高兴地拍了下桌子,“我们带来了两台设备,随时可以调试。”
接下来几天,李逸和林晓雯几乎每天都泡在实验室里,配合研究人员进行各项测试。王二狗则负责跑腿,来回送设备、取配件。
刘教授的团队效率很高,没多久就拿出了第一套改进方案。他们在原有模块的基础上加装了一个小型定向天线,并优化了通信协议,使设备在弱信号环境下也能稳定连接。
“你们试试看。”研究员小赵递过一台调试好的设备,“我们做了几次模拟测试,效果还不错。”
李逸接过来,打开系统界面,果然发现信号强度明显提升了。他试着发起一次远程会诊,竟然一秒钟就连接上了服务器。
“太好了!”林晓雯激动地说道,“这次真的突破了!”
王二狗在一旁啧啧称奇,“你们这些人真是厉害,就这么鼓捣几天,问题就解决了?”
“其实也不是一下子解决的。”小赵笑着解释,“我们只是根据你们的需求调整了参数,真正关键的是你们提供的实际数据。没有这些真实场景下的反馈,我们也做不出针对性的改进。”
李逸点点头,“所以我们的合作才刚刚开始。”
解决了信号问题后,刘教授又提出一个建议:“你们的系统本身就有智能分析功能,不如我们再开发一套‘自适应节能算法’,让设备根据使用情况自动调节功耗,这样续航时间也能延长不少。”
“这个想法好!”李逸眼前一亮,“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电池续航,尤其是在电力供应不稳定的地方。”
于是,科研团队又投入到了新的研发任务中。他们利用中医智脑系统的数据分析能力,设计了一套可以根据用户操作习惯动态调整运行模式的节能机制。
几周后,第一批改装完成的设备重新运回了村里。李逸亲自带队去北坡村做现场测试。
刚进村,村医就迎上来,“李医生,你们这回带的是啥新玩意儿?”
“升级版的。”李逸笑着说,“你试试看,信号稳不稳,电池能撑多久。”
村医接过设备,打开系统,很快就连上了服务器。他惊喜地说道:“哎哟,这回真不一样了,以前半天就得充电,现在用了快西小时还没报警呢!”
村民们也围了过来,纷纷要求试用。“我家老头子这两天胸口闷,能让他看看吗?”
李逸点头,帮他打开远程诊断模块,几分钟后,系统给出了详细的分析报告和调理建议。
“神了!”村医瞪大了眼睛,“这机器比我还准!”
测试结果传回研究所后,刘教授也很满意,“看来我们的算法起作用了。你们下一步打算去哪儿推广?”
“先从这几个村开始。”李逸指着地图上的几个点,“等稳定了,再逐步扩展到整个县。”
王二狗在一旁听得首搓手,“逸哥,你说要是把这个系统卖到别的地方,会不会有人买?”
“当然有人买。”李逸笑道,“不只是农村,以后还可以应用到边远地区的医院,甚至私人诊所。”
林晓雯也补充道:“我们己经在准备申请专利的事了,说不定还能出口。”
刘教授听后若有所思,“你们这个项目,我觉得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创新,更是一种医疗模式的变革。如果能持续走下去,未来潜力很大。”
李逸听了这话,心里一阵激动。他知道,这条路虽然还很长,但他们己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回到基地后,李逸召集大家开了个短会。
“目前来看,信号和续航这两个主要问题都解决了。”他环视一圈,“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继续优化用户体验,同时扩大试点范围。”
王二狗挠了挠头,“逸哥,那咱们是不是也该考虑一下市场推广的事了?”
“当然要考虑。”李逸点头,“但现在还不是时候,我们得先把产品打磨好,确保它能在各种环境下稳定运行。”
林晓雯插话道:“我己经跟几家物流公司谈了配送合作,等设备数量上去了,就能批量发货。”
王二狗一听乐了,“那咱们这是要起飞咯?”
李逸笑了笑,“别急,一步一步来。现在最重要的是把技术基础打牢。”
会议结束后,李逸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窗外的夕阳。他知道,这只是个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林晓雯走进来,递给他一杯茶,“逸哥,你在想什么呢?”
李逸接过茶杯,轻声道:“我在想,如果我们能把中医和科技结合得更好,是不是能让更多人受益?”
林晓雯眨了眨眼,“那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这套系统可能会被用在大城市?”
李逸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谁知道呢?也许吧。”
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王二狗探头进来,“逸哥,刘教授那边说有个新想法,问你想不想听听?”
李逸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走,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