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都市中医回乡打造医疗传奇 > 第74章 功能升级,拉开差距

第74章 功能升级,拉开差距

“逸哥!”一个声音从门口传来,“不好了,赵老板那边又搞事情了!”

李逸刚开完发布会回来,听到这话,眉头一皱,但脸上依旧平静,“说吧,他又出什么幺蛾子?”

“他们在几个县里搞了个联合推广会,说是请了省里的专家站台,还免费送设备试用。”跑进来的是市场部的小刘,气喘吁吁地说,“听说还有不少卫生院被他们拉过去了。”

“呵,这招倒是快。”王二狗哼了一声,“上次我们刚稳住几家客户,他们就来这一套。”

苏婉也皱起了眉,“这次要是再不反击,恐怕会有更多客户流失。”

李逸沉思片刻,忽然笑了笑,“好啊,那就让他们继续折腾。咱们正好趁这段时间,把新功能做出来。”

“新功能?”几个人面面相觑。

“对。”李逸站起身,走到白板前,“之前张大爷提的那个体质辨识+环境适应的模块,现在我们可以把它作为核心卖点之一。再加上远程诊断、数据共享这些功能,我们的系统就能真正拉开差距。”

“可时间上……”有人迟疑道。

“时间不够,我们就抢。”李逸语气坚定,“赵老板想靠低价和关系吃饭,那我们就用技术说话。他能模仿得了价格,模仿不了内容。”

当天下午,会议室里再次坐满了人。开发组、市场部、产品团队全都到场。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局势。”李逸开门见山,“赵老板在打价格战,但我们不能跟着陷进去。我们要做的,是让他们的产品看起来像玩具。”

“具体怎么做?”有人问。

“第一,远程诊断功能必须尽快上线。”李逸指着屏幕上的规划图,“我们要实现医生通过系统,远程查看患者的舌象、脉象,甚至能进行简单的对话指导用药。”

“这个技术没问题,我们之前就有基础。”技术负责人点头。

“第二,数据分析共享。”李逸继续说道,“每个使用系统的医疗机构,都能看到本地常见病的数据统计,并能和其他地区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基层医生更快掌握当地流行病趋势。”

“这个需要后台数据库的支持。”产品经理皱眉,“而且涉及隐私问题。”

“隐私我们严格把控,只做脱敏处理。”李逸说,“至于数据整合,我来协调张大爷那边的老中医资源,把他们积累的病例数据导入系统,形成一个更全面的知识库。”

“第三,就是体质辨识模块。”李逸看向苏婉,“这部分你来牵头,把张大爷的经验整理成一套算法模型,结合现有的AI识别系统,让系统能根据患者的基本信息,自动判断其体质类型,并给出相应的调理建议。”

“明白了。”苏婉点头。

“最后一点,用户反馈机制。”李逸扫视全场,“我们必须让用户觉得,这不是一台冷冰冰的机器,而是一个真正懂中医、能帮他们解决问题的助手。所以,每一家医院反馈的问题,都要第一时间响应,重要建议要纳入下一版更新计划。”

会议一首持续到深夜。

散会后,李逸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电脑屏幕上的进度表,心里清楚,这场仗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的半个月,整个团队几乎都在连轴转。

白天,李逸带着技术人员跑医院测试新功能,晚上回公司改代码、写文档,连吃饭都是叫外卖解决的。

张大爷也被请来了几次,每次都带着一摞手写的病例资料,有些甚至是几十年前的记录。

“这些都是老经验,你们拿去用。”老人一边翻着笔记本,一边说,“不过得注意,有些症状看起来一样,其实背后的原因不同,系统得学会分辨。”

“我们会优化模型。”李逸认真地说。

终于,在一个月后的某个清晨,新版系统正式上线。

李逸趁热打铁,组织了一场小型发布会,邀请了几位使用过新系统的村医现场演示。

“你们看,我输入这位患者的基本信息,系统马上给出了三种可能性最大的病症,并且根据他的体质特征推荐了不同的调理方案。”一位中年医生指着屏幕,“这种级别的辅助,赵老板那边根本没有。”

台下响起掌声。

会后,一位记者拦住李逸采访,“李医生,您觉得你们的产品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是什么?”

李逸想了想,笑着说,“其实很简单,我们做的是真正能帮到基层医生的事,而不是只想着怎么赚钱。”

话音刚落,身后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逸哥!”一个声音从门口传来,“不好了,赵老板那边又搞事情了!”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