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都市中医回乡打造医疗传奇 > 第46章 传感器升级,商用初探

第46章 传感器升级,商用初探

李逸和王二狗从陈总公司出来后,天色己经有些暗了。两人回到村里,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团队开会,把这次合作的进展和下一步计划说清楚。

“咱们现在要做的,是尽快拿出一批高质量的样品。”李逸坐在会议室里,手里拿着笔记本,“但光靠现在的设备,数据采集还不够精准,特别是药膳对人体的影响反馈这块。”

王二狗挠头:“那咋整?难道还要搞什么高科技仪器?”

“没错。”李逸点头,“我们得升级现有的传感器系统,让它能更准确地采集用户的身体反应数据。这样不仅能优化药膳配方,还能为后续定制化服务打基础。”

张大爷也在场,听完点点头:“你们年轻人脑子活络,这些新东西我虽然不懂,但我相信你小子。”

会议结束后,李逸就开始着手传感器的升级工作。他翻出之前记录的数据,又调用了中医智脑系统的分析模块,开始研究哪里需要改进。

最初的测试显示,现有传感器在温度、湿度和一些体感参数上误差较大,特别是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漂移。这对药膳效果的评估来说是个大问题。

“必须提高精度,同时增强稳定性。”李逸一边调试一边跟助手小刘说,“我们要让这套设备能在不同环境下都保持一致的读数。”

接下来几天,李逸几乎泡在实验室里。他对照着系统中的科技资料,尝试不同的材料组合,还联系了几家高校的科研团队寻求技术支持。

王二狗也跑前跑后帮忙找配件,甚至跑到省城去采购几样关键元件。他回来时满身尘土,拎着个鼓鼓的包裹冲进实验室:“李哥,我可算给你找到了!”

李逸接过元件,检查了一番,满意地点点头:“不错,这几种材料正好是我们缺的。”

经过多轮试验和调整,新的传感器终于做出来了。它比原来的体积更小,灵敏度更高,而且加入了自动校准功能,避免长时间使用后的数据偏差。

“成了!”小刘兴奋地喊了一声。

李逸却没有急着庆祝,而是亲自带着设备做了几组对比测试。结果显示,新传感器在各项指标上的表现都远超预期。

“好,可以进入商用阶段了。”他说。

为了推广这套设备,李逸决定先在一家合作餐饮企业试点。这家店是陈总介绍的,主营中式养生餐,在本地有一定知名度。

负责人姓周,是个西十出头的女人,穿着利落的职业装,说话也很干脆:“李医生,你说这设备能帮我们提升药膳的效果?”

“不止是效果。”李逸打开演示界面,“它还能实时采集顾客的身体反应数据,比如体温变化、心率波动、甚至情绪状态。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动态调整药膳配方,真正做到因人而异。”

周老板听得半信半疑:“听起来挺玄乎的,但我们店里每天客流不少,加这么个设备会不会影响效率?”

“不会。”李逸笑着解释,“这套设备是桌面型体检仪,操作简单,顾客坐下后只需把手放在感应区,一分钟就能完成初步检测。然后我们会根据检测结果推荐对应的药膳菜单。”

王二狗也凑上来补充:“而且我们承担所有设备费用和试点期间的风险,要是效果不好,我们自己收回去。”

周老板沉吟片刻,最终点头:“行吧,那就试试看。”

设备安装当天,李逸亲自到场调试。他还给店里的厨师和前台培训了基本操作流程。

“这个按钮是启动检测的,等绿灯亮了就说明数据采集完成。”他边演示边讲解,“后台会自动生成推荐菜单,你们只需要照着做就行。”

厨师长看着设备还有点发怵:“真就这么简单?”

“对,就是这么简单。”李逸笑道,“你们只管做菜,剩下的交给我们。”

设备正式投入使用的第一天,就有几位老顾客愿意尝试。他们按照指引做完检测后,拿到了专属菜单,吃完饭后还填写了反馈表。

“味道确实不一样。”一位阿姨笑着说,“平时吃点补的东西总觉得口干舌燥,今天这汤喝完浑身舒服。”

另一名年轻顾客则惊讶地说:“你们怎么知道我最近睡眠不好?这道汤喝了之后,晚上居然真的睡得踏实了。”

看到反馈数据,李逸心里踏实了不少。他把这些信息整理好,准备下次见陈总时汇报。

然而,就在大家以为一切顺利的时候,问题来了。

第二天早上,王二狗急匆匆跑来找李逸:“李哥,不好了!设备昨晚突然死机了,好几个客人没检测成。”

李逸皱眉:“具体是什么情况?”

“就是屏幕黑了,按啥都没反应。”王二狗一脸焦急,“我问了几个维修工,都说可能是电路板过热烧坏了。”

“走,去看看。”李逸抓起工具包就往外走。

赶到餐厅时,厨师正围着设备发愁。李逸打开后盖检查,发现主板果然有轻微烧焦痕迹。

“可能是散热设计有问题。”他边检查边分析,“这套设备运行时间太长,加上环境潮湿高温,导致电路负荷过大。”

“那怎么办?”厨师长问。

“我带回去重新改一下。”李逸说,“你们先把设备停用两天,等我修好了再送过来。”

回到村里的实验室,李逸立刻开始拆解设备。他一边检查线路,一边思索解决方案。

“不能只是换一块主板。”他对小刘说,“我们必须优化整个散热结构,增加风扇和隔热层,防止再次出现类似问题。”

“可是这样一来,设备体积会不会变大?”小刘担心。

“体积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就行。”李逸语气坚定,“我们要的是稳定性和实用性,不是外观。”

连续两天,李逸几乎没合眼,终于完成了设备的全面升级。他还在系统中加入了一个温控模块,一旦温度超过安全阈值,就会自动断电保护。

“这次应该没问题了。”他把设备装好,试运行了一遍。

第三天一早,他就带着设备赶回餐厅。周老板一看他来了,迎上来问:“修好了?”

“修好了。”李逸点头,“而且我做了些改进,以后不会再出现死机的问题。”

“那就好。”周老板松了口气,“昨天有几个老熟客还问呢,说想继续体验。”

设备重新上线后,运行一切正常。顾客们的反馈也越来越积极。

“李医生,你们这玩意儿还真有点门道。”周老板拍了拍他的肩膀,“我看这样下去,说不定我们还可以考虑批量采购。”

李逸笑了笑:“那就谢谢您支持了。”

正当他准备离开时,手机响了一下。是陈总的助理发来的消息:

“陈总想安排一次品鉴会,邀请几家大型连锁餐饮企业参加,看看有没有进一步合作的可能。”

李逸看完消息,抬头看了看窗外。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照在他刚修好的设备上,反射出一道微光。

他轻轻按下开关,屏幕上亮起一行字:

**“欢迎体验——个性化药膳推荐系统”**

手指刚抬起一半,门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声。

错乱章节催更!